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无名峰下小镜庄
襄阳城西南七十余里外有一处山谷,其再往南便进入了荆南的地界。谷中有蛮河流过,内部有谭家村、任家庄等寥寥几个村落。 这里山不知其名、谷不知其谓,却也出过一两个名人。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助刘备杀败曹仁,夺取樊城,后来又举荐了诸葛亮的徐庶、徐元直。而另一个则是隐居在河阴山脚下的水镜先生、司马德操。
如今古人早不知骑什么而去,在已化为丘墟的水镜庄遗址后面,山的更深处,不知什么时候又建了一座小镜庄。
庄主**熙是个自行出家的道士,自号玄镜先生。其须发皆白,却面如凝脂。只知道其是前朝宣宗年间的人,不知道具体的岁数。
小镜庄内有八个老仆负责庄内的日常工作。庄主玄镜先生曾经也收过不少的学徒,但都因资质不佳先后被遣散了。如今只余一人,名叫李琛。
今日小镜庄内,一老一少正在正房茶室内对答。满头银发的自然是玄镜先生,对坐的一名二十余岁的青年便是玄镜先生仅剩的那位学徒、李琛。
“……正声十八段:取韩、呼幽、亡身、作气、含志、终思、返魂、狥物、冲冠,后九段为何?”
“后九段为:长虹、寒风、发怒、烈妇、收义、扬名、含光、沉名、投剑。另外正声第六段应为沉思,终思是乱声第五段。”
“善。”
玄镜先生又取出棋盘置于桌上,单手抓起黑白子一把,甩袖拂过盘面,瞬间竟成一残局。玄镜先生拾起黑子一枚将落,却被李琛抬手拦住。
“先生,学生棋力不佳,请先生让我先执。”
玄镜先生不理,又要落子,言道:“尊长乃是年轻人的本分,理应由我先下。”
李琛再次阻拦,说道:“爱孺乃是长者的气度,请先生爱我。”
玄镜先生不应,复言道:“我问你一题,你若十息内答对,便由你执黑。”
“请先生出题。”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十、九……”
“水深一丈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玄镜先生刚数到七,李琛便一口说出答案。
李琛执子先下,又说道:“半池方自乘,以出水一尺自乘,减之,余,倍出水除之,即得水深。加出水数,得葭长。”
玄镜先生与李琛分别落子。不久,棋局中竟然同时出现三劫,各自循环,成为了一盘无胜无负的平局。
“多谢先生让我。此局以学生的棋力,执黑尚可求得平局,守白便绝无胜理。”
“尚可。”
玄镜先生又反复出题考验李琛,从阴阳五行,到医卜星象,从书画丹青,到机关术数。所考五花八门,所问千奇百怪,李琛都能应对自如。
就这样问答了不知多长时间,直到外面天色渐暗,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玄镜先生才终于停止了考问。
只见玄镜先生抬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小字,递给李琛。
李琛接过一看,上面竟写着:“下雨天收徒,天收我不收。”
想不到李琛跟随玄镜先生学习十几年,最终玄镜先生还是不愿正式收其为徒。李琛目睹过许多师兄被先生赶出门墙,想不到今天轮到了他自己。
李琛神色一暗,越是跟随玄镜先生学习,越能明白先生所学之精、所识之广。自己不能真正拜玄镜先生为师,不如像几名老仆一般跟随在先生左右侍奉也好。
就在这时,李琛的眼神一亮,大喜的抬笔在纸上点了几下,递还给玄镜先生。然后立刻跪倒在地,口呼:“多谢老师收我为徒!”
玄镜先生接过纸一看,笑着点头应允道:“也好,也好,我的东西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只见纸上被李琛加了几点,变为:“下雨天,收徒天,收我不?收!”
“我这小镜庄内有书房三座,存有基础书籍三千六百余部。就是打算给你们一天学一部,十年学完的。若是本身天赋不够,光靠努力是没有资格继承我的衣钵的。”
“你曾经的那些师兄们也都是十岁便有了秀才之学,可最终十年只学了其中三之一二。你虽然多用了几年,资质驽钝。但我如今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勉为其难,收你为徒了。”
李琛得到玄镜先生的亲口应允,高兴的连连磕头。他十四岁才有幸得遇玄镜先生,被其收为学徒,跟众师兄相比是有些大了。但十二年后,他却成为了玄镜先生唯一的继承人,何其幸甚!
