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发现橡胶树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谓“仓零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人类文明的必经之路就是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猎生活,演变成定居的农耕文明。
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先进的代名词,而迈入农耕时代,意味着鲁斌真正对脚下这块土地拥有了所有权。
从历史上看,只有自然条件不能满足农耕的地方才能停留在游猎社会。
凡自然条件能够满足农耕的地方,一定会进化到农耕社会。
从事农耕,是古代人类实现定居的必然条件。而定居是一切高级文明产生的前提。
游牧社会由于其流动性,所有的物品及其居住地点都必须以便于携带为前提。
所以不可能进行任何大型复杂的制造、建筑、矿产开采。
文化典籍也是需要稳定的创作地点和保存空间的,所以游猎民族也不可能进行耗费时日的文化创作。
游猎民族不能进行任何高级的生产,也就不能产生出基于生产分工的成规模的商品交换。..
游牧民族有一些商业行为,用游牧产品来向农耕文明交换生活用品,也都完全是依附于农耕文明来进行的,游牧民族内部,不存在任何象样的贸易。
每个民族都会经历游动到定居的历史演变,欧洲蛮族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很快就进化到农耕文明阶段。
在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是以领主与农奴的附庸关系为特征的典型农业社会。
所以说农耕文明,是人类更高级文明的必经之路。以游牧/游猎这些基于居住地游动的社会形态,注定是一种低级落后的社会形态。
而鲁斌内心没有意识到,有一个野望在他心中慢慢萌芽。
他潜意识当中,把“希望岛”当成是未来自己文明国度的社会基石。
……
——————————————————
鲁斌也想直接满级出关,拳打大嘤帝国,脚踩北美大地。
但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在鲁斌没有把脑海里的那些图纸变为现实之前,还是夹着尾巴做人比较好。
……
……
“饭是要一口一口吃滴,路是要一步一步走滴。”
这几天顿顿都有米饭供应,充足可口的碳水让鲁斌开始考虑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安排。
之前的稻种已经育苗完成,花费几天的时间,鲁斌已经成功栽种下第二季的稻子。
这次鲁斌又把稻田扩大了一倍,粗放管理下的稻田一亩的规模足够保障鲁斌的吃嚼了。
按照亩产500斤,一年两季1000斤的种植规模,温饱已不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内容。
况且雨季结束他还可以种植大麦。毕竟他不是处在集体社会,需要把多余的粮食去换取其他生存资源。
当所有秧苗都已经移栽完毕后,鲁斌终于可以从农事中抽身。
望着上次没有登顶的蜀道山,他觉得这一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征服。
当然,登顶蜀道山并不是为了精神意义的征服这座岛屿。
而是自从登陆岛屿以来,这座岛屿的地图还是处于战争迷雾状态,只点亮了两个居住点之间的一片区域。
而这对于现阶段来说是不足的,还是那句话:可以当一只井底之蛙,但不能甘愿当一只井底之蛙。
……
……
——————————————————
鲁斌的登顶计划并不是探险式的,而是开发式的。
对于一个能掌控全岛的制高点,必然要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真正占领一个地方并不是跑上去插一面旗子就完事儿了,一定要形成事实意义的控制。
修路就是最好的选择。
鲁斌的第一阶段工程就是沿着小溪溯流向上修建,带着斧子来到溪流的上游,这边之前因为修建草场围栏已经砍伐清理出来了一部分。
慢慢往山上行进,把溪流一侧相对碍事的灌木杂草清理一遍。
前文提过,蜀道山山势并不陡峭,鲁斌像之前开辟乡间小路一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开拓。
对于偶然一些坡度较大的地方,如果没有树木遮挡的话,便直接用锄头铲子修建土台阶。
而如果有树木的话,实在不能绕路就直接砍了了事。
一个人的工作效率确实比较低下,不过鲁斌表现地很有耐心,以顺则一天二三十米,不顺则一天10来米的速度稳步推进。
在修筑到溪流一半的距离时,鲁斌正砍伐一颗不知道名字的拦路树,发现树皮顺着斧子的伤口流出乳白色的汁液。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鲁滨漂流之不逊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鲁滨漂流之不逊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