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吴应期要建楚王宫
辰州,原知府大人的官邸内。 一间轩敞里,一身绸布长衫,头戴阳明巾的胡国柱正拿着一本《黄石公素书》,仔细阅览,不时端起茶碗喝几口,拾起桌面上的纸扇扇几下,虽然风和日丽,天气并不炎热。
吴三桂在辽东时,曾有心腹二营,游击胡心水为左营,夏龙山为右营;二营皆少年枭勇,胆力过人;二人各有一子,皆姿貌丰腴,人才出众,就是现在的胡国柱和夏国相。
吴三桂发迹后,基于上辈人的交情,此二子又人才出色,遂分别纳为女婿。
胡国柱自小勤练武艺,英勇善战,且文墨精通;是顺治十一年的举人,堪称文武双全,好谋略,喜招贤才,时常以儒将自称;如今虽年近五旬,依然肤色华润,风度翩翩,一点也不显老。
曾几何时,滇中盛传有三好,“吴三桂好为人主,士大夫好为人奴,胡国柱好为人师。”
原因是这胡国柱专爱干拉皮条的活,使用一切手段,为吴三桂招揽人才。
吴三桂加封平西王后,权势达到了顶峰,在云贵享有一系列特权,其中最大的一项就是可以直接任命官员,称为西选,兵吏二部不得掣肘;当时有西选之官遍天下之说。
如此权势,自然引得许多人前来投奔,希望巴结平西王爷,以求得一官半职。
吴三桂的规矩是,所有到云贵任职的官员,要去王府领一份银子,但钱并不好拿,就是要向他签订一份卖身契。
例如顺治十五年的进士冯苏(就是被吴三桂派往广东任巡抚,秘密降清的那位),在云南任官时,就签订的这样一份卖身契。
全文如下:“立卖身文书冯苏,本籍浙江临海县,今同母某氏卖到平西王藩下,当日受银一万七千两。媒人胡国柱,卖身人冯苏。”
但也有硬骨头的,比如前云南同知刘昆。
康熙十一年十一月刘昆赴任云南,按例进王府谒见。吴三桂见其不卑不亢,气度不凡,心下颇为喜欢,事后让胡国柱设法招纳此人为己用。
胡国柱遣一说客见刘昆,说客说明来意,刘昆曰:“我投身久矣,若不知耶?”说客不解,问其缘故。
刘昆道:“己亥年,廷试之日,太和殿中投身矣。”
说客知其志,悻悻而归。
吴三桂起兵时,这刘昆誓死不降,破口大骂,被怒杖四十棍,发配腾冲卫充军。
吴三桂驾崩后,胡国柱曾受前线将士委托,回云南接吴世璠到衡州即位,被郭壮图力阻;其徘徊城外,痛苦流涕,数日不肯离去。
……….
“大胆,汝这宵小之辈,竟然忤逆本王!”
“老子今日就打死你!”
忽听外面一阵喧闹,胡国柱眉头微皱,弃书而起,迈步来到前院,只见院中,楚王吴应期正挥舞着鞭子,抽打一名军中书吏。
那书吏也不是站着白挨打,左躲右闪,吴应期便追着他打。
“楚王殿下,这又是何苦!”胡国柱摇了摇头,上前劝解。
吴应期指着书吏大骂道:“奶奶的,老子这么多年来为大周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捞个楚王名头,建个楚王宫又如何,他这小吏唧唧歪歪,惹得老子好不心烦!”
书吏也嘴硬,叫道:“这仅剩的三十万辆银子是兄弟们的救命钱,岂能拿来建楚王宫。”
“妈的个巴子,居然还敢和本王顶嘴!”吴应期大怒,拎着鞭子就冲了过去。
书吏赶紧撒腿就跑。
胡国柱一把抱住吴应期,劝道:“此等小吏,楚王何必与之计较,且回屋里稍坐,消消怒气。”
胡国柱身为国婿,大将军,在朝中军中威望不可小觑,吴应期虽脾气暴躁,目中无人,但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两位军头回到屋里,刚刚坐下,一名军卒急匆匆跑进来。
“报!”
“所报何事!”胡国柱喝问。
军卒道:“皇上派人送来五车金子,计一万二千两,说是给军中弟兄们分,现已送达府邸前!”
