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尝知秋3
在李药师暂离中枢的几个月间,因有这位旷世军神统帅全局,六道行军获得全面胜利,大唐的对外关系,弹指之间产生擎天撼地的根本性改变。西北各部君长率先拜请大唐天子上尊号为“天可汗”,各以臣属自居,对李世民敬呼“万岁”。
嗣后李世民对他们发出玺书,皆称之曰“赐”,自己署名“天可汗”。
至于东北各部,两年半前李药师出将入相,成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之初,曾与李世民米盘推演,当时便已指出“欲交通薛延陀,向西可出凉州,向东可出营州”。
如今突厥荡平,营州都督薛万淑遣人游说东北各部君长,奚、霫、室韦等十余部族先后归顺,都成为“天可汗”的藩属。
凉州都督李大亮也不遑多让。
颉利可汗、沙钵罗设入唐之后,北荒诸部相率内附,然而尚有诸设、特勤,以及突厥七姓种落等,仍散在伊吾。
李大亮遣人招抚,非但诸设、特勤归降,伊吾城主更率其属七城入朝。
大唐以其地置伊西州,同样成为“天可汗”的子民。
此时突厥领地尽入大唐版图。
原属颉利的部分,以吕梁山为界,将西方划为定襄都督府,东方划为云中都督府。
原属突利的部分,则设置顺、裕、化、长等四州。
颉利可汗被擒,解入长安,得大唐天子免其一死,将他与家人一同安置于太仆寺,廪食丰厚。
可想而知,颉利郁郁不得志,时或与家人相对悲歌而泣。
李世民原本有意以他为虢州刺史,但他不愿赴任,于是改授右卫大将军。
突利可汗降唐之后,得授为左卫大将军、北平郡王,位在颉利之上。
其后又授顺州都督,令他率其部落前往就任。
至贞观五年,他欲入朝觐见,然从顺州启程之后,尚未抵达长安,竟已病殁途中,李世民为他举哀立碑。
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得授为怀德郡王、北宁州都督,后于贞观八年去世。
其子阿史那泥孰有擒获颉利之功,入唐后得赐名“忠”,是为阿史那忠,尚定襄县主。
这位县主是韦贵妃与前夫李孝珉之女。
阿史那思摩得授为怀化郡王。
他是颉利的从叔,因为长相与粟特人相似,在突厥一直无法得到信任。
然在颉利败亡的过程中,诸部落酋长大都弃颉利而降入李唐,阿史那思摩则始终不离不弃。
李世民嘉许他的忠诚,拜他为右武候大将军、北开州都督,赐姓李,是为李思摩,并令他统领颉利旧众。
又有右武卫大将军史大奈,原名阿史那大奈,在大业年间入隋,其后随李渊在太原起兵。
此时李世民以他为丰州都督。
另有中郎将史善应,他源出阿史那氏,曾祖、祖父皆为西突厥可汗,父亲褥檀特勤在开皇年间入隋。
此时李世民以他为北抚州都督。
还有康苏密,他入唐后得授为右骁卫将军,此时李世民以他为北安州都督。
当时突厥部落诸酋长,凡来到长安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得封五品以上官职者竟有百余人,几乎占朝廷之半。
跟随他们入居长安的突厥从属,将近万家。
突厥亡后,其部落子民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而降入大唐者,约莫十万人。
对于他们的处遇,皇帝与众臣商议。
颜师古、李百药、窦静、温彦博、魏征等先后提出不同看法。
其中温彦博曾遭颉利俘掳,困居北荒二年,对于突厥的了解,比他人更为深刻。
他建议依循东汉光武帝处遇匈奴的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
魏征虽不同意,与他论辩,然最后皇帝认可温彦博的看法。
四年之前,李药师初入中枢之时,曾与李世民讨论“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之道。
当时他曾说:“取其部而不灭其国,羁縻其君以为陛下之臣,使之分统其民,进而相互制衡。『以夷伐夷,国家之利』,此耿秉、班超之策也。”
此说与温彦博之议,实则相同。
待得李药师假期届满,正式以尚书右仆射的身分回朝视事,已是贞观四年八月。
此时的李世民,实是威加四海,睥睨八方。
然而,当他第一次有机会单独与李药师议事时,这位“吾兄”却益发“恂恂然似不能言”,仅只表示:“陛下五十年后,当忧北边。”
毕竟北边,尚有薛延陀啊!
