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不仁不义
曹秀为何要与袁绍在城下相见? 他想劝降吗?
可邺城足以坚守十年。
袁绍用三州之地的粮草囤积于城内,命三州将士严守内城,别说曹洪打不进去,就算是曹操亲至,若袁绍死不迎战,他曹操也只能望而兴叹。
所以袁绍没有因为打不过这一仗就投降的理由,他完全可以耗光曹军的粮草。
那曹秀为何还要与袁绍面谈?
如此岂不是给了曹洪把柄?
站在曹秀身后的赵云百思不得其解。
若说跟随曹秀许久,那倒未必,不过在赵云眼中,曹秀并不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
他做每一件事,一开始看上去好似多此一举,没什么必要。
可当人深思,当事态发展,当所有一切都朝着曹秀所预料的方向进行,人们才会意识到曹秀的每一步,几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比如他赵云此次跟随曹秀北征。
一开始他也以为曹秀此举乃是多此一举,因为曹秀身在军营之中,有着万人骑兵护卫,谁人能把他怎么样?哪里还需要自己护卫?岂不是多此一举?
可当曹仁被罚,兵权被卸,他这才明白了曹秀的用意。
原来,曹秀一开始就计划了。
而这一切,都在曹秀的谋算之中。
无论是曹仁的异常之举,还是自己领兵而战,曹秀的每一步,都严丝合缝,没有给人留下任何把柄。
除了这一次。
曹秀到底想干什么?
“袁公是英雄,这一点晚辈不敢置疑。”
“但即便是天大的英雄,也总有迟暮之时,袁公今时今日可曾会想起当年在河内叱诧风云的画面?”
“劝降并非秀所愿,攻城也非秀所愿,秀今日请袁公一见,只是想告诉袁公,你的路或许已经走到了尽头,可是他的路呢?”
话到最后,曹秀将目光转向了一直未曾开口的袁尚。
这个只有十来岁的少年,在史书之上只有寥寥几笔,若不是因为他是袁绍的儿子,只怕后世之根本不会留下这几笔。
换句话说,这个少年似乎没有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
袁绍当然已经留下过痕迹,后世之人如何评说,如何描绘,他都将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成为三国之中不可抹去的一大存在。
他的确如此,可是他的儿子,他最疼爱的儿子袁尚呢?
袁绍闻声,目光一转顿时看向了袁尚。
尽管他知道曹秀之言乃是诛心之语,可是他却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情感,他甚至无法勉强自己反驳曹秀的话。
谁会对现实进行辩驳呢?那样的话,岂非显得狡辩?
袁绍心中清楚,曹秀所言不错。
自己已经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再在这个世界留下故事传说,自己的路已经快要走到尽头。
可是他的儿子,他最疼爱的儿子袁尚的人生却才刚刚开始。
他是个有志的年轻人,也是个可以继承他一切的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应该得到更为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不是跟随自己一起被埋葬在这一座冰冷的城池之中。
他袁绍或许可以死不出战,死不投降,然而他死了之后呢?
在日后漫长的岁月当中,他的儿子有能否挡得住曹秀,挡得住已然傲视群雄的曹操?若挡不住,他的命运又将发生如何的变数?自己给他留下的一起,是否能够成为他日后权衡诸侯的资本?他又会否明白自己对他的一番苦心?
袁绍在这一刻忽的想到了许多,许多以前他未曾想过的事。
那些原本应该成为他遗言的话语,在这一刻竟同时涌上心头,让他不得不对眼前的袁尚感到担忧。
他矛盾极了。
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像自己一样,不畏世事,从容赴死。
另外一方面,他又希望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儿子能够继续活下去,不为别的,只是活着。
这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对于儿子最为朴素的期盼。
但是他清楚,而今河北局势大变,袁谭与袁熙的战败,已经注定了他袁绍的覆灭,没有谁能够阻止曹操一统河北,也没有谁可以阻止曹秀攻入邺城。
袁尚身为自己的儿子,想要在这样的时局下活下去,何其艰难啊。
“袁公想没想过,晚辈为何没有杀袁谭?”
