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红夷大炮(上)
从工部出来的时候,天色尚早,唐文郎便坐着马车去了一趟宝源局,将薛祥的条子给了宝源局大使后,拿到了宝源局大使让铸铜作坊全力配合的条子,这才异地打卡下班了。
看着宝源局门外繁华的大街,唐文郎又一次生出了恍如隔世的感觉,自己来明朝后最初的那段时间,因为只是在旅途中,并没有实际接触到大明,所以有着太多的感慨、猜想与抱负,谁知这一切真的逐渐展开后,却发现所有的事情,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太多未知的问题在等待着自己,太多未知的困难在阻碍着自己,让自己有些手足无措。
此时的感觉犹如自己刚刚来到这大明时一般,那种犹如整个天都压在身上的感觉,让自己时刻都喘不过气来气,就像是抑郁症一般。
对,就是抑郁,也许这具身体本身就是重度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心理上的问题,抑郁症也会受到人体激素分泌的影响,虽然自己的灵魂穿越到了这具身体中,但似乎这具身体的问题却时刻影响着自己。虽然自己来到这京城后好了许多,但是如今困难重重的时候,似乎那种泰山压顶的感觉,再一次袭来了。
唐文郎摇了摇头,也许是太累了吧!也许是太热了吧!也许是太潮湿了吧!也许,这大明,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吧!
第二天,唐文郎依然神色正常地前往了军器局。昨日与铜匠、木匠作头们约好了今日再商谈。唐文郎在官房中并未多待,铜匠、木匠们便都已到齐了。
唐文郎首先简述了一下流水线的概念,说白了就是分工合作,工艺拆解,将一个原本复杂的整体机械,拆解成简单的零件制造,最后再完成组装。
然后便是分配任务,虽然现在金尺有没有还不好说,但是流水线的问题却不能耽搁。
唐文郎给各个作头分配任务,他们的任务就是将整体的弓弩结构拆分成各个系统,然后每个作头负责一个系统的任务,并将任务拆分给自己手下的工匠们。剩余的工匠,或者没有经验的新手就充当皮带的工作,在各个环节与系统中间传递物料。
拆分后,作头要负责最终整个系统中各个零件的把关,唐文郎让他们用木头雕一个凹型模子,工匠们做的零件,要是能完美嵌入到这个凹型模子中,便算初步合格,再检查细节和打磨精度等问题,这就完全靠各个作头们的本领了。
如果到了最后,哪个部分出了问题,按照责任找人,谁也逃不掉。唐文郎既然来到了这个大明,那么就无需仁慈,按照大明的规章制度办事,更何况自己的名字最终也会被刻在弓弩之上,要担责任,也是自己与所有工匠共担。.
流水线的工作安排完,唐文郎将金尺等标准器、举报周侍郎的问题写好折子,这次没有忘记盖章,特意让小六送去工部薛尚书那里。又找了个小吏,送了封书信去了宁河王府,顺便去铜匠营,将铸炮的铜匠、作头们召集过来,再去铁匠营,将铁匠们也都召集起来。
这些铜匠大部分都是跟着万户从宝源局调过来的,专业负责铸炮,所以之前弩箭那些小件他们并没有参与。
而铁匠,由于唐文郎一直没有给他们安排新的工作,所以他们还是按照原来的工作,在铁匠营做些锻造铁剑铁甲的事情。这些事情本就不需要唐文朗安排,只要每年检查铁剑的锻造情况便可以了。
唐文郎的初步计划很简单,既然答应了,那么就不考虑后装炮,先从最基础的前装红夷大炮开始制作,这也是先给工匠们普及铸炮知识的一个过程。
材料上采用安全与经济折中的铜芯铁体,毕竟第一门炮如果炸了,唐文郎的小命也估计跟着炸了。
工艺上因为时间问题,采用更为先进的铁模浇筑。
但是唐文郎知道,与很多营销号的吹捧不同,铁模浇筑并不是完美的,同样也不是最为优秀的,首先就是因为铁模的散热性太好,会使得生铁液在冷却时铁液中的渗碳体来不及析出,石墨化来不及进行,石墨就已经凝固,因此铁中的渗碳体主要以碳化铁的形式存在,也即是白口铁。白口铁的脆性大,导致炮的整体质量下降,为了保证安全,清朝多使用增厚炮壁来解决。
但是唐文郎作为穿越者的优势也在这里,他无需摸索金属铸造学与金像学,只需要根据脑海中的知识进行操作便好了。
解决表面白口化的问题实际上在后世也不是很容易的,但是如今通过铁模预热,将模具半埋入地下,同时进行外部加温,加上铜芯铁体本身的温度差异,便可以实现整个炮管从内部至外部缓慢定型,从而实现铁的内部灰口化,同时获得类似于罗德曼炮的自紧效果,实现铜芯铁体炮的质量提升。
炮的样式上,虽然是红夷大炮,但是唐文郎并不想做高倍径的大炮,而是想做一款口径在200左右,炮长三米左右,倍径在15倍的类臼炮。同时采用纺锤状外形,将炮口做薄减轻重量,两侧增加炮耳,尾部增加可调整角度的螺杆装置。
做成臼炮的主要原因除了唐文郎担心初代炮膛压不宜过高
看着宝源局门外繁华的大街,唐文郎又一次生出了恍如隔世的感觉,自己来明朝后最初的那段时间,因为只是在旅途中,并没有实际接触到大明,所以有着太多的感慨、猜想与抱负,谁知这一切真的逐渐展开后,却发现所有的事情,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太多未知的问题在等待着自己,太多未知的困难在阻碍着自己,让自己有些手足无措。
此时的感觉犹如自己刚刚来到这大明时一般,那种犹如整个天都压在身上的感觉,让自己时刻都喘不过气来气,就像是抑郁症一般。
对,就是抑郁,也许这具身体本身就是重度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心理上的问题,抑郁症也会受到人体激素分泌的影响,虽然自己的灵魂穿越到了这具身体中,但似乎这具身体的问题却时刻影响着自己。虽然自己来到这京城后好了许多,但是如今困难重重的时候,似乎那种泰山压顶的感觉,再一次袭来了。
唐文郎摇了摇头,也许是太累了吧!也许是太热了吧!也许是太潮湿了吧!也许,这大明,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吧!