“本派始创于前朝景龙二年,距今已有二百二十二年。创派祖师本是一名普通文官,奉圣后之命整理编撰天下书籍,以成一部包罗万象的古今奇书,彰显圣后的文治。可惜圣后天不假年,书籍的搜集整理工作还未完成,天后便还位于中宗。”
“中宗复辟以后,凡是圣后的决策一概推翻。本派祖师怕被清算,便携部分书籍隐居深山。穷奇无聊,便想要替圣后完成遗愿,可惜至死未能如愿。祖师晚年将衣钵传给了身边一名忠诚机灵的护卫,是为本派第二代掌门。”
“自第二代掌门开始,本门的目标退而求其次变为搜集天下武学,创出一门无所不包的武学奇书。为了完成这项目标,历代掌门又历时一百多年搜集天下武学。终于在我的师父,你的师祖那代将天下武学基本搜集完成,如今所缺不到百一之数。”
玄镜先生给李琛介绍起门派的渊源,也解释了为什么要求所收门徒都要十年内学完三千六百部书。
都是因为要想创造这门天下奇功,首先要精通天下武学。很多武学还需要有其他例如儒学、道学、佛学方面的知识。而很多人一辈子连书都看不完,又怎能完成如此艰巨的目标。
一切的努力在真正的天赋面前都会变得一文不值。想继承本门衣钵的人,首先便得过目不忘,任何东西必须一学便通。
“你之前所学的三千六百部书也不白学,里面不仅包含了各门各派的基础武学,还囊括了你以后所需要的各类理论知识。”
“而本门真正高深精要的书籍全都隐藏在一处隐秘之地,我现在便教你进入其中的方法,你且跟我来。”
说着,玄镜先生便领着李琛进入自己练功的房间。房间的布置极为简单,一侧是一张木质大床,上面只铺了一层软垫,连被褥都没有。另一侧摆有一张供桌,上面是历代掌门的牌位。居中是一面古朴的圆形铜镜,镜宽大约一尺六寸。
李琛按照玄镜先生的教导,在床上摆出一个奇怪的姿势。双腿盘膝,身体前弓,整个人缩成一团,双目却依然直视前方。
玄镜先生等李琛进入到藏书之地,便离开房间,坐在外面饮茶。不多时,李琛一脸震惊的走出房间,手中已经多了一本秘籍。
“师父!”
“你无需多说,以后你便继续修炼里面的秘籍。每次只可拿出一本,练完一部,再换另一部。”
“为师的天赋比你要高,也才将将把里面的功夫学全,却没有精力继续推陈出新,创出绝世神功。”
“你能将里面的功夫学个七七八八就不错了。只希望你将来能寻个有天赋的徒弟,将这部奇功真正创造出来。”
李琛十二年学完三千六百余部书,换了别人一定会以收到李琛这样的弟子为幸。但李琛却深深的明白自己的资质与师父相比差之许多,离本门祈望的能够融汇天下武学,创出无上神功的要求更是差之甚远。
“师父,徒弟让你失望了。”
玄镜先生摆摆手,说道:“我不失望,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世间是否真的有人能够完成这件不可能的任务。你只要能将里面的武功学会一半,就足以行走于天下了。”
“我这几天应安节度之邀,要去襄阳城一趟。这里以后就留给你练功了,你守好小镜庄,不要荒废了学业。”
说罢,便将练功房留给了李琛,自己搬到别的地方去了。
另一边,曹议一行人从洛阳出发,走荆襄古道,一路经南阳、过新野,终于来到了汉江北侧的樊城。
“今晚我们在樊城暂歇一晚,明日渡江到襄阳面见安节度使。安节度和荆南比邻多年,有他代为联络高琮海能替我们省掉不少麻烦。”
曹议安顿好士卒,尤其是替腿脚不便的吕郎中找了一处一楼的干净厢房,便和张敏一同回到房间歇息。
由于所带士卒过多,又人人骑马,他们这一路上只有樊城这种大城才能安置得下所有人。遇到普通的驿站,他们只能自己安营扎寨。
张敏还特意询问过为何要带足一百兵马?还是独自乘车的吕郎中给她解释,她才明白曹议的良苦用心。
原来这荆南地狭人少,人口总共只有不到二十万户。为了维持兵源和种田的人口,高氏对于其下的子民还是颇为关照。
但高季荣、高琮海父子对于富贵享乐的需求却丝毫不少。为了维持自己奢靡的享受,他们便将主意打到了来往的使团和商旅身上。
各国路过荆南的使团和商人经常遭到打劫。那些劫匪也不伤人性命,只是劫财而走。
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是受高氏父子的指使,但高氏父子不承认,大家也没有办法。只能送给高氏父子一个“高赖子”的称号。
曹议此次多带了一倍的士卒,就是为了震慑那些劫匪,让他们知难而退。
再加上荆南少马,平时只有将官才能骑马,连成建制的骑兵都没有。如果他们真是不长眼,曹议等人骑马奔驰,他们也拿曹议等人没有办法。
只是可怜了吕郎中,到时候只能被曹议带着同乘一马。
如今古人早不知骑什么而去,在已化为丘墟的水镜庄遗址后面,山的更深处,不知什么时候又建了一座小镜庄。
庄主**熙是个自行出家的道士,自号玄镜先生。其须发皆白,却面如凝脂。只知道其是前朝宣宗年间的人,不知道具体的岁数。
小镜庄内有八个老仆负责庄内的日常工作。庄主玄镜先生曾经也收过不少的学徒,但都因资质不佳先后被遣散了。如今只余一人,名叫李琛。
今日小镜庄内,一老一少正在正房茶室内对答。满头银发的自然是玄镜先生,对坐的一名二十余岁的青年便是玄镜先生仅剩的那位学徒、李琛。
“……正声十八段:取韩、呼幽、亡身、作气、含志、终思、返魂、狥物、冲冠,后九段为何?”
