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万里春耕马蹄疾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月,风过万里尽春耕。 在救活军管理的清河村和寒山村,那高炉中倾泻而出的沸腾铁水和站在田地里忙碌的人们构成了最美的春天画卷,劳动是人类最美的画卷。
战争,在一个月前就停了,消息却在两天前才知道。
袁正听过战川的“兵课”才知道很多古代战争的道理。华夏的古代军事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所有的战争都会尽力避开春耕时节。而南方的诸国还要尽量避开夏季的“抢收”和“抢种”双抢时节。
完全不像后世工业时代的战争,长期而持续,不在乎农时。
华夏的二十四个节气,不但掌管农活,还掌管着政治和军事。
违逆农时而发动战争的君王,其实就是“无道昏君”,因为他们不遵守天道轮回。
这一日,天气晴朗而明媚。孩童的读书声合着远处耕田妇人们的山歌声,异常的和谐动听。
袁正,梁河和铁木正在田里面敲敲打打组装一台半自动插秧机,时不时还争上两句。作为主要动力来源的两头水牛现在无事可做,正在田埂边吃着小草,打打牙祭。
这是村口传来一声高昂的马匹嘶鸣声,然后隐隐有妇人哭声传来。这下把众人吓到了,以为又来了山匪,拔腿就往田埂上跑去,合着泥水就开始穿戴装备。(救活军的规定,无论在哪里劳动,武器和装备必须带着。)
刚穿上一半,战川就跑来通知说村里因战争而被争招的战士回来了,老王头的孙子先行骑马回来报信!
袁正松了口气,招呼其他人继续安装。自己又脱下竹片甲,再次打包背在身后往村口行去。
村口那个热闹,一群女人围着老王头和一个小伙子问东问西,却也有一个女子背着个娃娃跪在地上对着一个木盒哭泣。
袁正知道这是死了男人,叹息一声,这女子以后的日子难过了。战争年代,老百姓即盼着知道家人的消息,也害怕知道家人的消息,心是悬着的。
看着袁正过来,老王头忙领着自己的孙子王江宁过来。
王江宁,今年16岁,在袁正的那个时代,这就是个孩子。可眼前的少年,穿着前胸有刀痕的破皮甲,稚嫩的脸庞满是风霜之色,双手尽是冻疮,盾刀背在身后,草鞋和布袜满是泥泞,眼神却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沉静和冷,这是一名真正的战士。
“来来来,宁儿,这就是袁先生。我写与你的书信里说起的,射杀群狼,伏杀山匪救了我们清河村的袁先生!”,老王头好一阵夸赞袁正。
“宁儿,谢先生救了我爷和众乡亲,请受江宁一拜!”,先是躬身一礼,然后又要俯身磕头。
“小哥,莫要多礼!活着回来就好”,袁正急忙一把用力的扶住。
“回来多少人?还有几日才能回到村里?”,他又问了两个问题。
王江宁沉默了一下,嘶哑着说道,“去的时候十一人,能回来的只有十人,还有三个带伤,一个带残。后面的人抬着伤员还有半日的脚程,他们让我先回来报个信。牛家哥哥只能带回个盒盒,他被箭伤了,没熬过来!”,这孩子思路清晰,回答的很全面。
但听到的众人,皆尽沉默,十一个少壮出了村,全须全尾回来的只有六个人,说不出来的凄凉。
袁正转过身来,走到牛家媳妇跟前,斩钉截铁的说:“你莫哭坏了身子,娃娃还要有个娘!你放心,牛大哥的娃就是全村的娃,只要我们有口吃的,你和娃就有!”
“走!王里正,带着你的骡队,我们去接人去,他们已经走了太久,让他们歇歇脚!我们去迎接我们的英雄回故乡!”,袁正朝老王头喊到。
———————————————
老王头,袁正和王江宁骑着马骡一路急行,赶了约莫两个时辰的路才看见远山脚下的归人。坚强而疲惫的眼神,伤病的呻吟,消瘦的面庞,这是一群满身疲惫,渴望回到故里的老兵。
老王头隔的老远就喊他们每个人的名字,这些人都是他看着长大的。他一瘸一拐的冲过去和他们逐一拥抱,又跪在在每一个担架前轻轻地跟伤员说,“回家了”。这老家伙,说着说着,竟然用他的脏袖子擦拭着眼睛,他大抵是想起了他受伤回家的往事。这时候,人群中也响起了压抑的呜咽之声。
一阵春风吹来,可能是有些沙粒入了眼睛,袁正看到这一幕也有些湿了眼睛。
春风料峭处,是故乡!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乱世求活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乱世求活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