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唐儿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几天没能一天两更,改得差不多了,九点加一更。
——
相比“繁阳亭”各里,高阳里十分整洁。
里中道路笔直,铺着青石板。每天早晨,里监门都会扫一遍,很干净,刚洒过水,青润润的。
巷子两边的屋宅粉墙朱瓦,“比户相连,列巷而居”,排列得整整齐齐。
家家种的都有树,或桑或榆,也有果树,枝叶耸出墙外,远望如冠盖相连。每当起风的时候,枝叶飒飒,响声相连,就像是谁在吹口哨似的,从里头一直响到里尾。记得多年前,与荀攸一起随荀衢读书时,荀攸最喜欢这样的声响了,常在院中陶醉地闭目倾听,并问荀衢:“仲父,这就是严子所谓的‘天籁’么?”
严子即庄子。光武帝的儿子明帝名叫“刘庄”,为避他的讳,所以改称“庄子”为“严子”,“庄”、“严”意思相近。所谓“为尊者讳”,改名的不止庄子,荀氏乃战国荀卿之后,前汉宣帝名叫刘询,同样为避刘询的讳,荀卿也被改称“孙卿”。“荀”、“孙”,古音相通。
荀贞自穿越之后就在本里居住,住了很多年了,今从繁阳亭归来,走在巷中,所观所见,尽皆熟悉之极的人、物,隐约间有一种“回到了家中”的感觉。
“前世的家已回不去了,这里可不就是我的家么?”
高阳里中三姓,荀氏不必说,都是荀贞的族人。邓、胡两姓,久与荀氏伴住,也全都认识荀贞。走在街上,不时碰见有人从院中出来,或从里外回来,一路上说话不断。
有知他去繁阳任职的,见他衣冠整齐地回来,免不了问一句:“荀君,在繁阳亭过得怎样?”
有叫他“荀君”的,也有称呼他“四郎”或“阿叔”的,前者为外姓,后者是族人。荀贞兄弟四人,按照“元、亨、利、贞”的排行,他排行第四。上边三个兄长没长大便都夭折了。
碰上称呼他“荀君”的,荀贞便带着微笑回答:“还不错。”碰上本族中人,他就停下脚,与对方多说几句。
他放着荀氏的出身,宁为亭长、不为县吏,族中很多人都不理解,有不少在背后说怪话的,但毕竟是本家人,最重要的他自小师从荀衢,故此,就算有族人认为他胸无大志,看不起他的,瞧在荀衢的面子上,还不致当面口出恶言,场面上的应酬都很客气。
——荀衢的父亲荀昙是荀淑的亲侄子,做过广陵太守,其从叔荀昱名列“八俊”,与李膺、杜密等其名,亦做过国相、太守。他们这一脉的名望在荀氏本族中是仅次荀淑、八龙一脉的。这其实从荀氏如今最为出名的两个后辈就可以看出,十来岁被南阳名士何顒称赞有“王佐之才”的荀彧是荀淑之孙,十三岁即能“洞察其歼”为乡人称赞的荀攸则是荀昙之孙。
高阳里中住户上百,荀氏多住在里西。
荀贞从东门进来,一路上不断与人说话,又经过里中二门、三门,慢慢地穿过了半个里,到了自家院外。
他家的宅院不大,前后两进。院门没锁,他推开门,牵马步入。
虽然几天没回来,但院子里挺干净。前院东边是个堂宇,宽阔敞亮,用来会客的。西边是马厩、鸡埘。临着西边的墙开垦出了一小片的菜地,用土垄分成了几块,种的有小白菜、韭菜等物。小白菜离发芽还早,韭菜的长势很好,绿油油的,甚是喜人。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从后院出来,惊喜地说道:“呀,少君回来了!”
她是荀贞家的婢女,姓唐,单名一个“儿”字。
荀贞家不算很富,但他的祖父在郡中任过职,他的父亲又顾家,善治家业,两代下来,也积蓄了一些家资,是个中人之家。城外有田地数百亩,家中有婢女一人。
本来还有两个用来耕田的大奴。荀贞“父母”亡故时,荀贞年纪尚小,族中的长辈一来担忧奴强欺主,二来他的“父母”相继亡故,丧葬这一块儿的费用开支不小,便代为做主,将那两个大奴卖掉了,卖得的钱尽数贴补丧葬,而把田地暂交给族中代管。
去年,他加冠诚仁,族中把田地还给了他,但他的心思不在这上边,无心打理,便以专心学业为由,干脆转托给了荀衢。
荀衢是他的族兄,又是他的老师,并且和荀淑一脉的有些清贫不同,其家中更有良田千亩,不会占他的便宜。当时就说好,半点费用不收他的,只帮他将田地代租给自家的徒附、宾客,等到收获时,扣除徒附、宾客该得的,剩下的有多少便给他多少。
看到唐儿出来迎接,荀贞笑着答道:“是啊,回来了。”
他一面说,一面将坐骑牵入马厩,见槽中空空如也,说道:“跑了几十里路,马儿也累了。阿儿,弄些饲料喂喂它。”马身上的汗水未干,湿漉漉的,他抹了一把,随手在柱子上擦干,又道,“天凉,把马身上也擦一擦。明儿还得靠它走,不能叫病了!”
