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巧舌
第二天李星元又如以往那般一大早就起床了,不过这次他没有去书房看书,而是在院子里锻炼起了身体。从房间出来的李清义夫妇看见在院子里跳来跳去做广播体操的李星元疑惑不已,不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这又是在做什么。
“爹娘,早安。”李星元做着扩胸运动乖巧地问好。
“元元早,你这是在做什么?不看书了吗?”李清义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他怕李星元荒废了学业,将心思用在了其他地方。
李星元换成踢腿运动道:“《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从小就这么聪明,一定是天将降大任之人,所以我不仅要好好读书继往圣之绝学,还要强身健体保家卫国。”
没大听明白的周晴栀欢喜地夸奖道:“元元好志向。”
李清义却是大受震撼,现在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都是做官,然后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现在小小年纪的李星元每日一大早就起来孜孜不倦读书的目的居然是为往圣继绝学!
这才应该是读书人的真正目的啊!
这要是传出去,那些读书人只怕是一半羞愧,一半恼怒了。
李清义轻咳了一下道:“小孩子不要好高骛远。”
李星元做着体侧运动道:“可是《荀子·劝学》之中有言‘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我为了志向而现在开始努力,这怎么会是好高骛远呢?”
听到李星元和自己争辩,李清义心中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有些高兴,这说明李星元是真的将书读进去了。
这种引经据典的辩论在读书人之间是很常见的,一个擅长辩论的读书人是很受大家推崇的。
毕竟君子讲究动口不动手,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便是风雅之士了。
所以李清义含笑反击道:“你这句话后面还有,你可记得?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你这般又是读书又是习武,不能专心,如何能够成就大事?”
李清义说完心中得意:小子,读书都不背完整,还想和我斗。
李星元做着体转运动不假思索道:“我读书时便是在专心读书,习武时便专心习武。只要我将时间分配好这两者之间可不冲突。
而且儒家君子六艺里面有五御五射;
法家有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后我如果为官一方,下面的人如果不听我号令,阳奉阴违,我一介书生又能如何呢?
兵家虽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但是如果连武功都不会,怎么可能统领一军?从而实施计谋呢?
至于道家多有养身著作传世,各个道观的道长也都是身怀武艺。
释家佛门亦有金刚怒目降妖除魔。
所以现在朝廷虽然是以科举考校诗词文章选拔人才,但是文武双全已然是当今天下的大势所趋。”
李星元说到这里已然将整套广播体操做完,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清义。
旁边的周晴栀不敢说话,不停地朝着李星元使眼色。
她以为父子俩在吵架,她让李星元服个软别惹李清义生气。
李清义本还想和李星元辩论一番,但是看着他坚定的眼色,心中突然明白自己无法改变李星元的主意。
即便是今天强行已父亲的威严让李星元放弃习武,只怕他以后还会想办法来说服自己的。
索性就让他试一试,而且习武可不像读书这般轻松,没准他吃不了苦自己就放弃了呢?
李清义心中已然有了定计道:“元元说得还是有些道理,不过我认识会武功的也就你陈叔而已。你是要跟着你陈叔习武吗?”
李星元本就是打算先跟陈叔习武。现在先打下基础,至于更加高深的武学,自己以后游历天下时可以拜访各大武林门派学习。
现在得到李清义的许诺,李星元自然是十分高兴道:“多谢爹爹,陈叔是一县捕头,武功一定非常厉害。我能跟着他习武真是再好不过了。”
李清义道:“你要习武可以,不过我们先说好了,如果你习武导致学业下降,那你就得停止练武专心读书了。”
李星元拍着胸脯保证道:“爹爹放心,如果我十二岁以前考不中秀才,我就不练武了。”
李清义没好气道:“十二岁中秀才,你真是会吹大气。你爹我十二岁的时候连县试都没考过。”
李星元走到李清义身边拉着他的衣袖道:“那是因为爹爹教得好啊,所以我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个小小的奉承让李清义微微有些高兴,有子如此此生足矣。
周晴栀见父子二人有说有笑便松了一口气道:“好了,好了。你们两个一大早的在这里之乎者也,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快去吃饭了。”
李清义对李星元道:“好了,去吃饭吧。我在县衙里先和你陈叔通通气,然后下值回来再带你去过去。不过教不教你习武,这就要看你陈叔的意思了。”
李星元跟着李清义往饭厅走去讨好道:“那还请爹爹在陈叔面前替我美言几句。”
李清义听得心中美滋滋的,你小子不是很能吗?到头来还不是事事都得靠老子?
李清义心中虽然高兴,但是面上不动声色道:“虽然我和你陈叔是至交好友,但是他如果不答应我们也不可强求让他为难。当时候你别撒泼哭闹,知道了吗?”
