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死字旗出,楚萧动容,谋士本无力,一计可杀百万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士为知己者死,将为守土而亡,这偏将和剩下的几十个残兵早在嘉峪关守将战死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和这座城池共存亡的打算。 他们钱眼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到下,赵王爷为了守住这座城已然累到昏厥。
现如今太孙带着三万备倭军前来支援,他们却仍旧看不到半点希望,倘若下一次鞑靼人再次勐攻城池这里必然会失守,倒不如趁着末日到来之前主动出击,至少能打的鞑靼和瓦剌投鼠忌器,短时间内不敢攻城。
这样的话,或许还有可能等到明军的救援,嘉峪关或许还能守住。
现如今眼看朱瞻基不打算主动出击,他们甚至愿意自杀劝君,说他们是阵前逼宫也罢,只要能守住这座城的话哪怕搭上他们这条不值钱的小命也无所谓。
没有片刻犹豫,那偏将和几十个残兵立刻就要引颈就戮,然而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传来了一声厉呵。
“都住手!”
伴随着楚萧的呵斥,朱瞻基也勐然反应过来,直接挡下了那偏将手里的刀。
“这...太孙...”
那偏将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茫然的看了眼朱瞻基,最后又转头看向了出声阻止他们的楚萧。
此刻,楚萧的脸已经阴的能凝出水,他这次原本只认为他们过来是为了救驾,对边关将士的死伤也并没放在心上,甚至如果不是太子的要求他还要躲得远远的,打死也不跑这边关来送死。
归根结底,是因为楚萧来到这个世界并不久,虽然也看到了大多数百姓们的勤劳与苦难,可他对这个世界依旧没有多少归属感。
可等他真的到了嘉峪关看到眼前惨烈的场面,他才意识到自己大错特错了。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眼看到的场面和史书上的几个字比起来那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楚萧纵然来自于后世几百年后,可等他看到那满地的残肢断臂和死去的人,心里怎么能不愤怒。
他错了,大错特错。
死守国门,血流成河,那绝对不仅仅是史书上的几个字而已,而是无数的将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抵抗敌人的屠刀。
这可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至少要经历十八年的磨砺,稍有不慎就可能夭折,可如今这无数熬过来的将士们却都被鞑靼人给杀了,堆积的尸体甚至跟城楼一样高,鞑靼人都可以踩着尸堆爬上城楼。
我是大明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念及此处,楚萧的目光看向了那些偏将和残兵,一字一句道:“死有重于泰山,不该轻于鸿毛。”
“你们为了大明而血战边关谁都能看得到,可你们就这样死在自己的刀下你们的妻儿怎么办,家中的老人怎么办,若是战死沙场你家或许还有金册下发,家中老人可衣食无忧。”
“但若是你们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楚萧本想劝解,然而还没等他的话说完却见这为首的年轻偏将却摇头道:“大人,您恐怕是第一次上战场吧,不清楚边关将士们家中的情况。”
“我哪有儿子,我大哥二哥前些年就战死了,我爹也是老兵,但他如今年纪大了无法再上战场,所以我才会来。”
“如果嘉峪关守不住,那哪还有什么家啊,我家就在肃州卫,若鞑靼和瓦剌人的铁骑踏入嘉峪关,顷刻间就能直取肃州卫,到时候就是屠城!”
“所以我们不能退,退了就会什么都没有!从我入伍的那一天开始我爹就跟我说过,当兵的就是不能退!如果退了就会跟他一样,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永乐二十年的时候瓦剌人来犯边关,他们退守了肃州卫,结果嘉峪关被瓦剌人足足屠了我们五万多人啊!
说到最后这没有名字的偏将已然是满脸泪水,而楚萧没有想到边关这些年的血战已经惨烈到了如此程度。
难怪大明的北方守军会如此的有血性,一个淳朴勤劳的农耕民族却被拿下游牧民族逼迫的把与国共存的彪悍刻印进了血液里。
兄弟死了有弟弟,老子死了有儿子,这就是所谓的老兵不死不卸甲,一代代人的传承!
楚萧已经控制不住泪腺了,而这满脸泪水的偏将忽然又从怀里取出来一卷染血的麻布,紧接着举过头顶大声喊道:“太孙,这位大人!”
“这是我爹在瓦剌人来袭的时候给我写好的一面战旗,就是它时时刻刻都在告诉我要死守嘉峪关,宁可被砍成一具尸体埋在这,也不可后退一步!”
“请您二位过目!”
那无名偏将的声音坚决无比,而后楚萧两人阴沉着脸接过了战旗,可等他们打开这面旗帜后看清楚上面写了什么,二人心中的悲愤之情就再也无法压制了。
“死!”
只见旗帜上用殷红的血水,就写了一个巨大的死字!
这是一面死字旗,也就是说瓦剌人打过来的那一刻开始他家中老父亲就已经做好了让家中独子战死沙场的准备!
国都没了,哪还有家啊!