“降者不杀,此乃古礼。”
袁绍没有应声,倒是袁尚回答了这个问题。
可是他答错了。
曹秀笑着道:“无论他是不是投降于我,他总归是杀了我手下不少将士,那些原本应该与我一道返回许都享受荣华富贵的将士,此刻只能留在这片陌生的土地,寒食清明也无人祭奠,好似孤魂野鬼,生前未曾得到想要的一切,死后也未曾得到应有的一切。”
“我若杀他,合情合礼。”
“那你为何不杀?”
袁尚倒是希望袁谭死在曹秀手上,这样一来,他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一旁的袁绍从容道:“你不杀他,当是因为他对你而言已经产生不了威胁,杀了他,还要浪费一块土埋了他,不杀他反倒能留着他为你办事效力。”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杀不与杀,合乎利益即可。”
袁绍的智慧非袁尚可以企及。
他的这一番话,可谓一语中的。
曹秀点头道:“袁公明鉴。”
“这就是今日我请袁公相见的目的。”
“而今这河北一片,邺城之中,若说袁公当真能对祖父起到何等威胁,想来袁公自己心中也清楚,那不过是垂死挣扎,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邺城都不可能成为袁氏东山再起的资本。”
“所以袁公的这种挣扎,不过是想要保住自己的一点晚节,或者说给自己的后辈留下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榜样。”
“单方面看,袁公大义凛然,着实令人钦佩。”
“可往细了说,袁公为博自己声誉,却陷数万将士于死地,为留一世清誉,而致天下民生疾苦于无物,可谓不仁不义。”
“你胡说!”
曹秀的话音刚落下,袁尚便立时喝道,脸上满是激愤之色。
然而曹秀却并未理他,因为袁绍听完这话,神色瞬间内敛。
老态龙钟的袁绍,忽的为自己的一生感到悲哀。
可邺城足以坚守十年。
袁绍用三州之地的粮草囤积于城内,命三州将士严守内城,别说曹洪打不进去,就算是曹操亲至,若袁绍死不迎战,他曹操也只能望而兴叹。
所以袁绍没有因为打不过这一仗就投降的理由,他完全可以耗光曹军的粮草。
那曹秀为何还要与袁绍面谈?
如此岂不是给了曹洪把柄?
站在曹秀身后的赵云百思不得其解。
若说跟随曹秀许久,那倒未必,不过在赵云眼中,曹秀并不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
他做每一件事,一开始看上去好似多此一举,没什么必要。
可当人深思,当事态发展,当所有一切都朝着曹秀所预料的方向进行,人们才会意识到曹秀的每一步,几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比如他赵云此次跟随曹秀北征。
一开始他也以为曹秀此举乃是多此一举,因为曹秀身在军营之中,有着万人骑兵护卫,谁人能把他怎么样?哪里还需要自己护卫?岂不是多此一举?
可当曹仁被罚,兵权被卸,他这才明白了曹秀的用意。
原来,曹秀一开始就计划了。
而这一切,都在曹秀的谋算之中。
无论是曹仁的异常之举,还是自己领兵而战,曹秀的每一步,都严丝合缝,没有给人留下任何把柄。
除了这一次。
曹秀到底想干什么?
“袁公是英雄,这一点晚辈不敢置疑。”
“但即便是天大的英雄,也总有迟暮之时,袁公今时今日可曾会想起当年在河内叱诧风云的画面?”
“劝降并非秀所愿,攻城也非秀所愿,秀今日请袁公一见,只是想告诉袁公,你的路或许已经走到了尽头,可是他的路呢?”
话到最后,曹秀将目光转向了一直未曾开口的袁尚。
这个只有十来岁的少年,在史书之上只有寥寥几笔,若不是因为他是袁绍的儿子,只怕后世之根本不会留下这几笔。
换句话说,这个少年似乎没有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
袁绍当然已经留下过痕迹,后世之人如何评说,如何描绘,他都将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成为三国之中不可抹去的一大存在。
他的确如此,可是他的儿子,他最疼爱的儿子袁尚呢?
