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欲擒故纵就为了难舍难离
在接下来的几天,宋绵绵一如既往地在桥头上买花,几乎每天都能碰见脚步匆匆的李一白。
李一白有时候会停下脚步跟她聊上两句,有时候只是微微颔首,然后匆忙而去。
但无一例外的是,要是李一白结束一天的工作,准备回李家大宅的时候,要是宋绵绵仍在桥头,他便会停下来把她篮子里剩下的,已经不怎么新鲜的山花尽数买下。
然后让她早些回去,说是夜里一个姑娘家在外面呆着,怕会有不太好的事情发生。
虽然宋绵绵多次表明了不愿意接受李一白的帮助,但李一白却以她生母尚在家中等她回去,要是晚了回去的话,母亲会忧心之类的话,硬是让下人把宋绵绵护送回去。
徐意见时机差不多了,便建议李珺乔按下一步的计划来行事,李珺乔觉得她说的话也有道理,便应允下来这件事。
于是,每天必定在桥头买花的宋绵绵“失踪”了。
一连几天,李一白都没有再遇上她。
李珺乔看出回到府里的李一白都有些心不在焉,就连秦月容也察觉到他的异样,连忙问他经纬楼最近是不是遇到难处了。
李一白只得找了个借口,把这件事搪塞过去了。
在宋绵绵“失踪”的第四天,李一白终于按捺不住,亲自来到了宋绵绵和生母容身的地方。
只见那处茅屋低矮阴暗,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下来。
但茅屋外面却围了一圈的篱笆,圈着的地里种了好些瓜菜,正是郁郁青青,生机盎然。
部分土地上的青菜已经被采割了,余下的菜头尚且带着泥土的湿润,想必地里的主人也是个勤劳持家之人,地下连一片菜叶都没有留下。
李一白走近茅屋,轻轻叩了叩门。
开门之人是宋绵绵的生母,当她看见叩门的人是李一白是,先是露出诧异的目光,随后欣喜地对屋内的人喊了句,“绵绵,你看谁来了?”
屋子里传来微弱的声音,“谁?”
那妇人却没有回答她的疑问,反而朝李一白小声地说了句,“绵绵身子不适,大概是清晨早起,衣衫沾湿了晨露,所以着了风寒。”
“我本来想请个大夫来瞧一下她,但她却不让,说是家中没有余钱了,她在家养着就好,但几天过去了,依然咳嗽不断,实在让人担忧。”
“如今老爷来了就好,好歹帮我劝她一劝。”
妇人的话刚落音,屋子里便传来了咳嗽之声,一浪接一浪的,惊得妇人也顾不上李一白了,径直就往宋绵绵的床边去,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虽然李一白觉得自己身为一个男子,宋绵绵又病卧在床上,依礼而言不应靠近,但那一声声的咳嗽生,还是牵动了他的情绪,让他不自觉地挪动了脚步。
他看到白这一张脸,浑身都颤抖的宋绵绵时,马上想到了刚生下李珺乔的发妻。
当时她也是像宋绵绵那般,一张憔悴的脸白得就像纸一般。
他触动了往日的愁思,当即替宋绵绵请来了城中有名的大夫,替她把脉开药。
大夫来了道她是风寒入体,导致五感不灵,开了两个驱寒固体的药方,又嘱咐她不要再受寒了。
但他见她所身处的茅房,处处漏风,身上所盖的被子又异常单薄,料想到这户人家定必是穷困非常,不禁连连摇头。
只是他不太明白,这样穷困的人家,是如何结识到李一白,还让李一白亲自守在床头,替她延医问药?
但当那个大夫看到李一白望向那床榻上的女子,那满目的关怀时,他心中马上豁然开朗。
但他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开好了药方,嘱咐了几句,便退出了那件茅屋了。
为了让病中的宋绵绵能有个适合养病的地方,李一白提议宋绵绵和她的母亲暂时搬到了他位于城郊的一处房屋里去。
那处房屋是他前些日子从别人手中购置下来的,一直还没得空收拾,虽然不算太大,但总比宋绵绵如今身处的茅屋要好得多。
宋绵绵的生母听到后异常欣喜,正要接受李一白的好意之际,却被宋绵绵拉住了手。
“正所谓无恩不受禄,老爷已经帮了我们许多了,实在不能事事都劳烦他的。”
“再说了,也是母亲您自己说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今我们尚未报当日相救之恩,怎能又欠新债?这事万万不可。”
正当宋绵绵的生母左右为难之际,李一白却说,“既然你如此在意偿还恩情之事,那要是我有一事相求,不知道你可否帮忙?”
宋绵绵疑惑地回望了李一白一眼,“老爷要是哪里用得上我,爬我也爬起来替老爷办事。”
李一白闻言只是一笑,“既然如此,那我就直说了。”
“我那处宅子空置了很久,想必已经布满了灰尘,我需要一个勤劳得力的人,帮我把那个宅子打扫干净,你能否做到?”