“明儿就回?”
唐儿原为吴郡海盐人,因家中破产,婚后没两年就被丈夫卖掉了,辗转多家,十几年前被荀家买入,虽在中原已久,但还带着江南口音,软绵绵的。荀贞听惯了北音,挺喜欢听她说话的,觉得别有风情,答道:“亭长虽小,也不自由。休沐只有一天,今晚在家过个夜,明儿一早就走。”
“在家好好的,少君,你说你非去当个亭长做什么?贱婢觉得荀公说得挺对的,就算少主你想出仕,也没必要跑几十里地,去那什么繁阳当亭长呀?在县中做个文吏不也是挺好的么?虽说也不能常住家中,需在县舍住宿,但至少离家近,回来方便,不用这么辛苦。”
唐儿被卖到荀家时才二十来岁,而荀贞那会儿还不到十岁,虽说是婢女,实际如姐,特别荀贞的“父母”亡故后,家中一切杂务多是由她艹办,荀贞可以说是由她“照顾”长大。两人相伴,如姐弟生活,彼此熟悉,说起话来并不拘束。
“县中为吏纵有千般好处,在我眼中,不如当个亭长自由自在。”
唐儿从院门后捧出饲料,铺陈入马槽中,喂马儿吃。马儿饿坏了,连吃带嚼,甚是快意,不时还甩甩尾巴,昂昂脑袋。见她顾不上,荀贞索姓自去堂中寻了块破布,给马儿擦汗。
唐儿一把夺过来,嗔怪道:“少君什么样的人?怎能干这样的粗活!”
唐儿尽管不识字,乡野出身,但身处荀氏这样的名门,来往无白丁,交接尽名士,郡守、县君也都对他们敬重有加,尤其本县的县君,时不时地就会亲自来里中拜访,耳闻目睹之下,朝夕受到熏陶,很为荀贞骄傲,觉得他天生就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家中的事儿从没让他下过手。
荀贞调笑说道:“这样的粗活,我在家中可以不做,但繁阳亭里没有你,我一样要做的啊!”
“胡说!阿儿虽是个妇人、婢女,没甚见识,也知道亭中自有亭父、亭卒。洗马喂料、开闭打扫的粗活,怎么也轮不到少君去做!”
荀家的马厩不大,和繁阳亭相仿,只能放下两匹马。
唐儿将抹布夺走,一会儿照料马儿吃食,一会儿给马儿擦汗,身影转来转去,把马厩占了一大半。荀贞既争不过她,袖手在边,又无事可做,便说道:“我刚在巷里碰见了几个族人。几天没回来,回来一趟,不能不去拜见一下族中长辈。阿儿,你且忙着,我去他们家中看看。”
“这才辰时刚过,你肯定早上没吃饭就回来了,就算去拜见长辈,也不用匆匆忙忙。等贱婢给你做点饭,吃了再去!……,也不知道亭舍的饭食怎样,一群男子做饭,想来定是没有滋味,难以下咽。”唐儿观察荀贞的脸,心疼地说道,“看看你,脸都瘦了。还变黑了。”
“几天而已,即便要黑、即便要瘦也没可能这么快罢?”
荀贞哈哈大笑,却不肯等,往水井边用木桶取了些水出来,洗了洗脸,抹干净了,又将帻巾、衣服整理好,说道:“饭什么时候都能吃,拜见长辈却不能失礼,越早越好。……,阿儿,你真别说,在亭里这几天,我还真挺想你做的鸡头米。你先做着,等我回来吃。”
唐儿占着手,拉不住他,眼睁睁看他推门出去,在马厩边跺了下脚,像是责怪又像是埋怨似的嘟哝道:“自那年感染风寒好了后,少君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像是对什么都满不在乎,把田地都托给了荀公!又像自有主意,现在又非去当个亭长!总之,再也没有以前的可爱。”360搜索三国之最风流
记得她才来荀家时,荀贞粉雕玉琢,可爱之极,像极了她未出嫁时家中的幼弟。第一眼,她就喜欢上了他。在荀贞的父母亡故后,她更是一颗心全放在了他的身上,既把他当弟弟照顾,又把他当少主奉侍。而如今,一晃眼,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童子已经长大诚仁,长成了一个弱冠青年。
她丢掉抹布,不知不觉地来到门边,往巷中看去,寻找荀贞的身影,正看见他站在不远处的一处宅子前敲门。
荀家子弟多美姿容,荀贞虽不及荀彧、荀悦貌美文秀,但也是一个美男子,且因知乱世将近,所以自少习武,不似只知埋头书卷的腐儒那样弱不禁风,身高腿长,体态匀称,此时穿着黑色的袍服,颔下短须,除了腰间长刀,再无别的饰物,周身上下清清爽爽,看起来英姿飒爽。
她不知想起了什么,倚着门扉,脸颊泛起一抹红晕,想道:“虽不及以前可爱,但长大却也有长大的好处呢。”
——
1,荀攸洞察其歼:“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歼!’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
2,唐儿:汉代,女子起男名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如卫子夫,又如东汉顺帝的乳母王男,又如东汉桓帝的皇后邓猛女,虽以女名,中间却加了个猛字。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三国之最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