“后九段为:长虹、寒风、发怒、烈妇、收义、扬名、含光、沉名、投剑。另外正声第六段应为沉思,终思是乱声第五段。”
“善。”
玄镜先生又取出棋盘置于桌上,单手抓起黑白子一把,甩袖拂过盘面,瞬间竟成一残局。玄镜先生拾起黑子一枚将落,却被李琛抬手拦住。
“先生,学生棋力不佳,请先生让我先执。”
玄镜先生不理,又要落子,言道:“尊长乃是年轻人的本分,理应由我先下。”
李琛再次阻拦,说道:“爱孺乃是长者的气度,请先生爱我。”
玄镜先生不应,复言道:“我问你一题,你若十息内答对,便由你执黑。”
“请先生出题。”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十、九……”
“水深一丈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玄镜先生刚数到七,李琛便一口说出答案。
李琛执子先下,又说道:“半池方自乘,以出水一尺自乘,减之,余,倍出水除之,即得水深。加出水数,得葭长。”
玄镜先生与李琛分别落子。不久,棋局中竟然同时出现三劫,各自循环,成为了一盘无胜无负的平局。
“多谢先生让我。此局以学生的棋力,执黑尚可求得平局,守白便绝无胜理。”
“尚可。”
玄镜先生又反复出题考验李琛,从阴阳五行,到医卜星象,从书画丹青,到机关术数。所考五花八门,所问千奇百怪,李琛都能应对自如。
就这样问答了不知多长时间,直到外面天色渐暗,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玄镜先生才终于停止了考问。
只见玄镜先生抬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小字,递给李琛。
李琛接过一看,上面竟写着:“下雨天收徒,天收我不收。”
想不到李琛跟随玄镜先生学习十几年,最终玄镜先生还是不愿正式收其为徒。李琛目睹过许多师兄被先生赶出门墙,想不到今天轮到了他自己。
李琛神色一暗,越是跟随玄镜先生学习,越能明白先生所学之精、所识之广。自己不能真正拜玄镜先生为师,不如像几名老仆一般跟随在先生左右侍奉也好。
就在这时,李琛的眼神一亮,大喜的抬笔在纸上点了几下,递还给玄镜先生。然后立刻跪倒在地,口呼:“多谢老师收我为徒!”
玄镜先生接过纸一看,笑着点头应允道:“也好,也好,我的东西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只见纸上被李琛加了几点,变为:“下雨天,收徒天,收我不?收!”
“我这小镜庄内有书房三座,存有基础书籍三千六百余部。就是打算给你们一天学一部,十年学完的。若是本身天赋不够,光靠努力是没有资格继承我的衣钵的。”
“你曾经的那些师兄们也都是十岁便有了秀才之学,可最终十年只学了其中三之一二。你虽然多用了几年,资质驽钝。但我如今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勉为其难,收你为徒了。”
李琛得到玄镜先生的亲口应允,高兴的连连磕头。他十四岁才有幸得遇玄镜先生,被其收为学徒,跟众师兄相比是有些大了。但十二年后,他却成为了玄镜先生唯一的继承人,何其幸甚!
