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阿登森林
阿登森林,一个神奇的地方。
历史上盟军在这里两次栽了跟头,他们总是以为德国人不会在这里发动进攻,然后就被对面偷了屁股。
当然,这不单单是盟军司令部蠢的原因,阿登森林确实不是一个适合进攻的地方。
阿登地区海拔不高,最高峰也就是几百米,可是树高林密还有很多沼泽。
30年代的坦克和现在可不一样,发动机那点儿小马力,即使是十吨多的轻型坦克,持续大负载爬坡也很容易导致变速箱故障过热损坏。
一辆抛锚可能就会形成十几公里的堵塞,即使不坏燃油消耗也是巨大的。
装甲部队进攻时,身后需要补给车队尾随携带补给。
坦克履带能通过,补给卡车或马车(巴巴罗萨时期还有大量德国补给使用马车)就更不一定了,特别是装载十吨以上的四轮卡车,在非铺装山区土路行驶。
这种磕磕绊绊的方式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闪电突击。
即使是全步兵部队,携带十几公斤的装备徒步翻越以上区域也绝不轻松,就是通过了可能也是盔歪甲斜狼狈不堪了,锐气尽失的部队人数再多也难以形成强大突击。
试想,统帅部手上只有一只精锐快速装甲部队,左边是条可能进去就出不来的崎岖山路,右边是有敌人设防的平缓开阔地域,一般都会选后者。
法国基于这些考虑判定德国会重演施里芬计划就很正常了。
另外法国人对于不在自己境内的地貌了解有限,而且应对手法也更少一些。
自己的国土可以详细测绘,在要害区域布置几百枚地雷、布置两个有电话的哨所,可能对手就会增加巨大变数。
所以二者法国人没有想到德军会从这里进攻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当双方的角色互换以后,阿登森林就进入了法国人的视野。
这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这里可以通过大量装甲部队,而是因为从德法南部边境进攻德国也是要闯过大片的山脉和丘陵,那么阿登森林的劣势就被抵消了。
因为都是山地,那么从哪进攻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哪边的防御更加的薄弱。
法国
默兹河
法国第一步兵师正在通过这里,士兵们正在从河上面的桥梁通过。
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从驻地兰斯一直进军到阿登森林,然后穿过那里直接冲入德国境内。
“按照这个进军速度,我们大概三天就能到达目的地。”
一位军官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对着他身旁的副官说道。
这个男人正是戴高乐,他刚刚升任第一步兵师的师长,所以他现在的军衔是上校。
至于为什么他能够在一年内连升两级,主要是因为戴高乐在杜美罗总统宣布要对德国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以后便请假返回了巴黎。
他亲自跟恩师贝当元帅仔细探讨了法军的进攻方向,最终说服了贝当。
然后在法军司令部内部的会议上,戴高乐以特别代表是身份出席了会议并提出建议。
他要求法军从两个方向发动进攻。
戴高乐的理由非常简单,鉴于法国没有荷兰和比利时的军事通行权,所以法军无法从比利时、荷兰境内进攻德国。
那么明面上法国跟德国接壤的部分只剩下了南部孚日山脉的部分。
但是这是对方预料之内的进攻,如果法军进攻这里,势必要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
再加上德国本来就在这里修筑了兴登堡防线,前些日子根据法国的情报,德国又派人重新修补了防线,如果强攻的话一定会有巨大的伤亡。
贝当也认同了这点。
根据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估计,如果法军强行从南部发动进攻,即使在对面国防军没有重型武器的情况下,通过这里也要付出数万人的伤亡。
这对于法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法军的士气不足以承受巨大的伤亡,杜美罗总统也无法承担打一场伤亡数万人战争的代价。
所以必须要开辟另外一个进攻方向,而戴高乐的方案似乎成了不错的选择。
从兰斯出发渡过默兹河,然后穿越阿登森林从特里尔市杀入德国。
因为无论是从哪个方向进攻,装甲部队都无法展开,至少法国人是这么认为的,那么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动进攻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唯一的问题是阿登森林也不是法国的领土,部队通过这里会引起国际纠纷。
不过戴高乐也提出了应对措施。
他认为,法军可以从比利时和卢森堡的边界通过这里,因为阿登森林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划分的,如果单单从一方的领土通过会引起纠纷。
既然如此,就从卢森堡和比利时的边界处通过,这样谁都不好管。
事后法国再去安抚一下比、卢两国,用利益
