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南京新朝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李自成山海关大战溃败的第二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在驸马周世显,锦衣卫指挥使薛长福,兵部尚书史可法,以及数千护驾兵马的陪同下,乘坐龙舟抵达了南京城外的燕子矶。圣驾在浦口大营登船,近百艘大小船只横渡长江,宛如从天际而来,浩浩荡荡,可谓是“气派非凡”。
南京的官绅数千人,还有无数城中百姓都早已经在城外等候多时,天子圣驾,在这个时代,是神圣无比的,江南又向来富饶,闲人也多,又有官绅安排,自然引得无数人来围观朝见。
崇祯皇帝之前在淮安的时候,已经把这些官员敲打得服服帖帖了,南方堆积如山的政务在他宵衣旰食,夜以继日的几日/批阅之下,重要的事情也已经基本处理完毕。
因此,此时整个南京上上下下,除了中央的官员之外,还有不少周围省份的巡抚和将领,也都受诏,前来觐见天子。
周世显好几日之前便连续往返于南京和浦口之间,他受崇祯的命令,负责祭祀的准备工作,又提前检阅了南京京营,准备演习之事,可谓是忙得连轴转。
不过,这也给了他机会,提前和南京的实权太监们熟悉了起来,还有京营里的勋贵们,周世显稍稍抛出了橄榄枝,便有人直接跪了下来,要跟随他建功立业。
毕竟,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说不得一辈子就这一次,别人就是想跪,恐怕也没这个地跪。
当然,周世显也并未要与文官作对,那不是他的敌人。
只不过是为了避免朝堂失衡,他必须早有准备,李邦华和倪元璐就是他的人,史可法也算半个,这些都是他快速实现自己练兵计划的巨大助力。
崇祯皇帝登岸之后,先是拜谒了孝陵,然后从南京城的朝阳门进城,沿途群情激动,热闹非凡,看得崇祯和周皇后都满心欢喜。
便是周世显看了,也不由得佩服起了这个时代的官员,在虚张声势,搞面子工程方面,比后世还要强。
因为南京城的皇宫还没有修复完全,崇祯的圣驾暂时停留在了内守备府。等到第三日的时候,崇祯才得以移驾皇宫,由此也正式颁谕天下,在南京重建朝廷。
而后,崇祯皇帝依照之前和大臣商议的结果,在南京皇宫正式颁布了南京朝廷的各级官员任命。
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入阁办事;原都御史李邦华为东阁大学士,仍任原职;原户部尚书倪元璐加东阁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马士英加东阁大学士、令右副都御史衔,仍任凤阳总督;
与此同时,南京原本的各级官员也做了些许调整,以原詹事府詹事姜曰广为礼部左侍郎,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以高弘图为户部侍郎,以刘宗周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其他衙门官员亦先后作了安排。
按照史可法,李邦华,倪元璐等人的意思,这是要让“正人”占据要津,才能使得朝廷有一番新气象。
当然,实际上就是要兼顾京城随驾重臣和南京一派的势力分配,以免激起不必要的内部矛盾。
而崇祯皇帝自然不是朱由崧这样的软骨头,他驾驭群臣的手段可不容小觑,手中更有周世显的兵马,既然一开始这样安排,让不少人都得以如愿以偿,平衡了朝廷的力量,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不会变了。
与此同时,崇祯在南京重新掌权之后,史可法和马士英两人既没有原本历史上的矛盾,也没有原本历史上的地位。
马士英更是没有原本历史上的拥护之功,让他入阁,其实只是崇祯皇帝拉拢这支力量的手段罢了。
文官安排妥当之后,就轮到了原本历史上的“江北四镇”,不过因为周世显的到来,他们都没了原本的威风,同样也没了所谓的拥护之功,加上周世显麾下大军的威慑,如今一个比一个乖。
军事方面的事情崇祯不懂,似乎也真的是吸取了教训,没有再胡乱指挥,全权交给了驸马周世显来谋划。
相较于原本历史上的安排,周世显根据当前的局势和自己的需要,在驻防地上,稍稍做了一些改变。
手下兵马较强,也忠心耿耿的黄得功驻守庐州府,和州府,刘良佐驻守在凤阳府西南,两人互为犄角,防范来自河南方面的敌人。凤阳总督马士英统制两人,带着他的兵马驻守于两人之后,协助防守。
马士英原本手中兵马不少的,但是被卢九德阴了一招,几乎半数精锐都被周世显吞并了,他还不敢问对方要回来,更不敢有一丝抱怨,根本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当然,和他一样遭遇的,还有刘泽清。