李星元恭声回答道:“孩儿知道了。”
饭后李清义去县衙,周晴栀拉着李星元问关于习武的事情,李星元只能以强身健体为理由说服她。
不然知道自己以后打算闯荡江湖,老娘一定会坚决反对的,到时候即便是爹答应了可能都不行了。
接下来一天李星元练字看书,等待李清义下值回来。
李星元已经做好打算,如果陈秋不愿意传授自己武艺,那么自己就去上阳观找常真子道长。
“爹娘,早安。”李星元做着扩胸运动乖巧地问好。
“元元早,你这是在做什么?不看书了吗?”李清义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他怕李星元荒废了学业,将心思用在了其他地方。
李星元换成踢腿运动道:“《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从小就这么聪明,一定是天将降大任之人,所以我不仅要好好读书继往圣之绝学,还要强身健体保家卫国。”
没大听明白的周晴栀欢喜地夸奖道:“元元好志向。”
李清义却是大受震撼,现在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都是做官,然后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现在小小年纪的李星元每日一大早就起来孜孜不倦读书的目的居然是为往圣继绝学!
这才应该是读书人的真正目的啊!
这要是传出去,那些读书人只怕是一半羞愧,一半恼怒了。
李清义轻咳了一下道:“小孩子不要好高骛远。”
李星元做着体侧运动道:“可是《荀子·劝学》之中有言‘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我为了志向而现在开始努力,这怎么会是好高骛远呢?”
听到李星元和自己争辩,李清义心中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有些高兴,这说明李星元是真的将书读进去了。
这种引经据典的辩论在读书人之间是很常见的,一个擅长辩论的读书人是很受大家推崇的。
毕竟君子讲究动口不动手,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便是风雅之士了。
所以李清义含笑反击道:“你这句话后面还有,你可记得?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你这般又是读书又是习武,不能专心,如何能够成就大事?”
李清义说完心中得意:小子,读书都不背完整,还想和我斗。
李星元做着体转运动不假思索道:“我读书时便是在专心读书,习武时便专心习武。只要我将时间分配好这两者之间可不冲突。
而且儒家君子六艺里面有五御五射;
法家有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后我如果为官一方,下面的人如果不听我号令,阳奉阴违,我一介书生又能如何呢?
兵家虽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但是如果连武功都不会,怎么可能统领一军?从而实施计谋呢?
至于道家多有养身著作传世,各个道观的道长也都是身怀武艺。
释家佛门亦有金刚怒目降妖除魔。
所以现在朝廷虽然是以科举考校诗词文章选拔人才,但是文武双全已然是当今天下的大势所趋。”
李星元说到这里已然将整套广播体操做完,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清义。
旁边的周晴栀不敢说话,不停地朝着李星元使眼色。
她以为父子俩在吵架,她让李星元服个软别惹李清义生气。
李清义本还想和李星元辩论一番,但是看着他坚定的眼色,心中突然明白自己无法改变李星元的主意。
即便是今天强行已父亲的威严让李星元放弃习武,只怕他以后还会想办法来说服自己的。
索性就让他试一试,而且习武可不像读书这般轻松,没准他吃不了苦自己就放弃了呢?
李清义心中已然有了定计道:“元元说得还是有些道理,不过我认识会武功的也就你陈叔而已。你是要跟着你陈叔习武吗?”
李星元本就是打算先跟陈叔习武。现在先打下基础,至于更加高深的武学,自己以后游历天下时可以拜访各大武林门派学习。
现在得到李清义的许诺,李星元自然是十分高兴道:“多谢爹爹,陈叔是一县捕头,武功一定非常厉害。我能跟着他习武真是再好不过了。”
李清义道:“你要习武可以,不过我们先说好了,如果你习武导致学业下降,那你就得停止练武专心读书了。”
李星元拍着胸脯保证道:“爹爹放心,如果我十二岁以前考不中秀才,我就不练武了。”
李清义没好气道:“十二岁中秀才,你真是会吹大气。你爹我十二岁的时候连县试都没考过。”
李星元走到李清义身边拉着他的衣袖道:“那是因为爹爹教得好啊,所以我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个小小的奉承让李清义微微有些高兴,有子如此此生足矣。
周晴栀见父子二人有说有笑便松了一口气道:“好了,好了。你们两个一大早的在这里之乎者也,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快去吃饭了。”
李清义对李星元道:“好了,去吃饭吧。我在县衙里先和你陈叔通通气,然后下值回来再带你去过去。不过教不教你习武,这就要看你陈叔的意思了。”
李星元跟着李清义往饭厅走去讨好道:“那还请爹爹在陈叔面前替我美言几句。”
李清义听得心中美滋滋的,你小子不是很能吗?到头来还不是事事都得靠老子?
李清义心中虽然高兴,但是面上不动声色道:“虽然我和你陈叔是至交好友,但是他如果不答应我们也不可强求让他为难。当时候你别撒泼哭闹,知道了吗?”
李星元恭声回答道:“孩儿知道了。”
饭后李清义去县衙,周晴栀拉着李星元问关于习武的事情,李星元只能以强身健体为理由说服她。
不然知道自己以后打算闯荡江湖,老娘一定会坚决反对的,到时候即便是爹答应了可能都不行了。
接下来一天李星元练字看书,等待李清义下值回来。
李星元已经做好打算,如果陈秋不愿意传授自己武艺,那么自己就去上阳观找常真子道长。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