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留饭
许多人家都能体谅张太太的苦心,每次见她带着张芸娘露面,都表现得极其温和,故意逗张芸娘开口说话。
张芸娘听了母亲的话,羞答答地低着头,慢步上前向唐老夫人行礼,“晚辈给您请安。”声音不大,带着几分羞怯。
唐老夫人知道她的性格,冲她和蔼地笑着,“好孩子,咱们家没那么多礼数,去跟你姐姐妹妹们一起坐。今天就留在家里吃午饭,你喜欢吃什么告诉我,我让后灶单独给你做。”一副格外疼爱的口气。
张芸娘急忙看向自己的母亲寻求帮助。
张太太鼓励地冲她笑了笑,“老太太发话了,你就照实说。”
张芸娘小声地答道,“我不怎么挑食,什么都喜欢吃。”
“那就好办了。”黄氏在一旁道,“我就喜欢这种不挑嘴的好孩子,可不像学茹整日的挑三拣四,把我折腾够呛。”
唐学茹在一旁听了超级不满,正要张口还嘴,却被白蓉萱一把按下了。
白蓉萱冲着唐学茹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她稍安毋躁。唐学茹这才没有反抗,但却嘟着小嘴,一脸的不高兴。
张太太不是那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这次来也只是听儿子张自力说唐家来了亲戚,而他也是清晨去渡头接货时听别人提了那么一嘴,昨天那样大的风雨,唐家却全家出动,连不大出门的唐老夫人都亲自去渡头接人,可见来者一定是近亲,不是那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张自力把货送回到铺子里立刻就回了家告诉了张太太,张太太能明白儿子的意思,既然两家已经结成了亲家,以后就要当正经亲戚走动起来,她二话不说就带着女儿和礼物来唐家登门拜访。不过她也只是来打个过场,并不想留下来吃午饭。
张太太正犹豫着该找个什么样的借口请辞,唐老夫人已经先一步指着董玉泺给张芸娘介绍起来,“好孩子,这是我的外孙女,姓董,她年纪比你学萍姐姐还要大呢,你也要叫一声姐姐。”
张芸娘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低着头向董玉泺的方向行了一礼,声音极小的叫了声姐姐。
董玉泺起初还不明白这位张太太是什么人,但她是个心思灵活的人,听她和黄氏的对话就立刻反应过来。正好唐老夫人为她介绍,董玉泺顺势站起了身,亲近地拉着张芸娘的手道,“妹妹好,妹妹今年多大了?快在我一旁坐。”
含朱早就眼疾手快地抢了李嬷嬷的活,搬了张板凳放过一侧。
董玉泺牵着张芸娘的手拉她入座,一旁的白蓉萱想到上一世和张芸娘的交情,友好地和她打了个招呼,张芸娘羞得满脸通红,尴尬的手都不知往哪摆了。
张太太却忍不住打量了董玉泺几眼。
自打张家和唐家有结亲的眉头后,张太太就拖了不少人打听唐家的事,除了知道唐家有一位被夫家赶出门外的姑奶奶带着一双儿女在唐家生活外,还知道唐家另一位早逝的大姑奶奶嫁去了苏州的董家。
张太太所托之人是位伶牙俐齿的太太,来回她信时把董家吹捧的天上有地上无,“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董家的祖坟风水好,这几年的生意好得简直令人嫉妒,西南西北两地的客商就认他家的货,别人家即便压低了价格也不是对手,更不用提湖广两地的客商了。董家如今是董老夫人当家,唐老夫人的这位外孙女自从母亲去世就一直养在董老夫人的跟前儿,受尽万千宠爱不说,我看就连过去的公主也未必能比得上人家的一个角。”
张太太从未听说过这些事,瞪大了眼睛听那所托之人继续道,“唐家虽说家风很好,但家里养着一位姑奶奶,从前是跟上海的白家搭过亲的,后来丈夫死了之后就被白家赶出了门。具体为的什么外人不知道,不过有传言说唐家姑奶奶命里克夫,还有说她作风不检点和管家私通的,反正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所托之人仗着和张太太平日的交情不错,不然也不可能帮着在中间打听这些琐碎的事情,她叹着气提醒张太太,“你要是真打算跟唐家结亲,别的倒没什么,就是这位姑奶奶说出去有点儿不好听。”
张太太听了之后非常的犯难,等送走了所托之人就赶紧去找张老爷商量。等张老爷听张太太把话说完之后,沉吟了半晌才道,“别的不说,唐家能在危难之际收留这位出了嫁的姑奶奶并养育她的一双儿女就足以证明一家人全是良善之辈,我们结亲不就应该找这样的人家吗?单看这一家人的所作所为,我就不相信那位姑奶奶会做出传言中的龌龊之事。何况市井传言多半都是夸大其词,甚至带着很多传播者自己的臆想,这样的话怎么能信?是好是坏,得你自己亲眼看到了才行。这事儿关系到自力的一辈子,你不要听从别人的话,还是要自己去认真了解。”
张太太恍然大悟,对张老爷这番话又是敬佩又是赞成。
后来在和唐家议亲的阶段,张太太见到了唐氏,只见她温柔可人,说起话来慢声细语,行事格外地循规蹈矩,让人一见就喜欢不说,还只会打心眼里心疼她。