历史上盟军在这里两次栽了跟头,他们总是以为德国人不会在这里发动进攻,然后就被对面偷了屁股。
当然,这不单单是盟军司令部蠢的原因,阿登森林确实不是一个适合进攻的地方。
阿登地区海拔不高,最高峰也就是几百米,可是树高林密还有很多沼泽。
30年代的坦克和现在可不一样,发动机那点儿小马力,即使是十吨多的轻型坦克,持续大负载爬坡也很容易导致变速箱故障过热损坏。
一辆抛锚可能就会形成十几公里的堵塞,即使不坏燃油消耗也是巨大的。
装甲部队进攻时,身后需要补给车队尾随携带补给。
坦克履带能通过,补给卡车或马车(巴巴罗萨时期还有大量德国补给使用马车)就更不一定了,特别是装载十吨以上的四轮卡车,在非铺装山区土路行驶。
这种磕磕绊绊的方式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闪电突击。
即使是全步兵部队,携带十几公斤的装备徒步翻越以上区域也绝不轻松,就是通过了可能也是盔歪甲斜狼狈不堪了,锐气尽失的部队人数再多也难以形成强大突击。
试想,统帅部手上只有一只精锐快速装甲部队,左边是条可能进去就出不来的崎岖山路,右边是有敌人设防的平缓开阔地域,一般都会选后者。
法国基于这些考虑判定德国会重演施里芬计划就很正常了。
另外法国人对于不在自己境内的地貌了解有限,而且应对手法也更少一些。
自己的国土可以详细测绘,在要害区域布置几百枚地雷、布置两个有电话的哨所,可能对手就会增加巨大变数。
所以二者法国人没有想到德军会从这里进攻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当双方的角色互换以后,阿登森林就进入了法国人的视野。
这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这里可以通过大量装甲部队,而是因为从德法南部边境进攻德国也是要闯过大片的山脉和丘陵,那么阿登森林的劣势就被抵消了。
因为都是山地,那么从哪进攻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哪边的防御更加的薄弱。
法国
默兹河
法国第一步兵师正在通过这里,士兵们正在从河上面的桥梁通过。
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从驻地兰斯一直进军到阿登森林,然后穿过那里直接冲入德国境内。
“按照这个进军速度,我们大概三天就能到达目的地。”
一位军官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对着他身旁的副官说道。
这个男人正是戴高乐,他刚刚升任第一步兵师的师长,所以他现在的军衔是上校。
至于为什么他能够在一年内连升两级,主要是因为戴高乐在杜美罗总统宣布要对德国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以后便请假返回了巴黎。
他亲自跟恩师贝当元帅仔细探讨了法军的进攻方向,最终说服了贝当。
然后在法军司令部内部的会议上,戴高乐以特别代表是身份出席了会议并提出建议。
他要求法军从两个方向发动进攻。
戴高乐的理由非常简单,鉴于法国没有荷兰和比利时的军事通行权,所以法军无法从比利时、荷兰境内进攻德国。
那么明面上法国跟德国接壤的部分只剩下了南部孚日山脉的部分。
但是这是对方预料之内的进攻,如果法军进攻这里,势必要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
再加上德国本来就在这里修筑了兴登堡防线,前些日子根据法国的情报,德国又派人重新修补了防线,如果强攻的话一定会有巨大的伤亡。
贝当也认同了这点。
根据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估计,如果法军强行从南部发动进攻,即使在对面国防军没有重型武器的情况下,通过这里也要付出数万人的伤亡。
这对于法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法军的士气不足以承受巨大的伤亡,杜美罗总统也无法承担打一场伤亡数万人战争的代价。
所以必须要开辟另外一个进攻方向,而戴高乐的方案似乎成了不错的选择。
从兰斯出发渡过默兹河,然后穿越阿登森林从特里尔市杀入德国。
因为无论是从哪个方向进攻,装甲部队都无法展开,至少法国人是这么认为的,那么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动进攻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唯一的问题是阿登森林也不是法国的领土,部队通过这里会引起国际纠纷。
不过戴高乐也提出了应对措施。
他认为,法军可以从比利时和卢森堡的边界通过这里,因为阿登森林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划分的,如果单单从一方的领土通过会引起纠纷。
既然如此,就从卢森堡和比利时的边界处通过,这样谁都不好管。
事后法国再去安抚一下比、卢两国,用利益
言情推荐阅读: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