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科举士子集体中毒事件》
“预祝两位高举明经,得选出身!” 平康坊内,李彦宴请两位好友,郭元振作陪。
之前康达已经在府上见过,此次主要是与安忠敬重聚。
这位安氏最受宠的小儿子,近来在国子监内苦读,举止都斯文许多:“承元芳吉言了,五品权贵,让我沾一沾贵气,不高中都对不起啊!”
康达有些腼腆,也举起酒杯:“谢谢元芳!”
李彦这几日都在刻苦练功,此时稍稍饮酒,兴致也上来了。
这两位是他在凉州时期最好的朋友,无独有偶,都要参加这一次的科举。
安忠敬是在使团迷案中,险些被贾思博冤枉下狱,幡然醒悟,回到长安苦读,成功通过了国子监内部的考试,获得科举资格。
相比起来,各州的难度就大很多。
康达在凉州,就是从三百多名士子中脱颖而出,一洲只录取两人,属实不容易。
最可惜的是,这凤毛麟角的两人,往往兴奋的持文解入长安,然后成为二馆六学士子的陪衬……
好在也不是每一科都没希望,李彦就对康达道:“参加明经科,是明智之举。”
康达很有自知之明:“我学识浅薄,侥幸中举已是不易,哪敢奢望高中进士,能举明经,于愿足矣。”
他以一个县尉之子,学馆中上学时,都是博士最不负责任的差班,考中贡举,一方面是自身足够努力,另一方面也有今年凉州没什么人才的关系。
康达有自知之明,他的学识在凉州往届都不算拔尖,放到整个大唐里,更是泯然众人。
就算没有外州歧视,按照真才实学录取,也基本考不上进士,干脆退而求其次,考一考明经科。
李彦再看安忠敬:“忠敬,你这数月苦学,有几分把握了?”
安忠敬脸不红心不跳:“我其实本想考明算科,被阿耶骂了,才选明经科。”
李彦:“……”
亏你刚刚说得那么好听,我以为你至少有八十分的把握,结果连及格都不指望?
科举不止进士和明经两科,还有明法、明算、明书这类科目。
明法是考法律,明算是考算术,明书是考翻译,需要专门解释古书中字句的意义。
其实这类科目的人才更有专业性,对于基层治理的贡献也大,偏偏被极度轻视。
朝廷每年选录的,只有个位数倒还罢了,担任的也都是最低级的官吏,根本看不到升迁前途。
所以除非真的是没有出头念想,只想混个一官半职躺平,但凡有些志向的人,都不会去考那类杂科。
而在贞观时期,还有一个秀才科,难度是最大的,但后来也没人考了。
因为各州举荐人才参加秀才科考试,如果考生落榜,举荐者也要跟着吃挂落。
那种制度就卷得太离谱了,举荐的人肯定越来越少,每位参加考试的考生也压力山大,后来李治上台没多久,就将秀才科废除掉了。
不提那些难的,安忠敬说他起初考虑过明算科,说明他在明经科上基本没把握。
想想也是,这家伙在凉州吃喝玩乐,如果刚一返校就超过人家寒窗苦读的,那真的没天理。
安忠敬知道自己陪跑的概率是九成,倒也看得开:“我不想浑噩度日,此次考试,验证一下自己的水平,也能找准方向,是继续读文,还是随阿耶从军。”
李彦赞同:“是该如此,多读读书,绝没有坏处。”
古人没有网络,靠的就是读书开拓眼界,就算考不出成绩,国子监内苦学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安忠敬露出斗志:“反正我要追上你,你现在领先了,不代表能一直领先!”
“我拭目以待!”
李彦哈哈一笑,安忠敬只比他大两岁,确实未来可期。
当然有些当官的是挂灵,我不说是谁。
谈笑几句后,李彦又随口问道:“照你们看,这届科举,谁能成状元?”
康达道:“我刚来长安,还不认识几位才子。”
安忠敬也摇头:“我不太关心这些事。”
倒是郭元振目光一亮,他知道不该打扰领导叙旧,一直默不作声,此时正好发声:“有个人机会挺大,叫做苏味道,赵州人,才学公认的高,更关键的是,他似是得到了裴侍郎的青睐,公开称赞!”
“苏味道……那不苏轼的祖先吗?”
