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往事
董玉泺之前虽然也听说过姑姑的事情,但董老夫人并没有多加打听,因此只知道外因,这些内情却是第一次听说。她听得格外认真,揽着唐老夫人的胳膊一脸好奇。
唐老夫人继续道,“严管事回来回话,我听了之后心就凉了半截,赶紧把你姑姑叫过来问话。你姑姑告诉我说只是跟白三郎在西湖偶遇,当时一句话也没说,见他少年英俊多看了几眼,白三郎也看到了你姑姑,眼神十分热烈。之后白三郎托人打听到她的家门,写了两封信过来,你姑姑害羞,并没有回信。我稍稍放心,知道这时阻止还来得及。没想到我却低估了白三郎的决心,他居然亲自跑上门来求亲,我自然不肯答应,他却软磨硬泡始终不肯退缩。我后来给他出了两道难题,第一终身不许纳妾抬姨娘,第二是以后子女婚配,需得问过唐家的建议才能答应,没想到他居然想都没想地一口答应了下来。那样急不可耐的样子,我见了也忍不住喜欢。我见他主意已定,知道很难扭转,又偷偷问了你姑姑的想法,她自己也愿意,我就知道管不住了。索性让白三郎回白家求他父亲同意,然后再派媒人光明正大来提亲,白三郎当即就赶回了上海。我原想着白老爷未必真能瞧得上咱们唐家,还指望他从中作梗,搅黄了这门亲事,谁知他也拗不过自己的儿子,最终同意了,没过几天就请了媒人上门。”说到这里,唐老夫人重重地叹了口气,“真是一场冤孽,若是当时我态度再坚决一些,说不定也不会发生后来的事儿。”
“这跟您有什么关系?”董玉泺见她语气之中颇有自责之意,柔声安慰她道,“姑姑和姑父自己愿意,您就算插在中间硬要阻拦,也只不过造就了两对怨侣罢了。如今姑姑在唐家生活,治哥和蓉萱有你和舅舅照顾衣食无忧,有什么不好?起码姑姑怨恨也只会恨白家的人,却跟姑父没什么关系。”
唐老夫人闻声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白家不插手治哥和蓉萱的事情也好。治哥也到了年纪,回头等他学成归来,我给他找个贤惠能干的妻子,然后再给蓉萱寻摸一户好人家,看着他们成家立业,我也就能放下心来了。”
“真的吗?”董玉泺故意逗她,“荛哥和学茹的婚事您就不惦记了?您不想看看自己的重孙?”
唐老夫人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是你舅舅和舅母该操心的,我可懒得管了。”
马车上两人一路说着知心话,原本漫长枯燥的车程也变得有趣多了。外面的雨声渐小,马车也浩浩荡荡地进了杭州城。
雨终于停了下来,李嬷嬷和崔妈妈、吴妈三人正躲在门房下小声说着董家的事情,就听阿顺在街口大声叫道,“回来啦!马车回来啦!”
门廊的人立刻慌了起来,大家都整理着衣衫,神情显得格外紧张。
等马车停稳,不等严管事和门房的人走到近处,跟随唐家马车一并回来的董家小厮已经手脚利落地跑到唐老夫人的马车前,放下马凳。后车中董家的婆子丫鬟呼啦啦地下了几个,脚步飞快地赶到车前,一个看上去和善可亲的圆脸婆子上前请示道,“小姐,咱们到了。”
“嗯。”马车中董玉泺答应了声音。那婆子就赶忙上前揽了车帘,另有两个丫头扶着唐老夫人和董玉泺下了马车。
李嬷嬷站在人群最后面,看着眼前的阵势有些发懵,还是崔妈妈眼疾手快地轻轻推了一下,她这才反应过来,排开众人走上前来。唐老夫人见到她,轻轻放开了扶着自己丫鬟的手,向李嬷嬷点了点头。李嬷嬷赶紧站到唐老夫人的近前,虚扶着她的手臂。
唐老夫人对董玉泺道,“这是李嬷嬷,是跟在我身边的老人了,上次你来杭州就见过她的,只是那时候你还小,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她原本也想跟着去渡口接你,只是家里只雇了几辆马车,担心又要接人又要拉行李,怕马车坐不下这许多人,我就让她留下了家里。”
唐家不是大富之家,这次出行也只雇了几辆马车而已,不可能去太多人。董家下人来之前,董家老夫人还特意让身边伺候的管事妈妈将他们叫到一起,特意说了些规矩,唯恐这些人眼睛长在了头得坦坦荡荡,董家下人听了都觉得眼前这位老妇人宠辱不惊,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心中的敬畏也就又多了几分。
董玉泺更是亲近地冲着李嬷嬷行了一礼,“我这个做孙女的远在千里之外,许多事都有心无力,不能时常在外祖母身前尽孝,亏得有您这样知疼知热的老人在她身侧服侍,我才能稍放下些心来。”
李嬷嬷连忙侧身,不敢受她的礼,“大小姐这样真是折煞老奴了,都是分内的事,可不敢当大小姐这样说。”
董玉泺微微一笑,冲身后那个圆脸婆子使了个眼色,那婆子立刻机敏地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个荷包递了过来,“李嬷嬷,这是我家小姐孝敬您喝茶的。”
李嬷嬷吓了一跳,推辞着不肯要。唐老夫人在一旁说道,“你伺候了我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晚辈孝敬的,你就收着吧。”