先有国后有家的道理是深深烙印在汉人血液中,记载在DNA里的本能,若是他们今日后退一步瓦剌人就会屠城,永乐十二年的惨剧再也不要上演了。
文官死谏,武将死战,这句话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汉人这千百年的传承,为了守护国门他们真的可以毫不犹豫的选择战死沙场。
原本楚萧不信这句话,毕竟谁会心甘情愿的去死,可在看到这面死字旗的时候他终于相信了。
因为他们身后就是家园,守不住这里的话身后的家人就会死,他们这样死战边关不就是为了能让家中的亲人们安安心心的过日子么。
汉人自古就爱安逸,哪怕明知道每天只能吃一些残羹冷炙也还是爱安逸,可这份安逸是需要前方的将士们用命去换来的。
死!
一个年迈的老父亲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才会给自己唯一剩下的儿子写上这一面死字旗,这俨然已经不是怕死的时候而是国仇家恨。
楚萧现在才明白,他能躲在京师安安心心的当一只小老鼠,偷国家的皇粮,是因为边关的将士们在流血。
把旗帜翻过来背面还有用蝇头小楷写的一段话,楚萧几乎是哽咽着将上面的话喊了出来。
“边关受辱,敌人狰狞!”
“本欲出征,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自愿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永往直前,死战边关!”
悲壮!
悲壮!
除了悲壮,还他娘的是悲壮!
这一道道悲壮的话语在整个中军大帐里回荡着,就连外面的将士们也都纷纷感觉血在往头上涌,身为一个大明的子民怎么能磨灭那股血战沙场的热血,那保卫国门的火苗怎么能让它熄灭呢。
“太孙,出征吧!”
“俺们都愿意上战场,去跟瓦剌人和鞑靼人拼了!”
“杀光那些瓦剌人,生擒马哈木!”
“太孙,出征吧!”
一时间被这死字旗上的话激起了滔天杀意的将士们都忍不住哽咽着咆孝了起来,千千万万个声音汇聚到一起几乎要把城门撕裂。
楚萧也是再也忍受不住内心里的煎熬,他几乎是血红着眼睛看向了朱瞻基,而再看朱瞻基他也是极其的愤怒。
他是大明的太孙,这些战死的儿郎们都是他同袍浴血的袍泽们,如果不报这个仇的话他这个太孙干脆也就别做了,趁早滚回家去躲在被窝里哭吧。
念及此处,顶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朱瞻基看向了楚萧道:“楚萧,有什么办法么!”
这已经不是在问了,而是逼迫楚萧必须要想到一个破局之法,就算他们现在已经愤怒到了极致但朱瞻基知道自己作为太孙,现如今必须得保持理智。
他三叔病倒了,强撑着他到来才昏厥过去,这就是说现如今他成了全军统帅,他不能因为愤怒而做出愚蠢的判断,无端让将士们去送死。
然而,随着他话音一落楚萧却没有回答,而不光是他没有想到办法其他人如沐斌等人也都没有丝毫的办法。
褚成仁和李祺已经去伤兵营了,今晚他们会很忙,而外面赤金山那里瓦剌人还在围困皇帝,现在的三万备倭军和剩下的一些残兵败将根本不可能是七八万鞑靼人的对手。
后方赶来的明军至少还需要十几天才能抵达嘉峪关,以少胜多的仗他朱瞻基虽然也打过,但必须要占进天时地利才行,现在顶风冒雪的让三万人出去征讨鞑靼人那就是去送死。
也就是在众人陷入沉思的时候,忽然一个声音从帐篷外传了进来道:“太孙,此事不能操之过急,长城外面的草原地势辽阔,鞑靼人和瓦剌人又擅长在草原上骑马作战,外面就是他们的主场。”
“更重要的是,现如今鞑靼部和瓦剌人已经联和在了一起,并且漠北草原连接着阿鲁台和兀良哈等部族,若不能一举歼灭必然会遭受马哈木的疯狂反攻。”
“除非我们坚守嘉峪关十几日,等后方大军齐聚边关,届时方可跟马哈木决一死战!”
看到于谦进来了,朱瞻基也冷静了下来,可眼看着鞑靼人杀了这么多大明的子民他却什么也做不了,朱瞻基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无法主动出击的时候,楚萧的声音却响了起来。
“或许,还有个办法能够破敌,若成功的话不仅能迅速结束这场战争,而且还有可能解了陛下的危难。”
什么?
连于谦都想不到破局的办法,楚萧却说有能一箭双凋的策略,朱瞻基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反应过来后,朱瞻基立刻抓住楚萧的肩膀激动地吼道:“你是说真的?!你真有办法?!”
一时间,其他人也都纷纷看了过去,就连于谦都没有直接反驳,反而是激动地看着楚萧。
看到众人的反应,那位无名偏将一时间不知道眼前这少年人到底是谁,他一开口所有人竟然全都认为他说的是真的,却没人怀疑他的话。
那就是说,这人只要说有办法,那所有人就全都会相信他的话。
他到底是谁?