李彦本来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听到这么个熟人。
苏味道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出名,但他的后代苏轼,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再加上这名字挺有意思,好像将吃货刻入基因一样,家里注定要出一个大吃货。
李彦动了心思,不过仔细想想,苏味道虽然是武周时期的宰相,但为官功绩不多,喜欢明哲保身。
模棱两可那个成语就是形容他,官场是混明白了,学识也够厉害,实际工作能力如何,却要打个问号。
不能因为他有个好后代,就爱屋及乌。
李彦作罢,吃饱喝足后,开始欣赏歌舞。
这次终于跳的不是他的舞了,一曲舞好,李彦挺高兴的打赏舞姬。
四人起身,一共付了两贯钱,相当于在人均一千多的餐厅吃了顿饭。
曾经韭菜豪掷二十金的事迹,已成绝响,自从那事出了,大家消费都变得理智起来。
分别之际,李彦又让郭元振送一送安忠敬两人。
贾思博的威胁通报上去,丘英十分重视,这些时日内卫都加紧戒备,以防不测。
但偌大的长安,说实话真的防不过来,李彦也只能尽量保证身边的亲朋好友不出事。
在郭元振的护送下,安忠敬和康达一路骑马,回到了礼部南院安排给新科士子的住宿学舍。
三人在院门前分别,郭元振原本也该住在里面,但后来加入内卫,就没心思在科举上面。
他看了看天,往内卫赶去。
这些日子,有个圆圆的武德卫一直在加班,让其他人也逐渐有了紧迫感。
郭元振觉得,不能被一个后来的,又是年纪最大的胖子比下去,他也要努力加班!
……
“安兄,我去读书了!”
“同去同去,最后几日努力努力,落榜了也不至于后悔!”
另一边,康达抓紧时间用功,也感染了安忠敬。
两人正往自己的屋子走,却发现一群外州士子聚在一块,嘀嘀咕咕不知说着什么。
其中领头的张姓士子,见到两人回来,主动走了过来:“安小郎君!康小郎君!来来来,有好物分享!”
安忠敬好奇的道:“何物?”
张士子将一个小巧的锦盒展现出来:“瞧!”
安忠敬还以为有什么好康的呢,见了不禁有些失望:“丹药啊……”
张士子道:“这可是云丹,有云纹在丹身上的,你看!”
安忠敬一看,丹药表面还真有一道纹路,就像是一朵云彩,卖相上佳。
张士子道:“能炼出此丹的,都是得道仙长,服之可提神醒气,读书过目不忘,实在天助我等!”
他声音里带着愤恨:“相比起朝中对六学二馆的偏厚,我们这些外地士子想要高中,太难太难了,我弄来这些云丹,不为别的,就为了给各州的学子争口气!”
安忠敬虽然在国子监读书,但心态确实偏向于外州,又想到贾思博,那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心头一痛,称赞道:“张兄好志向!一粒丹多少钱?”
张士子道:“十贯钱,我买来时就是这个价,分文不赚!”
十贯钱对应到后世差不多两万人民币,买一颗药,听起来十分夸张。
但安忠敬却觉得这个价格是真的公道,点头道:“给我来一颗,数量够吗?”
张士子笑道:“专门给两位小郎君留了,每人两粒,今晚就可以服用第一粒,等到考前再服第二粒。”
眼见安忠敬收下,康达却低声道:“我……我不要……”
张士子解释道:“康小郎君,云丹真的是我特意为你所留,这点钱在外,绝对买不到。”
安康两人虽然在一群学霸里,学习成绩几乎垫底,但其他人很愿意结交。
因为年轻就代表着未来的可能,相反那种垂垂老朽的,就算能通过科举考试,等当了官,基本也可以进棺了。
比如写下“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曹松,七十多岁终于高中,结果考中没多久,就去世了。
可康达依旧摇头:“多谢张兄,我不想要。”
张士子皱了皱眉,低声道:“苏味道都服了,康小郎君还有什么顾虑呢?”
人的名树的影,这名人效应一出,换成别人也就从了,但康达还是摇头。
张士子终于露出不悦。
安忠敬赶忙出面:“张兄莫怒,他是个老实孩子,把丹药给我吧!”
张士子冷哼一声,一副不识好人心的模样,又递过来两个盒子,关照道:“此药劲强,今晚服用一颗,等三日后考前再服用第二枚,不可多用,切记切记!”
……
深更半夜。
李彦被下人的脚步声惊醒,本就和衣而睡的他立刻起身。
前院,他见到了满脸惊慌的安神感:“元芳,九弟出事了,贡院士子中毒倒了一片,!”