李一白有时候会停下脚步跟她聊上两句,有时候只是微微颔首,然后匆忙而去。
但无一例外的是,要是李一白结束一天的工作,准备回李家大宅的时候,要是宋绵绵仍在桥头,他便会停下来把她篮子里剩下的,已经不怎么新鲜的山花尽数买下。
然后让她早些回去,说是夜里一个姑娘家在外面呆着,怕会有不太好的事情发生。
虽然宋绵绵多次表明了不愿意接受李一白的帮助,但李一白却以她生母尚在家中等她回去,要是晚了回去的话,母亲会忧心之类的话,硬是让下人把宋绵绵护送回去。
徐意见时机差不多了,便建议李珺乔按下一步的计划来行事,李珺乔觉得她说的话也有道理,便应允下来这件事。
于是,每天必定在桥头买花的宋绵绵“失踪”了。
一连几天,李一白都没有再遇上她。
李珺乔看出回到府里的李一白都有些心不在焉,就连秦月容也察觉到他的异样,连忙问他经纬楼最近是不是遇到难处了。
李一白只得找了个借口,把这件事搪塞过去了。
在宋绵绵“失踪”的第四天,李一白终于按捺不住,亲自来到了宋绵绵和生母容身的地方。
只见那处茅屋低矮阴暗,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下来。
但茅屋外面却围了一圈的篱笆,圈着的地里种了好些瓜菜,正是郁郁青青,生机盎然。
部分土地上的青菜已经被采割了,余下的菜头尚且带着泥土的湿润,想必地里的主人也是个勤劳持家之人,地下连一片菜叶都没有留下。
李一白走近茅屋,轻轻叩了叩门。
开门之人是宋绵绵的生母,当她看见叩门的人是李一白是,先是露出诧异的目光,随后欣喜地对屋内的人喊了句,“绵绵,你看谁来了?”
屋子里传来微弱的声音,“谁?”
那妇人却没有回答她的疑问,反而朝李一白小声地说了句,“绵绵身子不适,大概是清晨早起,衣衫沾湿了晨露,所以着了风寒。”
“我本来想请个大夫来瞧一下她,但她却不让,说是家中没有余钱了,她在家养着就好,但几天过去了,依然咳嗽不断,实在让人担忧。”
“如今老爷来了就好,好歹帮我劝她一劝。”
妇人的话刚落音,屋子里便传来了咳嗽之声,一浪接一浪的,惊得妇人也顾不上李一白了,径直就往宋绵绵的床边去,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虽然李一白觉得自己身为一个男子,宋绵绵又病卧在床上,依礼而言不应靠近,但那一声声的咳嗽生,还是牵动了他的情绪,让他不自觉地挪动了脚步。
他看到白这一张脸,浑身都颤抖的宋绵绵时,马上想到了刚生下李珺乔的发妻。
当时她也是像宋绵绵那般,一张憔悴的脸白得就像纸一般。
他触动了往日的愁思,当即替宋绵绵请来了城中有名的大夫,替她把脉开药。
大夫来了道她是风寒入体,导致五感不灵,开了两个驱寒固体的药方,又嘱咐她不要再受寒了。
但他见她所身处的茅房,处处漏风,身上所盖的被子又异常单薄,料想到这户人家定必是穷困非常,不禁连连摇头。
只是他不太明白,这样穷困的人家,是如何结识到李一白,还让李一白亲自守在床头,替她延医问药?
但当那个大夫看到李一白望向那床榻上的女子,那满目的关怀时,他心中马上豁然开朗。
但他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开好了药方,嘱咐了几句,便退出了那件茅屋了。
为了让病中的宋绵绵能有个适合养病的地方,李一白提议宋绵绵和她的母亲暂时搬到了他位于城郊的一处房屋里去。
那处房屋是他前些日子从别人手中购置下来的,一直还没得空收拾,虽然不算太大,但总比宋绵绵如今身处的茅屋要好得多。
宋绵绵的生母听到后异常欣喜,正要接受李一白的好意之际,却被宋绵绵拉住了手。
“正所谓无恩不受禄,老爷已经帮了我们许多了,实在不能事事都劳烦他的。”
“再说了,也是母亲您自己说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今我们尚未报当日相救之恩,怎能又欠新债?这事万万不可。”
正当宋绵绵的生母左右为难之际,李一白却说,“既然你如此在意偿还恩情之事,那要是我有一事相求,不知道你可否帮忙?”
宋绵绵疑惑地回望了李一白一眼,“老爷要是哪里用得上我,爬我也爬起来替老爷办事。”
李一白闻言只是一笑,“既然如此,那我就直说了。”
“我那处宅子空置了很久,想必已经布满了灰尘,我需要一个勤劳得力的人,帮我把那个宅子打扫干净,你能否做到?”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