“哦!”胡国柱大喜,忙拉着吴应期出去接纳。
果然,只见府邸门口,一行人押着五辆马车停在门口,每辆车上都装着几只箱子。
“兄弟们,多谢,多谢!真是雪中送炭,胡某感激不尽!”胡国柱连忙冲押解人一一拱手。
“不用谢咱们,要谢就谢皇上!”
“对,对,该谢皇上!”
吴应期围着五辆马车转了一圈,踹了踹车轮,气呼呼的道:“就这几车金子,每名士兵只够分银五两,折合金子才四分几厘,买酒肉都不够!有何大用,还不如拿来建我的楚王宫。”
胡国柱面色一变,正待说话,一名押解官道:“楚王殿下莫要这样说,这些金子都是皇上从内帑中调拨,是给军中弟兄们的。”
胡吴二人微微一怔,押解官又道:“皇上还说了,这几车金子只是前批,后续的正在路上,皇上亲自押送,现在已快到辰龙关了。”
“什么,皇上来了!”二人顿时吃了一惊。
吴应期执鞭指着那押解官怒道:“你小子说话,能不能不要一截一截的,还有没有没说尽的,一次说完!”
押解官摊了摊手,道:“没了,现在全说完了。”
“大将军,楚王殿下,小的们一路辛苦,能不能让咱们进去歇歇,喝口水呢?”
“对,差点忘了!”
“来人,带这些小哥进大堂,茶水果盘伺候!”胡国柱忙招呼道。
“谢大将军!”
押解官带着一行人进了大堂,胡国柱低声道:“楚王殿下,小皇帝居然跑到辰州来了,事先咱们一点消息都没有。如今你失岳州,我又失长沙,一路溃败,小皇帝此时前来,到底是何意。”
“何意!你不就是怕他责诘咱们么,一句话,缺钱少粮,这仗没法打,不就够了么!”
“可长沙当时并不缺粮饷啊,还在溃败途中被清军抢走了大半呢。”
胡国柱忧心忡忡的说道,想起郭壮图最近写给他的私信,信中言小皇帝最近乖戾无常,性情大变。犹豫一下,对吴应期道:“无论如何,小皇帝亲自来了,咱们不知道尚好,既然知道了,还是要前去迎驾的。”
吴应期迟疑一会,道:“行,咱们就去接驾,本王也好几年没见这个侄儿了。”
二人当即点了五百亲兵,骑上高头大马,心事重重的一路商议着去迎小皇帝的驾。
吴三桂在辽东时,曾有心腹二营,游击胡心水为左营,夏龙山为右营;二营皆少年枭勇,胆力过人;二人各有一子,皆姿貌丰腴,人才出众,就是现在的胡国柱和夏国相。
吴三桂发迹后,基于上辈人的交情,此二子又人才出色,遂分别纳为女婿。
胡国柱自小勤练武艺,英勇善战,且文墨精通;是顺治十一年的举人,堪称文武双全,好谋略,喜招贤才,时常以儒将自称;如今虽年近五旬,依然肤色华润,风度翩翩,一点也不显老。
曾几何时,滇中盛传有三好,“吴三桂好为人主,士大夫好为人奴,胡国柱好为人师。”
原因是这胡国柱专爱干拉皮条的活,使用一切手段,为吴三桂招揽人才。
吴三桂加封平西王后,权势达到了顶峰,在云贵享有一系列特权,其中最大的一项就是可以直接任命官员,称为西选,兵吏二部不得掣肘;当时有西选之官遍天下之说。
如此权势,自然引得许多人前来投奔,希望巴结平西王爷,以求得一官半职。
吴三桂的规矩是,所有到云贵任职的官员,要去王府领一份银子,但钱并不好拿,就是要向他签订一份卖身契。
例如顺治十五年的进士冯苏(就是被吴三桂派往广东任巡抚,秘密降清的那位),在云南任官时,就签订的这样一份卖身契。
全文如下:“立卖身文书冯苏,本籍浙江临海县,今同母某氏卖到平西王藩下,当日受银一万七千两。媒人胡国柱,卖身人冯苏。”
但也有硬骨头的,比如前云南同知刘昆。
康熙十一年十一月刘昆赴任云南,按例进王府谒见。吴三桂见其不卑不亢,气度不凡,心下颇为喜欢,事后让胡国柱设法招纳此人为己用。
胡国柱遣一说客见刘昆,说客说明来意,刘昆曰:“我投身久矣,若不知耶?”说客不解,问其缘故。
刘昆道:“己亥年,廷试之日,太和殿中投身矣。”
说客知其志,悻悻而归。
吴三桂起兵时,这刘昆誓死不降,破口大骂,被怒杖四十棍,发配腾冲卫充军。
吴三桂驾崩后,胡国柱曾受前线将士委托,回云南接吴世璠到衡州即位,被郭壮图力阻;其徘徊城外,痛苦流涕,数日不肯离去。
……….