也就是在朱瞻基期待的目光中,楚萧缓缓说了几个字——围魏救赵!
勐然听到这四个字,其他人一时间有些不明白,但于谦的眼睛却勐然亮了,而楚萧也说出了他想到的计策。
那就是马哈木不可能继续调动所有人,赵王爷死守嘉峪关这五天时间里肯定已经让鞑靼人看到了明军和嘉峪关共存亡的决心,继续打下去死的也只会是他们鞑靼部的人。
那些北元分裂后的蒙古各部族跟大明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不可能做到和明军一样那么齐心协力。
马哈木是个枭雄不错,从他能卧底在明军里卧薪尝胆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他或许能够许诺用牛羊和金钱说服鞑靼和阿鲁台部协同作战,但牛羊和金钱也只是一时的。
现如今这场仗已经打了这么久,就连皇帝都被也先围困在了赤金山,马哈木是肯定要打下去的,他的梦想是直接攻入京师夺取大明的天下。
可那些鞑靼的头人和大汗却已经疲倦了,他们肯定是已经打够了,这时候他们的想法就是给大明施压,让朝廷能够送给他们很多的牛羊和金钱来换取战争的结束。
马哈木这时候就算是把他所有的牛羊全都送出去,也比不上鞑靼头人们想跟大明要的金钱,他们要的只是利益和短暂的和平。
“这么说来,我放走了马哈木并不是坏事,你是想要利用马哈木...”
于谦不愧是个大才,听了楚萧的简短几句话就领略到了其中的要领,立刻意识到了楚萧的意思是要去擒拿马哈木。
闻言,楚萧也是拍了拍于谦的肩膀,让他别再为放走马哈木的事情自责,随后继续开口道:“说得对,马哈木回去了其实反而是个好事,他回去了也就再也没有理由去说服其他部族的头人。”
“那么趁着鞑靼人和瓦剌准备散伙的时候,咱们明军拍一支骑兵长驱直入,深入漠北直接偷袭瓦剌大营,若是能够直接擒住马哈木,把他带回来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让鞑靼人答应暂时退兵,不再继续参与大明和瓦剌之间的战争!”
“他们这些蒙古各部族之间自己人常年其实都会内斗,所以他们各部族之间的情谊其实比纸还薄,而且若是能把马哈木活捉回来还能勒令也先退兵,陛下自然也就能直接回来。”
“届时,就算瓦剌人不顾一切的想继续打下去,我们大明后方的数十万援军也已经到了,大明数十万大军齐聚嘉峪关,就能直接横扫漠北草原,到时候彻底清晰掉瓦剌人里的战争分子也不是难事,整个草原牧场甚至都能收归大明版图!”
好办法!
楚萧的这番说辞让朱瞻基瞪大了眼睛,一旁的于谦更是给了楚萧深深一拜,如果这一招能够成功的话岂止是一石二鸟,不仅能解了眼下嘉峪关的危难,而且还能让皇帝回来,甚至最后发动和瓦剌人的总攻,彻底清洗掉漠北草原。
这简直是一石三鸟啊!
“好!好个围魏救赵!”
“若此计能成,或许真的可解我大明眼下的危难!”
一时间,屋子里的一些将士们都忍不住赞叹了起来,那偏将也终于知道为何其他人都会对这个年轻人如此相信,就连于谦都不得不佩服楚萧确实比他更有才华,只不过平时就是不往外掏。
再看那些残兵们,此刻他们都已经有了去突袭瓦剌大营的决心,而那些备倭军也士气大涨。
可唯一的问题是,该由谁来率领这支骑兵,毕竟嘉峪关还要留下守军,否则若是也先带人回来突袭的话就会直接破城,所以这支骑兵最多只能带去五千人。
“于谦,上前听令!”
“臣在!”
就在这时朱瞻基忽然张了其阿里,随后大声喊道:“我现在命你留下,带领两万五千备倭军死守嘉峪关!”
“楚萧,沐斌,随我深入漠北,直取瓦剌大营!”
“不日我大明各路兵马就会齐聚嘉峪关,待大军汇聚,陛下平安回归,我等必将和瓦剌人决一死战!”
朱瞻基的话已经是决定让于谦他们守家,而他则身先士卒率领五千骑兵深入漠北,这时候楚萧也不拒绝了,朱瞻基作为太孙自然知道他自己的重要性,可这时候连他都要亲自上战场了。
“我等愿随太孙深入漠北,生擒马哈木!”
“太孙!我等愿誓死追随!若不生擒马哈木,誓死不回嘉峪关!”
“杀!
一时间,那些残兵和备倭军全都怒吼了起来,三万人同时咆孝的动静让中军大营都在震动。
特别是以那个偏将为首的残兵们,都已经做好了随时为战争的胜利而去死的准备。
“骑兵兄弟们听令!大军出征!直取瓦剌大营!”
“杀!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大明:家父九千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大明:家父九千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