李彦眼神凌厉,翻身上马:
“走!!”
之前康达已经在府上见过,此次主要是与安忠敬重聚。
这位安氏最受宠的小儿子,近来在国子监内苦读,举止都斯文许多:“承元芳吉言了,五品权贵,让我沾一沾贵气,不高中都对不起啊!”
康达有些腼腆,也举起酒杯:“谢谢元芳!”
李彦这几日都在刻苦练功,此时稍稍饮酒,兴致也上来了。
这两位是他在凉州时期最好的朋友,无独有偶,都要参加这一次的科举。
安忠敬是在使团迷案中,险些被贾思博冤枉下狱,幡然醒悟,回到长安苦读,成功通过了国子监内部的考试,获得科举资格。
相比起来,各州的难度就大很多。
康达在凉州,就是从三百多名士子中脱颖而出,一洲只录取两人,属实不容易。
最可惜的是,这凤毛麟角的两人,往往兴奋的持文解入长安,然后成为二馆六学士子的陪衬……
好在也不是每一科都没希望,李彦就对康达道:“参加明经科,是明智之举。”
康达很有自知之明:“我学识浅薄,侥幸中举已是不易,哪敢奢望高中进士,能举明经,于愿足矣。”
他以一个县尉之子,学馆中上学时,都是博士最不负责任的差班,考中贡举,一方面是自身足够努力,另一方面也有今年凉州没什么人才的关系。
康达有自知之明,他的学识在凉州往届都不算拔尖,放到整个大唐里,更是泯然众人。
就算没有外州歧视,按照真才实学录取,也基本考不上进士,干脆退而求其次,考一考明经科。
李彦再看安忠敬:“忠敬,你这数月苦学,有几分把握了?”
安忠敬脸不红心不跳:“我其实本想考明算科,被阿耶骂了,才选明经科。”
李彦:“……”
亏你刚刚说得那么好听,我以为你至少有八十分的把握,结果连及格都不指望?
科举不止进士和明经两科,还有明法、明算、明书这类科目。
明法是考法律,明算是考算术,明书是考翻译,需要专门解释古书中字句的意义。
其实这类科目的人才更有专业性,对于基层治理的贡献也大,偏偏被极度轻视。
朝廷每年选录的,只有个位数倒还罢了,担任的也都是最低级的官吏,根本看不到升迁前途。
所以除非真的是没有出头念想,只想混个一官半职躺平,但凡有些志向的人,都不会去考那类杂科。
而在贞观时期,还有一个秀才科,难度是最大的,但后来也没人考了。
因为各州举荐人才参加秀才科考试,如果考生落榜,举荐者也要跟着吃挂落。
那种制度就卷得太离谱了,举荐的人肯定越来越少,每位参加考试的考生也压力山大,后来李治上台没多久,就将秀才科废除掉了。
不提那些难的,安忠敬说他起初考虑过明算科,说明他在明经科上基本没把握。
想想也是,这家伙在凉州吃喝玩乐,如果刚一返校就超过人家寒窗苦读的,那真的没天理。
安忠敬知道自己陪跑的概率是九成,倒也看得开:“我不想浑噩度日,此次考试,验证一下自己的水平,也能找准方向,是继续读文,还是随阿耶从军。”
李彦赞同:“是该如此,多读读书,绝没有坏处。”
古人没有网络,靠的就是读书开拓眼界,就算考不出成绩,国子监内苦学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安忠敬露出斗志:“反正我要追上你,你现在领先了,不代表能一直领先!”
“我拭目以待!”
李彦哈哈一笑,安忠敬只比他大两岁,确实未来可期。
当然有些当官的是挂灵,我不说是谁。
谈笑几句后,李彦又随口问道:“照你们看,这届科举,谁能成状元?”
康达道:“我刚来长安,还不认识几位才子。”
安忠敬也摇头:“我不太关心这些事。”
倒是郭元振目光一亮,他知道不该打扰领导叙旧,一直默不作声,此时正好发声:“有个人机会挺大,叫做苏味道,赵州人,才学公认的高,更关键的是,他似是得到了裴侍郎的青睐,公开称赞!”
“苏味道……那不苏轼的祖先吗?”