“大胆,汝这宵小之辈,竟然忤逆本王!”
“老子今日就打死你!”
忽听外面一阵喧闹,胡国柱眉头微皱,弃书而起,迈步来到前院,只见院中,楚王吴应期正挥舞着鞭子,抽打一名军中书吏。
那书吏也不是站着白挨打,左躲右闪,吴应期便追着他打。
“楚王殿下,这又是何苦!”胡国柱摇了摇头,上前劝解。
吴应期指着书吏大骂道:“奶奶的,老子这么多年来为大周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捞个楚王名头,建个楚王宫又如何,他这小吏唧唧歪歪,惹得老子好不心烦!”
书吏也嘴硬,叫道:“这仅剩的三十万辆银子是兄弟们的救命钱,岂能拿来建楚王宫。”
“妈的个巴子,居然还敢和本王顶嘴!”吴应期大怒,拎着鞭子就冲了过去。
书吏赶紧撒腿就跑。
胡国柱一把抱住吴应期,劝道:“此等小吏,楚王何必与之计较,且回屋里稍坐,消消怒气。”
胡国柱身为国婿,大将军,在朝中军中威望不可小觑,吴应期虽脾气暴躁,目中无人,但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两位军头回到屋里,刚刚坐下,一名军卒急匆匆跑进来。
“报!”
“所报何事!”胡国柱喝问。
军卒道:“皇上派人送来五车金子,计一万二千两,说是给军中弟兄们分,现已送达府邸前!”
“哦!”胡国柱大喜,忙拉着吴应期出去接纳。
果然,只见府邸门口,一行人押着五辆马车停在门口,每辆车上都装着几只箱子。
“兄弟们,多谢,多谢!真是雪中送炭,胡某感激不尽!”胡国柱连忙冲押解人一一拱手。
“不用谢咱们,要谢就谢皇上!”
“对,对,该谢皇上!”
吴应期围着五辆马车转了一圈,踹了踹车轮,气呼呼的道:“就这几车金子,每名士兵只够分银五两,折合金子才四分几厘,买酒肉都不够!有何大用,还不如拿来建我的楚王宫。”
胡国柱面色一变,正待说话,一名押解官道:“楚王殿下莫要这样说,这些金子都是皇上从内帑中调拨,是给军中弟兄们的。”
胡吴二人微微一怔,押解官又道:“皇上还说了,这几车金子只是前批,后续的正在路上,皇上亲自押送,现在已快到辰龙关了。”
“什么,皇上来了!”二人顿时吃了一惊。
吴应期执鞭指着那押解官怒道:“你小子说话,能不能不要一截一截的,还有没有没说尽的,一次说完!”
押解官摊了摊手,道:“没了,现在全说完了。”
“大将军,楚王殿下,小的们一路辛苦,能不能让咱们进去歇歇,喝口水呢?”
“对,差点忘了!”
“来人,带这些小哥进大堂,茶水果盘伺候!”胡国柱忙招呼道。
“谢大将军!”
押解官带着一行人进了大堂,胡国柱低声道:“楚王殿下,小皇帝居然跑到辰州来了,事先咱们一点消息都没有。如今你失岳州,我又失长沙,一路溃败,小皇帝此时前来,到底是何意。”
“何意!你不就是怕他责诘咱们么,一句话,缺钱少粮,这仗没法打,不就够了么!”
“可长沙当时并不缺粮饷啊,还在溃败途中被清军抢走了大半呢。”
胡国柱忧心忡忡的说道,想起郭壮图最近写给他的私信,信中言小皇帝最近乖戾无常,性情大变。犹豫一下,对吴应期道:“无论如何,小皇帝亲自来了,咱们不知道尚好,既然知道了,还是要前去迎驾的。”
吴应期迟疑一会,道:“行,咱们就去接驾,本王也好几年没见这个侄儿了。”
二人当即点了五百亲兵,骑上高头大马,心事重重的一路商议着去迎小皇帝的驾。
言情推荐阅读:
康熙,你可别怨我吴世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康熙,你可别怨我吴世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