张太太觉得听从张老爷的话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
张芸娘听了母亲的话,羞答答地低着头,慢步上前向唐老夫人行礼,“晚辈给您请安。”声音不大,带着几分羞怯。
唐老夫人知道她的性格,冲她和蔼地笑着,“好孩子,咱们家没那么多礼数,去跟你姐姐妹妹们一起坐。今天就留在家里吃午饭,你喜欢吃什么告诉我,我让后灶单独给你做。”一副格外疼爱的口气。
张芸娘急忙看向自己的母亲寻求帮助。
张太太鼓励地冲她笑了笑,“老太太发话了,你就照实说。”
张芸娘小声地答道,“我不怎么挑食,什么都喜欢吃。”
“那就好办了。”黄氏在一旁道,“我就喜欢这种不挑嘴的好孩子,可不像学茹整日的挑三拣四,把我折腾够呛。”
唐学茹在一旁听了超级不满,正要张口还嘴,却被白蓉萱一把按下了。
白蓉萱冲着唐学茹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她稍安毋躁。唐学茹这才没有反抗,但却嘟着小嘴,一脸的不高兴。
张太太不是那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这次来也只是听儿子张自力说唐家来了亲戚,而他也是清晨去渡头接货时听别人提了那么一嘴,昨天那样大的风雨,唐家却全家出动,连不大出门的唐老夫人都亲自去渡头接人,可见来者一定是近亲,不是那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张自力把货送回到铺子里立刻就回了家告诉了张太太,张太太能明白儿子的意思,既然两家已经结成了亲家,以后就要当正经亲戚走动起来,她二话不说就带着女儿和礼物来唐家登门拜访。不过她也只是来打个过场,并不想留下来吃午饭。
张太太正犹豫着该找个什么样的借口请辞,唐老夫人已经先一步指着董玉泺给张芸娘介绍起来,“好孩子,这是我的外孙女,姓董,她年纪比你学萍姐姐还要大呢,你也要叫一声姐姐。”
张芸娘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低着头向董玉泺的方向行了一礼,声音极小的叫了声姐姐。
董玉泺起初还不明白这位张太太是什么人,但她是个心思灵活的人,听她和黄氏的对话就立刻反应过来。正好唐老夫人为她介绍,董玉泺顺势站起了身,亲近地拉着张芸娘的手道,“妹妹好,妹妹今年多大了?快在我一旁坐。”
含朱早就眼疾手快地抢了李嬷嬷的活,搬了张板凳放过一侧。
董玉泺牵着张芸娘的手拉她入座,一旁的白蓉萱想到上一世和张芸娘的交情,友好地和她打了个招呼,张芸娘羞得满脸通红,尴尬的手都不知往哪摆了。
张太太却忍不住打量了董玉泺几眼。
自打张家和唐家有结亲的眉头后,张太太就拖了不少人打听唐家的事,除了知道唐家有一位被夫家赶出门外的姑奶奶带着一双儿女在唐家生活外,还知道唐家另一位早逝的大姑奶奶嫁去了苏州的董家。
张太太所托之人是位伶牙俐齿的太太,来回她信时把董家吹捧的天上有地上无,“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董家的祖坟风水好,这几年的生意好得简直令人嫉妒,西南西北两地的客商就认他家的货,别人家即便压低了价格也不是对手,更不用提湖广两地的客商了。董家如今是董老夫人当家,唐老夫人的这位外孙女自从母亲去世就一直养在董老夫人的跟前儿,受尽万千宠爱不说,我看就连过去的公主也未必能比得上人家的一个角。”
张太太从未听说过这些事,瞪大了眼睛听那所托之人继续道,“唐家虽说家风很好,但家里养着一位姑奶奶,从前是跟上海的白家搭过亲的,后来丈夫死了之后就被白家赶出了门。具体为的什么外人不知道,不过有传言说唐家姑奶奶命里克夫,还有说她作风不检点和管家私通的,反正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所托之人仗着和张太太平日的交情不错,不然也不可能帮着在中间打听这些琐碎的事情,她叹着气提醒张太太,“你要是真打算跟唐家结亲,别的倒没什么,就是这位姑奶奶说出去有点儿不好听。”
张太太听了之后非常的犯难,等送走了所托之人就赶紧去找张老爷商量。等张老爷听张太太把话说完之后,沉吟了半晌才道,“别的不说,唐家能在危难之际收留这位出了嫁的姑奶奶并养育她的一双儿女就足以证明一家人全是良善之辈,我们结亲不就应该找这样的人家吗?单看这一家人的所作所为,我就不相信那位姑奶奶会做出传言中的龌龊之事。何况市井传言多半都是夸大其词,甚至带着很多传播者自己的臆想,这样的话怎么能信?是好是坏,得你自己亲眼看到了才行。这事儿关系到自力的一辈子,你不要听从别人的话,还是要自己去认真了解。”
张太太恍然大悟,对张老爷这番话又是敬佩又是赞成。
后来在和唐家议亲的阶段,张太太见到了唐氏,只见她温柔可人,说起话来慢声细语,行事格外地循规蹈矩,让人一见就喜欢不说,还只会打心眼里心疼她。
张太太觉得听从张老爷的话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