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
颜冬姿躺下后寻思着,不加入小团伙有不加入的好处,要不像是遇到今天这种情况可就为难了,参与进去吧,粘包赖,不参与进去吧,显得不讲义气。
这两天,这百十来个年龄不一的女人们结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大多是老乡找老乡。这些人里,没有赵北省的,距离最近的是一个鲁西省的,也就是梁小华表哥的老家,不过人家和豫南省更近,方言、生活习俗都相差不大,自然就结成个小团体。
颜冬姿不是个特别贪伴儿的人,不过别人家打饭、吃饭、上厕所都是三三两两的有伴,就她自己形只影单,心里头还是有些不舒服。
梁小华跟她说:“都是短暂的搭伴关系,等上工后,就会将你们分开在不同的拉线、宿舍,慢慢就凑不到一块,就越来越疏远,有了新的伴儿。即便是不疏远,也不定哪天就分开,或者去了别的厂,或者回了老家。”
颜冬姿想想,可不是这个道理,不由得对梁小华又高看几分,说:“小华姐,你像一个哲学家。”
梁小华轻“嗤”一声,自嘲道:“还哲学家呢,我连哲学俩字怎么写都不知道。”
颜冬姿:“小华姐,你别贬低自己,我没骗你,我真心觉得你活得特别明白,特别通透,还特别有主见!”
这是颜冬姿的真心话,梁小华今年22岁,只比她大了四岁,但很多事情上,都可以当她的老师。从跟着南下开始,她观察着、思考着,从梁小华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有主见吗?”梁小华认真起来。
“是的!”颜冬姿肯定地说。
这个判断来自于梁小华平时的言行,和对自己与吴凤梅的句句忠告。
梁小华若有所思地低头,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看向颜冬姿,脸上带了笑容,说道:“好,以后我就做个有主见的人。”
颜冬姿被分在了第二车间的第三条拉线上。
第二车间一共4条流水线,每条流水线上14个工人,主要负责兴桥集团旗下,一个叫星光牌录音机电路板的制作。
明达厂没有自己的品牌,是给品牌厂家生产电路板,据王阿美培训时介绍,园区最大的两家单位,方舟集团和兴桥集团都是明达厂的大客户,厂里的业务90%以上都来自这两家,可以说,这两家关系着明达厂的生死存亡。
而颜冬姿作为这条生产线唯一的新人,被安排在末位,经过拉长秦招娣的简单培训和示范之后,就开始上手操作。这个工作一点不难,就是简单的机械性的动作,最重要是速度要快,对点要准。
秦招娣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是这条生产线上的最大领导。本地人,人长得偏黑,脸有些长,颧骨高,龅牙,看起来有些凶。建工业区时,占了附近几个村的地,不仅给了拆迁款,还承诺会聘请当地人过来做工,不过,秦招娣当上拉长却凭的是真本事,别人做两块板子的时间,她能做三个。
给颜冬姿做示范的时候,不用抬眼看,两只手就能准备地找到零件的位置,两只手快速、灵动,就像是翻飞的蝴蝶,有种独特的美感,以至于颜冬姿再看她的脸,都觉得漂亮了许多。
颜冬姿做的时候,秦招娣一直在一边看着,一开始还皱着眉,不太高兴,但很快,她的眉眼就舒展开来,看向颜冬姿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欣赏。
秦招娣在自己身边,就像个教导主任,颜冬姿一开始有些紧张,出了些失误,但很快,她就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忘了自己身处何处,身边还有谁,眼里头只剩下电路板、零件,就一心一意地想将他们拼接好。
开完每天例行的班后会,终于到了下工时间,颜冬姿回想着今天自己做出的数量,颇有些成就感,她心里默算着自己这一天赚了多少钱,心想着,速度还是得加快,得达到到秦招娣那样的水平才行。
她揉揉酸疼的腰、肩膀,专注干活时不觉得,一停下来才觉出来身体发僵。
“你怎么还没走?”秦招娣手拿着统计表走过来。
颜冬姿连忙站起,笑着说:“这就走了,你还在忙吗?”
秦招娣:“对,核对下今天的计件,库存之类。”
颜冬姿犹豫了下,问:“需要我帮忙吗?”
秦招娣看她一眼,表情和缓了些,说:“不用,你回去休息吧,头一天上班难免腰酸背疼,习惯就好了。”
颜冬姿笑着说:“谢谢,那,我就先走了。”
从车间离开,颜冬姿脚步轻盈,如果没猜错的话,刚刚秦招娣在关心自己。得到那么一个严肃、严格人的关心,是不是代表着自己今天表现还不错?
