第123章 东洲
橡胶,这种东西的作用无需多言,对于现代工业、军事来说至关重要,却往往被人们忽略。而世界上产胶的植物有三种,其中橡胶草与杜仲树都原产于中国,只是这两种无论是种植还是提取橡胶都非常困难。
橡胶草生长在新疆,植株低矮,与蒲公英相似,只有根部才能榨取橡胶,土地利用率低,收获成本大,品质也不高,中国科研人员研究至今也没有很好的量产方法。
杜仲树则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在西南多有分布。不过野生杜仲树作为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充分证明了这种树木的存活难度。而中国也在努力研究杜仲胶的提取工艺,只是直到今天,杜仲胶也只能通过剥皮砍枝并用溶剂浸泡的方式来提取橡胶。这种方式不仅会破坏树木,使其不可能连续产胶,也提高了制取的成本。
只有源自于巴西的三叶橡胶树,通过割胶的方式便能大量产出橡胶,满足世界上的工业所需。
而橡胶树的作用,也是让大明不能放弃东南亚的重要推力,无论是安南还是暹罗,无论是三佛齐还是吕宋,作为大明的橡胶种植园,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文郎兄,就是这些了吗?”张荣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就是这些了,放心,我会将海图及这些东西画出来交给你,这些务必要带回来,至于金银,那当然是多多益善啦!”唐文郎心满意足地说道。
新大陆的发现,首先是要获取那里最重要的作物,至于殖民的事情,从中国前往美洲,不仅路途遥远,到达的地方不是太平洋沿岸的高山沙漠,就是秘鲁等地的热带雨林,确实非常不友好,发配部分罪人去那里淘金是最好的选择,殖民的话,眼睛还是看向南亚东南亚更靠谱些。
“文郎兄,我这就修书给父亲,与他商议此事!”听唐文郎说完后,张荣连饭都顾不上吃了,赶忙从桌上起来,拱手一拜,然后转身便回了房间。
唐文郎见张荣这么激动,也是颇为满意,如今这个时代,有能力去美洲的国家寥寥无几,但中国绝对是其中一个。
从宋朝开始,中国就在造船业上突飞猛进,到明初时更是到达了巅峰。
我们如今津津乐道的郑和下西洋,正是基于如此扎实的基础上出现的。洪武初期,虽然朱元璋下令海禁,但是却从来没有忽略过水军及水运的重要性,从海国公到航海侯,朱元璋时代的官方海运还是十分受到重视的。
与此同时,自从鄱阳湖水战之后,朱元璋对于船只,尤其是大型船只的喜好也是极剧攀升,直到出现了永乐时期的郑和宝船,两千料的宝船长能达到六十多米,排水量约1200吨。而传说中的五千料宝船,排水量更是能达到近三千吨,完全可以睥睨当时世界上的所有船只。
同时,与西方铺设龙骨,注重船只的坚固性不同,中国明朝的船只采用的是水密隔舱,更加注重的是船只的安全性。这样虽然会在炮战等海战时出现皮薄馅大的情况,但是谁让明初的时候,大明船队根本遇不到炮战呢?基本上,整个东南亚,也就只有大明的船上才会装备巨铳。只有大明轰别人的份,还轮不到别人轰大明。
水密隔舱的优点便是在远洋航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船只安全,即使船舱漏水依然能够正常航行,这点在古代是非常难得的。
另一方面,此时的航海路线大部分都是沿着海岸线进行的,长时间脱离海岸线的航行是十分冒险的。大明从北海道一路向东北直到勘察加半岛,再向东经过如珍珠般的阿留申群岛,或者直接沿着海岸线通过白令海峡,都能到达美洲大陆。一路上不仅没有大的海洋风暴区,更有大量的岛屿可以补充淡水、木材、水果等,也可驻留船队保证后勤,实在是非常远洋航行。
而距离美洲更近的欧洲,想要跨过大西洋,是需要绝对的勇气的,这也是为什么欧洲人即使知道地球是圆的,也直到一百年后才有勇气向西航行,前往自己心目中满地黄金的亚洲。
所以,虽然欧洲在距离上距离美洲更近,但是在这个时代,中国才是最有可能率先到达美洲的存在。而欧洲,还是先走出黑死病的阴影,迈向文艺复兴的辉煌再说吧,而唐文郎真的会让他们再次辉煌吗?