对于这位三十三岁的天可汗而言,五十年后之忧实在有些遥远,可以舒徐应对。
刻下,他要好好享受这由自己亲手创成的大唐治世。
荡平突厥之后四夷来朝,李世民为恢弘宫城气势,命将作监在太极殿庭东南隅建钟楼、西南隅建鼓楼。
诸部君长入宫,鸣钟击鼓为庆,其声浩然磅礡,穿云直入霄汉,但觉肃肃天朝威仪,赫赫震撼乾坤。
钟楼、鼓楼工事方才告一段落,李世民又下谕旨,诏发兵卒整建洛阳宫,以备巡幸。
侍御史张玄素上书力谏,他在宏论利害之后,痛心疾首地说道:“陛下平定洛阳之初,凡隋代宫室之宏奢侈丽者,皆令毁弃。至今未及十年,却又复加营缮。何以往日恶之,而今日竟欲效之?况且我朝今日的财力,远不及隋世当年。陛下倘若整建洛阳宫,犹如役使疮痍之子民,重陷亡隋之虐政,其弊恐又甚于炀帝矣!”
如此疾言厉色,让李世民不禁动问:“卿言朕尚不及隋炀帝,然若与桀、纣相较,却又何如?”
张玄素毫不退让:“倘使此役不息,难免同归于乱!”
李世民不愧是从善如流的千载人杰,能够按下私心之所欲,接纳张玄素的谏言,停止洛阳宫的整建。
然而不及旬月,他却又下谕旨,诏发兵卒修缮仁寿宫。
四年之前殿庭教射之日,当时那位矢志“作之君,作之师”的大唐天子,曾经亲口对众将士说道:“如今朕不命汝等穿池筑苑,只令专习弓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新书网》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inShuW.cc
嗣后李世民对他们发出玺书,皆称之曰“赐”,自己署名“天可汗”。
至于东北各部,两年半前李药师出将入相,成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之初,曾与李世民米盘推演,当时便已指出“欲交通薛延陀,向西可出凉州,向东可出营州”。
如今突厥荡平,营州都督薛万淑遣人游说东北各部君长,奚、霫、室韦等十余部族先后归顺,都成为“天可汗”的藩属。
凉州都督李大亮也不遑多让。
颉利可汗、沙钵罗设入唐之后,北荒诸部相率内附,然而尚有诸设、特勤,以及突厥七姓种落等,仍散在伊吾。
李大亮遣人招抚,非但诸设、特勤归降,伊吾城主更率其属七城入朝。
大唐以其地置伊西州,同样成为“天可汗”的子民。
此时突厥领地尽入大唐版图。
原属颉利的部分,以吕梁山为界,将西方划为定襄都督府,东方划为云中都督府。
原属突利的部分,则设置顺、裕、化、长等四州。
颉利可汗被擒,解入长安,得大唐天子免其一死,将他与家人一同安置于太仆寺,廪食丰厚。
可想而知,颉利郁郁不得志,时或与家人相对悲歌而泣。
李世民原本有意以他为虢州刺史,但他不愿赴任,于是改授右卫大将军。
突利可汗降唐之后,得授为左卫大将军、北平郡王,位在颉利之上。
其后又授顺州都督,令他率其部落前往就任。
至贞观五年,他欲入朝觐见,然从顺州启程之后,尚未抵达长安,竟已病殁途中,李世民为他举哀立碑。
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得授为怀德郡王、北宁州都督,后于贞观八年去世。
其子阿史那泥孰有擒获颉利之功,入唐后得赐名“忠”,是为阿史那忠,尚定襄县主。
这位县主是韦贵妃与前夫李孝珉之女。
阿史那思摩得授为怀化郡王。
他是颉利的从叔,因为长相与粟特人相似,在突厥一直无法得到信任。
然在颉利败亡的过程中,诸部落酋长大都弃颉利而降入李唐,阿史那思摩则始终不离不弃。
李世民嘉许他的忠诚,拜他为右武候大将军、北开州都督,赐姓李,是为李思摩,并令他统领颉利旧众。