李嬷嬷这才恭恭敬敬地接了过来,又向董玉泺道谢,激动得眼圈都红了
唐老夫人继续道,“严管事回来回话,我听了之后心就凉了半截,赶紧把你姑姑叫过来问话。你姑姑告诉我说只是跟白三郎在西湖偶遇,当时一句话也没说,见他少年英俊多看了几眼,白三郎也看到了你姑姑,眼神十分热烈。之后白三郎托人打听到她的家门,写了两封信过来,你姑姑害羞,并没有回信。我稍稍放心,知道这时阻止还来得及。没想到我却低估了白三郎的决心,他居然亲自跑上门来求亲,我自然不肯答应,他却软磨硬泡始终不肯退缩。我后来给他出了两道难题,第一终身不许纳妾抬姨娘,第二是以后子女婚配,需得问过唐家的建议才能答应,没想到他居然想都没想地一口答应了下来。那样急不可耐的样子,我见了也忍不住喜欢。我见他主意已定,知道很难扭转,又偷偷问了你姑姑的想法,她自己也愿意,我就知道管不住了。索性让白三郎回白家求他父亲同意,然后再派媒人光明正大来提亲,白三郎当即就赶回了上海。我原想着白老爷未必真能瞧得上咱们唐家,还指望他从中作梗,搅黄了这门亲事,谁知他也拗不过自己的儿子,最终同意了,没过几天就请了媒人上门。”说到这里,唐老夫人重重地叹了口气,“真是一场冤孽,若是当时我态度再坚决一些,说不定也不会发生后来的事儿。”
“这跟您有什么关系?”董玉泺见她语气之中颇有自责之意,柔声安慰她道,“姑姑和姑父自己愿意,您就算插在中间硬要阻拦,也只不过造就了两对怨侣罢了。如今姑姑在唐家生活,治哥和蓉萱有你和舅舅照顾衣食无忧,有什么不好?起码姑姑怨恨也只会恨白家的人,却跟姑父没什么关系。”
唐老夫人闻声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白家不插手治哥和蓉萱的事情也好。治哥也到了年纪,回头等他学成归来,我给他找个贤惠能干的妻子,然后再给蓉萱寻摸一户好人家,看着他们成家立业,我也就能放下心来了。”
“真的吗?”董玉泺故意逗她,“荛哥和学茹的婚事您就不惦记了?您不想看看自己的重孙?”
唐老夫人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是你舅舅和舅母该操心的,我可懒得管了。”
马车上两人一路说着知心话,原本漫长枯燥的车程也变得有趣多了。外面的雨声渐小,马车也浩浩荡荡地进了杭州城。
雨终于停了下来,李嬷嬷和崔妈妈、吴妈三人正躲在门房下小声说着董家的事情,就听阿顺在街口大声叫道,“回来啦!马车回来啦!”
门廊的人立刻慌了起来,大家都整理着衣衫,神情显得格外紧张。
等马车停稳,不等严管事和门房的人走到近处,跟随唐家马车一并回来的董家小厮已经手脚利落地跑到唐老夫人的马车前,放下马凳。后车中董家的婆子丫鬟呼啦啦地下了几个,脚步飞快地赶到车前,一个看上去和善可亲的圆脸婆子上前请示道,“小姐,咱们到了。”
“嗯。”马车中董玉泺答应了声音。那婆子就赶忙上前揽了车帘,另有两个丫头扶着唐老夫人和董玉泺下了马车。
李嬷嬷站在人群最后面,看着眼前的阵势有些发懵,还是崔妈妈眼疾手快地轻轻推了一下,她这才反应过来,排开众人走上前来。唐老夫人见到她,轻轻放开了扶着自己丫鬟的手,向李嬷嬷点了点头。李嬷嬷赶紧站到唐老夫人的近前,虚扶着她的手臂。
唐老夫人对董玉泺道,“这是李嬷嬷,是跟在我身边的老人了,上次你来杭州就见过她的,只是那时候你还小,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她原本也想跟着去渡口接你,只是家里只雇了几辆马车,担心又要接人又要拉行李,怕马车坐不下这许多人,我就让她留下了家里。”
唐家不是大富之家,这次出行也只雇了几辆马车而已,不可能去太多人。董家下人来之前,董家老夫人还特意让身边伺候的管事妈妈将他们叫到一起,特意说了些规矩,唯恐这些人眼睛长在了头得坦坦荡荡,董家下人听了都觉得眼前这位老妇人宠辱不惊,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心中的敬畏也就又多了几分。
董玉泺更是亲近地冲着李嬷嬷行了一礼,“我这个做孙女的远在千里之外,许多事都有心无力,不能时常在外祖母身前尽孝,亏得有您这样知疼知热的老人在她身侧服侍,我才能稍放下些心来。”
李嬷嬷连忙侧身,不敢受她的礼,“大小姐这样真是折煞老奴了,都是分内的事,可不敢当大小姐这样说。”
董玉泺微微一笑,冲身后那个圆脸婆子使了个眼色,那婆子立刻机敏地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个荷包递了过来,“李嬷嬷,这是我家小姐孝敬您喝茶的。”
李嬷嬷吓了一跳,推辞着不肯要。唐老夫人在一旁说道,“你伺候了我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晚辈孝敬的,你就收着吧。”
李嬷嬷这才恭恭敬敬地接了过来,又向董玉泺道谢,激动得眼圈都红了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