“文郎兄,刚才太激动,忘记问了,那片有黄金的土地,叫什么名字呀!”张荣脑袋突然从后门伸了出来问道。
“我也不知,就叫它东洲吧!”唐文郎笑着说道。
既然今世大明要先于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那肯定不能还叫做亚美利亚。
唐文郎想到的东洲,有自己的含义。
《山海经》的《东山经》、《海外东经》、《大荒东经》都介绍了一片东部的神奇土地。尤其是《东山经》,介绍了东方四个大山系,共四十六座山的方位和物产情况。
美国学者亨莉埃特·默茨女士曾在1953年出版《几近退色的记录——关于中国人到美洲探险的两份古代文献》。她发现,《东山经》所描述的四个山脉与北美地图上的诸山峰一一对应。
橡胶草生长在新疆,植株低矮,与蒲公英相似,只有根部才能榨取橡胶,土地利用率低,收获成本大,品质也不高,中国科研人员研究至今也没有很好的量产方法。
杜仲树则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在西南多有分布。不过野生杜仲树作为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充分证明了这种树木的存活难度。而中国也在努力研究杜仲胶的提取工艺,只是直到今天,杜仲胶也只能通过剥皮砍枝并用溶剂浸泡的方式来提取橡胶。这种方式不仅会破坏树木,使其不可能连续产胶,也提高了制取的成本。
只有源自于巴西的三叶橡胶树,通过割胶的方式便能大量产出橡胶,满足世界上的工业所需。
而橡胶树的作用,也是让大明不能放弃东南亚的重要推力,无论是安南还是暹罗,无论是三佛齐还是吕宋,作为大明的橡胶种植园,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文郎兄,就是这些了吗?”张荣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就是这些了,放心,我会将海图及这些东西画出来交给你,这些务必要带回来,至于金银,那当然是多多益善啦!”唐文郎心满意足地说道。
新大陆的发现,首先是要获取那里最重要的作物,至于殖民的事情,从中国前往美洲,不仅路途遥远,到达的地方不是太平洋沿岸的高山沙漠,就是秘鲁等地的热带雨林,确实非常不友好,发配部分罪人去那里淘金是最好的选择,殖民的话,眼睛还是看向南亚东南亚更靠谱些。
“文郎兄,我这就修书给父亲,与他商议此事!”听唐文郎说完后,张荣连饭都顾不上吃了,赶忙从桌上起来,拱手一拜,然后转身便回了房间。
唐文郎见张荣这么激动,也是颇为满意,如今这个时代,有能力去美洲的国家寥寥无几,但中国绝对是其中一个。
从宋朝开始,中国就在造船业上突飞猛进,到明初时更是到达了巅峰。
我们如今津津乐道的郑和下西洋,正是基于如此扎实的基础上出现的。洪武初期,虽然朱元璋下令海禁,但是却从来没有忽略过水军及水运的重要性,从海国公到航海侯,朱元璋时代的官方海运还是十分受到重视的。
与此同时,自从鄱阳湖水战之后,朱元璋对于船只,尤其是大型船只的喜好也是极剧攀升,直到出现了永乐时期的郑和宝船,两千料的宝船长能达到六十多米,排水量约1200吨。而传说中的五千料宝船,排水量更是能达到近三千吨,完全可以睥睨当时世界上的所有船只。
同时,与西方铺设龙骨,注重船只的坚固性不同,中国明朝的船只采用的是水密隔舱,更加注重的是船只的安全性。这样虽然会在炮战等海战时出现皮薄馅大的情况,但是谁让明初的时候,大明船队根本遇不到炮战呢?基本上,整个东南亚,也就只有大明的船上才会装备巨铳。只有大明轰别人的份,还轮不到别人轰大明。
水密隔舱的优点便是在远洋航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船只安全,即使船舱漏水依然能够正常航行,这点在古代是非常难得的。
另一方面,此时的航海路线大部分都是沿着海岸线进行的,长时间脱离海岸线的航行是十分冒险的。大明从北海道一路向东北直到勘察加半岛,再向东经过如珍珠般的阿留申群岛,或者直接沿着海岸线通过白令海峡,都能到达美洲大陆。一路上不仅没有大的海洋风暴区,更有大量的岛屿可以补充淡水、木材、水果等,也可驻留船队保证后勤,实在是非常远洋航行。
而距离美洲更近的欧洲,想要跨过大西洋,是需要绝对的勇气的,这也是为什么欧洲人即使知道地球是圆的,也直到一百年后才有勇气向西航行,前往自己心目中满地黄金的亚洲。
所以,虽然欧洲在距离上距离美洲更近,但是在这个时代,中国才是最有可能率先到达美洲的存在。而欧洲,还是先走出黑死病的阴影,迈向文艺复兴的辉煌再说吧,而唐文郎真的会让他们再次辉煌吗?
“文郎兄,刚才太激动,忘记问了,那片有黄金的土地,叫什么名字呀!”张荣脑袋突然从后门伸了出来问道。
“我也不知,就叫它东洲吧!”唐文郎笑着说道。
既然今世大明要先于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那肯定不能还叫做亚美利亚。
唐文郎想到的东洲,有自己的含义。
《山海经》的《东山经》、《海外东经》、《大荒东经》都介绍了一片东部的神奇土地。尤其是《东山经》,介绍了东方四个大山系,共四十六座山的方位和物产情况。
美国学者亨莉埃特·默茨女士曾在1953年出版《几近退色的记录——关于中国人到美洲探险的两份古代文献》。她发现,《东山经》所描述的四个山脉与北美地图上的诸山峰一一对应。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