第二天,唐文郎依然神色正常地前往了军器局。昨日与铜匠、木匠作头们约好了今日再商谈。唐文郎在官房中并未多待,铜匠、木匠们便都已到齐了。
唐文郎首先简述了一下流水线的概念,说白了就是分工合作,工艺拆解,将一个原本复杂的整体机械,拆解成简单的零件制造,最后再完成组装。
然后便是分配任务,虽然现在金尺有没有还不好说,但是流水线的问题却不能耽搁。
唐文郎给各个作头分配任务,他们的任务就是将整体的弓弩结构拆分成各个系统,然后每个作头负责一个系统的任务,并将任务拆分给自己手下的工匠们。剩余的工匠,或者没有经验的新手就充当皮带的工作,在各个环节与系统中间传递物料。
拆分后,作头要负责最终整个系统中各个零件的把关,唐文郎让他们用木头雕一个凹型模子,工匠们做的零件,要是能完美嵌入到这个凹型模子中,便算初步合格,再检查细节和打磨精度等问题,这就完全靠各个作头们的本领了。
如果到了最后,哪个部分出了问题,按照责任找人,谁也逃不掉。唐文郎既然来到了这个大明,那么就无需仁慈,按照大明的规章制度办事,更何况自己的名字最终也会被刻在弓弩之上,要担责任,也是自己与所有工匠共担。.
流水线的工作安排完,唐文郎将金尺等标准器、举报周侍郎的问题写好折子,这次没有忘记盖章,特意让小六送去工部薛尚书那里。又找了个小吏,送了封书信去了宁河王府,顺便去铜匠营,将铸炮的铜匠、作头们召集过来,再去铁匠营,将铁匠们也都召集起来。
这些铜匠大部分都是跟着万户从宝源局调过来的,专业负责铸炮,所以之前弩箭那些小件他们并没有参与。
而铁匠,由于唐文郎一直没有给他们安排新的工作,所以他们还是按照原来的工作,在铁匠营做些锻造铁剑铁甲的事情。这些事情本就不需要唐文朗安排,只要每年检查铁剑的锻造情况便可以了。
唐文郎的初步计划很简单,既然答应了,那么就不考虑后装炮,先从最基础的前装红夷大炮开始制作,这也是先给工匠们普及铸炮知识的一个过程。
材料上采用安全与经济折中的铜芯铁体,毕竟第一门炮如果炸了,唐文郎的小命也估计跟着炸了。
工艺上因为时间问题,采用更为先进的铁模浇筑。
但是唐文郎知道,与很多营销号的吹捧不同,铁模浇筑并不是完美的,同样也不是最为优秀的,首先就是因为铁模的散热性太好,会使得生铁液在冷却时铁液中的渗碳体来不及析出,石墨化来不及进行,石墨就已经凝固,因此铁中的渗碳体主要以碳化铁的形式存在,也即是白口铁。白口铁的脆性大,导致炮的整体质量下降,为了保证安全,清朝多使用增厚炮壁来解决。
但是唐文郎作为穿越者的优势也在这里,他无需摸索金属铸造学与金像学,只需要根据脑海中的知识进行操作便好了。
解决表面白口化的问题实际上在后世也不是很容易的,但是如今通过铁模预热,将模具半埋入地下,同时进行外部加温,加上铜芯铁体本身的温度差异,便可以实现整个炮管从内部至外部缓慢定型,从而实现铁的内部灰口化,同时获得类似于罗德曼炮的自紧效果,实现铜芯铁体炮的质量提升。
炮的样式上,虽然是红夷大炮,但是唐文郎并不想做高倍径的大炮,而是想做一款口径在200左右,炮长三米左右,倍径在15倍的类臼炮。同时采用纺锤状外形,将炮口做薄减轻重量,两侧增加炮耳,尾部增加可调整角度的螺杆装置。
做成臼炮的主要原因除了唐文郎担心初代炮膛压不宜过高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