李彦本来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听到这么个熟人。
苏味道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出名,但他的后代苏轼,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再加上这名字挺有意思,好像将吃货刻入基因一样,家里注定要出一个大吃货。
李彦动了心思,不过仔细想想,苏味道虽然是武周时期的宰相,但为官功绩不多,喜欢明哲保身。
模棱两可那个成语就是形容他,官场是混明白了,学识也够厉害,实际工作能力如何,却要打个问号。
不能因为他有个好后代,就爱屋及乌。
李彦作罢,吃饱喝足后,开始欣赏歌舞。
这次终于跳的不是他的舞了,一曲舞好,李彦挺高兴的打赏舞姬。
四人起身,一共付了两贯钱,相当于在人均一千多的餐厅吃了顿饭。
曾经韭菜豪掷二十金的事迹,已成绝响,自从那事出了,大家消费都变得理智起来。
分别之际,李彦又让郭元振送一送安忠敬两人。
贾思博的威胁通报上去,丘英十分重视,这些时日内卫都加紧戒备,以防不测。
但偌大的长安,说实话真的防不过来,李彦也只能尽量保证身边的亲朋好友不出事。
在郭元振的护送下,安忠敬和康达一路骑马,回到了礼部南院安排给新科士子的住宿学舍。
三人在院门前分别,郭元振原本也该住在里面,但后来加入内卫,就没心思在科举上面。
他看了看天,往内卫赶去。
这些日子,有个圆圆的武德卫一直在加班,让其他人也逐渐有了紧迫感。
郭元振觉得,不能被一个后来的,又是年纪最大的胖子比下去,他也要努力加班!
……
“安兄,我去读书了!”
“同去同去,最后几日努力努力,落榜了也不至于后悔!”
另一边,康达抓紧时间用功,也感染了安忠敬。
两人正往自己的屋子走,却发现一群外州士子聚在一块,嘀嘀咕咕不知说着什么。
其中领头的张姓士子,见到两人回来,主动走了过来:“安小郎君!康小郎君!来来来,有好物分享!”
安忠敬好奇的道:“何物?”
张士子将一个小巧的锦盒展现出来:“瞧!”
安忠敬还以为有什么好康的呢,见了不禁有些失望:“丹药啊……”
张士子道:“这可是云丹,有云纹在丹身上的,你看!”
安忠敬一看,丹药表面还真有一道纹路,就像是一朵云彩,卖相上佳。
张士子道:“能炼出此丹的,都是得道仙长,服之可提神醒气,读书过目不忘,实在天助我等!”
他声音里带着愤恨:“相比起朝中对六学二馆的偏厚,我们这些外地士子想要高中,太难太难了,我弄来这些云丹,不为别的,就为了给各州的学子争口气!”
安忠敬虽然在国子监读书,但心态确实偏向于外州,又想到贾思博,那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心头一痛,称赞道:“张兄好志向!一粒丹多少钱?”
张士子道:“十贯钱,我买来时就是这个价,分文不赚!”
十贯钱对应到后世差不多两万人民币,买一颗药,听起来十分夸张。
但安忠敬却觉得这个价格是真的公道,点头道:“给我来一颗,数量够吗?”
张士子笑道:“专门给两位小郎君留了,每人两粒,今晚就可以服用第一粒,等到考前再服第二粒。”
眼见安忠敬收下,康达却低声道:“我……我不要……”
张士子解释道:“康小郎君,云丹真的是我特意为你所留,这点钱在外,绝对买不到。”
安康两人虽然在一群学霸里,学习成绩几乎垫底,但其他人很愿意结交。
因为年轻就代表着未来的可能,相反那种垂垂老朽的,就算能通过科举考试,等当了官,基本也可以进棺了。
比如写下“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曹松,七十多岁终于高中,结果考中没多久,就去世了。
可康达依旧摇头:“多谢张兄,我不想要。”
张士子皱了皱眉,低声道:“苏味道都服了,康小郎君还有什么顾虑呢?”
人的名树的影,这名人效应一出,换成别人也就从了,但康达还是摇头。
张士子终于露出不悦。
安忠敬赶忙出面:“张兄莫怒,他是个老实孩子,把丹药给我吧!”
张士子冷哼一声,一副不识好人心的模样,又递过来两个盒子,关照道:“此药劲强,今晚服用一颗,等三日后考前再服用第二枚,不可多用,切记切记!”
……
深更半夜。
李彦被下人的脚步声惊醒,本就和衣而睡的他立刻起身。
前院,他见到了满脸惊慌的安神感:“元芳,九弟出事了,贡院士子中毒倒了一片,!”
李彦眼神凌厉,翻身上马:
“走!!”
言情推荐阅读:
从李元芳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从李元芳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