袁绍闻声,目光一转顿时看向了袁尚。
尽管他知道曹秀之言乃是诛心之语,可是他却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情感,他甚至无法勉强自己反驳曹秀的话。
谁会对现实进行辩驳呢?那样的话,岂非显得狡辩?
袁绍心中清楚,曹秀所言不错。
自己已经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再在这个世界留下故事传说,自己的路已经快要走到尽头。
可是他的儿子,他最疼爱的儿子袁尚的人生却才刚刚开始。
他是个有志的年轻人,也是个可以继承他一切的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应该得到更为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不是跟随自己一起被埋葬在这一座冰冷的城池之中。
他袁绍或许可以死不出战,死不投降,然而他死了之后呢?
在日后漫长的岁月当中,他的儿子有能否挡得住曹秀,挡得住已然傲视群雄的曹操?若挡不住,他的命运又将发生如何的变数?自己给他留下的一起,是否能够成为他日后权衡诸侯的资本?他又会否明白自己对他的一番苦心?
袁绍在这一刻忽的想到了许多,许多以前他未曾想过的事。
那些原本应该成为他遗言的话语,在这一刻竟同时涌上心头,让他不得不对眼前的袁尚感到担忧。
他矛盾极了。
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像自己一样,不畏世事,从容赴死。
另外一方面,他又希望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儿子能够继续活下去,不为别的,只是活着。
这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对于儿子最为朴素的期盼。
但是他清楚,而今河北局势大变,袁谭与袁熙的战败,已经注定了他袁绍的覆灭,没有谁能够阻止曹操一统河北,也没有谁可以阻止曹秀攻入邺城。
袁尚身为自己的儿子,想要在这样的时局下活下去,何其艰难啊。
“袁公想没想过,晚辈为何没有杀袁谭?”
“降者不杀,此乃古礼。”
袁绍没有应声,倒是袁尚回答了这个问题。
可是他答错了。
曹秀笑着道:“无论他是不是投降于我,他总归是杀了我手下不少将士,那些原本应该与我一道返回许都享受荣华富贵的将士,此刻只能留在这片陌生的土地,寒食清明也无人祭奠,好似孤魂野鬼,生前未曾得到想要的一切,死后也未曾得到应有的一切。”
“我若杀他,合情合礼。”
“那你为何不杀?”
袁尚倒是希望袁谭死在曹秀手上,这样一来,他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一旁的袁绍从容道:“你不杀他,当是因为他对你而言已经产生不了威胁,杀了他,还要浪费一块土埋了他,不杀他反倒能留着他为你办事效力。”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杀不与杀,合乎利益即可。”
袁绍的智慧非袁尚可以企及。
他的这一番话,可谓一语中的。
曹秀点头道:“袁公明鉴。”
“这就是今日我请袁公相见的目的。”
“而今这河北一片,邺城之中,若说袁公当真能对祖父起到何等威胁,想来袁公自己心中也清楚,那不过是垂死挣扎,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邺城都不可能成为袁氏东山再起的资本。”
“所以袁公的这种挣扎,不过是想要保住自己的一点晚节,或者说给自己的后辈留下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榜样。”
“单方面看,袁公大义凛然,着实令人钦佩。”
“可往细了说,袁公为博自己声誉,却陷数万将士于死地,为留一世清誉,而致天下民生疾苦于无物,可谓不仁不义。”
“你胡说!”
曹秀的话音刚落下,袁尚便立时喝道,脸上满是激愤之色。
然而曹秀却并未理他,因为袁绍听完这话,神色瞬间内敛。
老态龙钟的袁绍,忽的为自己的一生感到悲哀。
言情推荐阅读:
三国之我的祖父是曹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三国之我的祖父是曹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