马化豹最终趁乱逃往河南了,这让他受人以话柄,只能夹着尾巴做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手中最精锐的千余兵马被周世显带走了。
同时,实力在四镇中最为强悍的高杰所部驻扎在凤阳府东北的州县,以及徐州府,刘泽清还是被分配在了淮安府,两人结成了抵御来自山东之敌的防线。巡抚淮扬的路振飞统制两人,同样带着他的巡抚标兵营协助防守。
而扬州府,镇江府,应天府则成了周世显麾下大军的驻防地,这一次,高杰也不敢再来抢夺扬州了,这可是驸马的地盘,除非他是想要另外三镇和马士英,路振飞两个大人升官快点,怀着大无畏的精神,主动献出自己的生命和兵马。
周世显也顺势安排了麾下兵马的部署和训练,并把之前封给他们的官职和部队的最终编制给落实了。
这个时期明军的军队编制十分混乱,各地方将领的个人喜好在其中又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使得各支军队的编制差异巨大,相互之间的配合作战更加困难。
不过,他们大多都参考了戚继光当初在北方的练兵方略,甚至就是战场军阵的布置,也在很多方面可以看到当年北方戚家军的影子,这也让同样使用戚继光练兵之法的周世显省事了许多。
而周世显的军制调整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大改,就是借着训练新兵的机会,将两万纤夫和收拢吞并而来的近五千兵马重新打散重整,各营兵马按照编制补充完整,形成基本标准,以期充分发挥大军的最佳战斗力。
按照周世显的设想,最核心的主力野战军主要分成了战兵营,骑兵营,混编营三种类型。
战兵营以步卒战兵为主,火枪,长枪,刀盾为主要武器,并配备虎蹲炮,四磅炮等轻型火炮,组成炮队,满编人数在两千七百人左右。
虎蹲炮是大明工匠就有能力生产的,四磅炮或许还需要等到汤若望从澳门把工匠带回来,但周世显这个编制原本就是为了将来很长一段时期设立的,所以如今早做准备也没有错。
骑兵营则是弓弩,长枪刀斧为主要武器,并配备有重量较轻,发射霰弹的虎蹲炮,满编人数同样在两千七百人左右。
周世显还计划给一部分骑兵营配上短铳,但现在火器工坊的生产力还远没跟上,这个计划目前和四磅炮一样,还停留在了设想阶段。
而且,以周世显目前拥有的战马,他现在最多凑出一个独立的战兵营来。
至于混编营,则是在一个战兵营的基础上加上两个千总,一千四百余骑兵,以及一个上百人的炮队,使得其具有综合攻击能力,可以脱离主力兵团单独执行作战任务,总兵力接近五千人。
除此之外,按照周世显的计划,他的部队还要有水兵营,车营,辎重运输营等,这些都是主战部队之外的兵种补充,在大战中或许不显眼,但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否则战兵,火枪兵,骑兵的威力都难以发挥。
其中,水兵营周世显目前还没有头绪,南京水营他是不信的,那些船可以用,但是人就算了,他打算拉拢郑成功之后,再把这个明末海战第一强者用上。到时候打造一支所向披靡的水师,绝对不成问题。
对于大军整编而言,其实现在最严重的还是相对应的火器配备问题,虽然南京府库里还有不少刀枪,但是火炮火枪都不堪一用,无论是大型火炮,还是将来配备到各营的中小型火炮,还是得周世显想办法生产,而数以万计的火枪需求,更是让他头疼不已。
不过,这种事也急不来,周世显还得协调各部,从广东,福建招揽工匠,还要等汤若望启程,前往澳门。
而他当下首要解决的,还是官制问题,那个时候崇祯封的官都太高了,只是唬人用的,实际上那么用,今后立了功,就没法再加封了。
于是乎,周世显私底下又给他们重新设立了一套符合实际的官职,同时也是为了确立自己对这支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他们是驸马的兵,不是皇帝的兵,这是周世显要明确告诉手下每一个将领的。若是谁敢逾越了这一条,那可别怪他不念情份,痛下杀手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新书网》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inShuW.cc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灭清之铁血驸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灭清之铁血驸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