上班一周后,颜冬姿的手速虽说还是比不上秦招娣,但和上班第一天相比,计件数提高了30%,她兴冲冲地写出了给老家的第二封信,汇报这个好消息。
家里回信还没有收到,令她每天都期待,又每天都失望。她家在大北方的农村,邮的又是平信,这一东一北走个来回,半个月能收到回信就不错了,她能做
这两天,这百十来个年龄不一的女人们结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大多是老乡找老乡。这些人里,没有赵北省的,距离最近的是一个鲁西省的,也就是梁小华表哥的老家,不过人家和豫南省更近,方言、生活习俗都相差不大,自然就结成个小团体。
颜冬姿不是个特别贪伴儿的人,不过别人家打饭、吃饭、上厕所都是三三两两的有伴,就她自己形只影单,心里头还是有些不舒服。
梁小华跟她说:“都是短暂的搭伴关系,等上工后,就会将你们分开在不同的拉线、宿舍,慢慢就凑不到一块,就越来越疏远,有了新的伴儿。即便是不疏远,也不定哪天就分开,或者去了别的厂,或者回了老家。”
颜冬姿想想,可不是这个道理,不由得对梁小华又高看几分,说:“小华姐,你像一个哲学家。”
梁小华轻“嗤”一声,自嘲道:“还哲学家呢,我连哲学俩字怎么写都不知道。”
颜冬姿:“小华姐,你别贬低自己,我没骗你,我真心觉得你活得特别明白,特别通透,还特别有主见!”
这是颜冬姿的真心话,梁小华今年22岁,只比她大了四岁,但很多事情上,都可以当她的老师。从跟着南下开始,她观察着、思考着,从梁小华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有主见吗?”梁小华认真起来。
“是的!”颜冬姿肯定地说。
这个判断来自于梁小华平时的言行,和对自己与吴凤梅的句句忠告。
梁小华若有所思地低头,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看向颜冬姿,脸上带了笑容,说道:“好,以后我就做个有主见的人。”
颜冬姿被分在了第二车间的第三条拉线上。
第二车间一共4条流水线,每条流水线上14个工人,主要负责兴桥集团旗下,一个叫星光牌录音机电路板的制作。
明达厂没有自己的品牌,是给品牌厂家生产电路板,据王阿美培训时介绍,园区最大的两家单位,方舟集团和兴桥集团都是明达厂的大客户,厂里的业务90%以上都来自这两家,可以说,这两家关系着明达厂的生死存亡。
而颜冬姿作为这条生产线唯一的新人,被安排在末位,经过拉长秦招娣的简单培训和示范之后,就开始上手操作。这个工作一点不难,就是简单的机械性的动作,最重要是速度要快,对点要准。
秦招娣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是这条生产线上的最大领导。本地人,人长得偏黑,脸有些长,颧骨高,龅牙,看起来有些凶。建工业区时,占了附近几个村的地,不仅给了拆迁款,还承诺会聘请当地人过来做工,不过,秦招娣当上拉长却凭的是真本事,别人做两块板子的时间,她能做三个。
给颜冬姿做示范的时候,不用抬眼看,两只手就能准备地找到零件的位置,两只手快速、灵动,就像是翻飞的蝴蝶,有种独特的美感,以至于颜冬姿再看她的脸,都觉得漂亮了许多。
颜冬姿做的时候,秦招娣一直在一边看着,一开始还皱着眉,不太高兴,但很快,她的眉眼就舒展开来,看向颜冬姿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欣赏。
秦招娣在自己身边,就像个教导主任,颜冬姿一开始有些紧张,出了些失误,但很快,她就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忘了自己身处何处,身边还有谁,眼里头只剩下电路板、零件,就一心一意地想将他们拼接好。
开完每天例行的班后会,终于到了下工时间,颜冬姿回想着今天自己做出的数量,颇有些成就感,她心里默算着自己这一天赚了多少钱,心想着,速度还是得加快,得达到到秦招娣那样的水平才行。
她揉揉酸疼的腰、肩膀,专注干活时不觉得,一停下来才觉出来身体发僵。
“你怎么还没走?”秦招娣手拿着统计表走过来。
颜冬姿连忙站起,笑着说:“这就走了,你还在忙吗?”
秦招娣:“对,核对下今天的计件,库存之类。”
颜冬姿犹豫了下,问:“需要我帮忙吗?”
秦招娣看她一眼,表情和缓了些,说:“不用,你回去休息吧,头一天上班难免腰酸背疼,习惯就好了。”
颜冬姿笑着说:“谢谢,那,我就先走了。”
从车间离开,颜冬姿脚步轻盈,如果没猜错的话,刚刚秦招娣在关心自己。得到那么一个严肃、严格人的关心,是不是代表着自己今天表现还不错?
上班一周后,颜冬姿的手速虽说还是比不上秦招娣,但和上班第一天相比,计件数提高了30%,她兴冲冲地写出了给老家的第二封信,汇报这个好消息。
家里回信还没有收到,令她每天都期待,又每天都失望。她家在大北方的农村,邮的又是平信,这一东一北走个来回,半个月能收到回信就不错了,她能做
言情推荐阅读:
九十年代打工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九十年代打工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