又有右武卫大将军史大奈,原名阿史那大奈,在大业年间入隋,其后随李渊在太原起兵。
此时李世民以他为丰州都督。
另有中郎将史善应,他源出阿史那氏,曾祖、祖父皆为西突厥可汗,父亲褥檀特勤在开皇年间入隋。
此时李世民以他为北抚州都督。
还有康苏密,他入唐后得授为右骁卫将军,此时李世民以他为北安州都督。
当时突厥部落诸酋长,凡来到长安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得封五品以上官职者竟有百余人,几乎占朝廷之半。
跟随他们入居长安的突厥从属,将近万家。
突厥亡后,其部落子民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而降入大唐者,约莫十万人。
对于他们的处遇,皇帝与众臣商议。
颜师古、李百药、窦静、温彦博、魏征等先后提出不同看法。
其中温彦博曾遭颉利俘掳,困居北荒二年,对于突厥的了解,比他人更为深刻。
他建议依循东汉光武帝处遇匈奴的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
魏征虽不同意,与他论辩,然最后皇帝认可温彦博的看法。
四年之前,李药师初入中枢之时,曾与李世民讨论“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之道。
当时他曾说:“取其部而不灭其国,羁縻其君以为陛下之臣,使之分统其民,进而相互制衡。『以夷伐夷,国家之利』,此耿秉、班超之策也。”
此说与温彦博之议,实则相同。
待得李药师假期届满,正式以尚书右仆射的身分回朝视事,已是贞观四年八月。
此时的李世民,实是威加四海,睥睨八方。
然而,当他第一次有机会单独与李药师议事时,这位“吾兄”却益发“恂恂然似不能言”,仅只表示:“陛下五十年后,当忧北边。”
毕竟北边,尚有薛延陀啊!
对于这位三十三岁的天可汗而言,五十年后之忧实在有些遥远,可以舒徐应对。
刻下,他要好好享受这由自己亲手创成的大唐治世。
荡平突厥之后四夷来朝,李世民为恢弘宫城气势,命将作监在太极殿庭东南隅建钟楼、西南隅建鼓楼。
诸部君长入宫,鸣钟击鼓为庆,其声浩然磅礡,穿云直入霄汉,但觉肃肃天朝威仪,赫赫震撼乾坤。
钟楼、鼓楼工事方才告一段落,李世民又下谕旨,诏发兵卒整建洛阳宫,以备巡幸。
侍御史张玄素上书力谏,他在宏论利害之后,痛心疾首地说道:“陛下平定洛阳之初,凡隋代宫室之宏奢侈丽者,皆令毁弃。至今未及十年,却又复加营缮。何以往日恶之,而今日竟欲效之?况且我朝今日的财力,远不及隋世当年。陛下倘若整建洛阳宫,犹如役使疮痍之子民,重陷亡隋之虐政,其弊恐又甚于炀帝矣!”
如此疾言厉色,让李世民不禁动问:“卿言朕尚不及隋炀帝,然若与桀、纣相较,却又何如?”
张玄素毫不退让:“倘使此役不息,难免同归于乱!”
李世民不愧是从善如流的千载人杰,能够按下私心之所欲,接纳张玄素的谏言,停止洛阳宫的整建。
然而不及旬月,他却又下谕旨,诏发兵卒修缮仁寿宫。
四年之前殿庭教射之日,当时那位矢志“作之君,作之师”的大唐天子,曾经亲口对众将士说道:“如今朕不命汝等穿池筑苑,只令专习弓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新书网》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inShuW.cc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