“本派始创于前朝景龙二年,距今已有二百二十二年。创派祖师本是一名普通文官,奉圣后之命整理编撰天下书籍,以成一部包罗万象的古今奇书,彰显圣后的文治。可惜圣后天不假年,书籍的搜集整理工作还未完成,天后便还位于中宗。”
“中宗复辟以后,凡是圣后的决策一概推翻。本派祖师怕被清算,便携部分书籍隐居深山。穷奇无聊,便想要替圣后完成遗愿,可惜至死未能如愿。祖师晚年将衣钵传给了身边一名忠诚机灵的护卫,是为本派第二代掌门。”
“自第二代掌门开始,本门的目标退而求其次变为搜集天下武学,创出一门无所不包的武学奇书。为了完成这项目标,历代掌门又历时一百多年搜集天下武学。终于在我的师父,你的师祖那代将天下武学基本搜集完成,如今所缺不到百一之数。”
玄镜先生给李琛介绍起门派的渊源,也解释了为什么要求所收门徒都要十年内学完三千六百部书。
都是因为要想创造这门天下奇功,首先要精通天下武学。很多武学还需要有其他例如儒学、道学、佛学方面的知识。而很多人一辈子连书都看不完,又怎能完成如此艰巨的目标。
一切的努力在真正的天赋面前都会变得一文不值。想继承本门衣钵的人,首先便得过目不忘,任何东西必须一学便通。
“你之前所学的三千六百部书也不白学,里面不仅包含了各门各派的基础武学,还囊括了你以后所需要的各类理论知识。”
“而本门真正高深精要的书籍全都隐藏在一处隐秘之地,我现在便教你进入其中的方法,你且跟我来。”
说着,玄镜先生便领着李琛进入自己练功的房间。房间的布置极为简单,一侧是一张木质大床,上面只铺了一层软垫,连被褥都没有。另一侧摆有一张供桌,上面是历代掌门的牌位。居中是一面古朴的圆形铜镜,镜宽大约一尺六寸。
李琛按照玄镜先生的教导,在床上摆出一个奇怪的姿势。双腿盘膝,身体前弓,整个人缩成一团,双目却依然直视前方。
玄镜先生等李琛进入到藏书之地,便离开房间,坐在外面饮茶。不多时,李琛一脸震惊的走出房间,手中已经多了一本秘籍。
“师父!”
“你无需多说,以后你便继续修炼里面的秘籍。每次只可拿出一本,练完一部,再换另一部。”
“为师的天赋比你要高,也才将将把里面的功夫学全,却没有精力继续推陈出新,创出绝世神功。”
“你能将里面的功夫学个七七八八就不错了。只希望你将来能寻个有天赋的徒弟,将这部奇功真正创造出来。”
李琛十二年学完三千六百余部书,换了别人一定会以收到李琛这样的弟子为幸。但李琛却深深的明白自己的资质与师父相比差之许多,离本门祈望的能够融汇天下武学,创出无上神功的要求更是差之甚远。
“师父,徒弟让你失望了。”
玄镜先生摆摆手,说道:“我不失望,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世间是否真的有人能够完成这件不可能的任务。你只要能将里面的武功学会一半,就足以行走于天下了。”
“我这几天应安节度之邀,要去襄阳城一趟。这里以后就留给你练功了,你守好小镜庄,不要荒废了学业。”
说罢,便将练功房留给了李琛,自己搬到别的地方去了。
另一边,曹议一行人从洛阳出发,走荆襄古道,一路经南阳、过新野,终于来到了汉江北侧的樊城。
“今晚我们在樊城暂歇一晚,明日渡江到襄阳面见安节度使。安节度和荆南比邻多年,有他代为联络高琮海能替我们省掉不少麻烦。”
曹议安顿好士卒,尤其是替腿脚不便的吕郎中找了一处一楼的干净厢房,便和张敏一同回到房间歇息。
由于所带士卒过多,又人人骑马,他们这一路上只有樊城这种大城才能安置得下所有人。遇到普通的驿站,他们只能自己安营扎寨。
张敏还特意询问过为何要带足一百兵马?还是独自乘车的吕郎中给她解释,她才明白曹议的良苦用心。
原来这荆南地狭人少,人口总共只有不到二十万户。为了维持兵源和种田的人口,高氏对于其下的子民还是颇为关照。
但高季荣、高琮海父子对于富贵享乐的需求却丝毫不少。为了维持自己奢靡的享受,他们便将主意打到了来往的使团和商旅身上。
各国路过荆南的使团和商人经常遭到打劫。那些劫匪也不伤人性命,只是劫财而走。
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是受高氏父子的指使,但高氏父子不承认,大家也没有办法。只能送给高氏父子一个“高赖子”的称号。
曹议此次多带了一倍的士卒,就是为了震慑那些劫匪,让他们知难而退。
再加上荆南少马,平时只有将官才能骑马,连成建制的骑兵都没有。如果他们真是不长眼,曹议等人骑马奔驰,他们也拿曹议等人没有办法。
只是可怜了吕郎中,到时候只能被曹议带着同乘一马。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