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怡和洋行侵权案
阿礼国此行甚为低调,一路乘坐商船,并未征用军舰。他乘坐的汽轮于下午从香港出发,中途在新安、香山、顺德、黄浦停留上下客。汽轮航行一夜,到达广州时已是次日上午。
以往,广州近海狮子洋、伶仃洋海盗横行,灯塔年久失修。来往商船往往不敢夜间航行。黑旗军重视海防,围剿海盗,重修灯塔,在短短几个月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冷落已久的海上贸易,重新变得繁忙起来。广州也变得欣欣向荣,大有赶超上海之势。
英国在广州并未设立领事馆。阿礼国把行李安置在怡和洋行,却并不急着进城面见杨烜。
怡和洋行是一家英资洋行,也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规模最大的洋行,最早成立于广州城南的商馆。
最近,怡和洋行卷入到一起诉讼案件。阿礼国身为英国领事,又借住在怡和洋行,便决定参与这个案件,借机观察暨南军政府的司法现状。
原告是广州怡和行老板伍崇曜,状告怡行洋行盗用怡和行的牌子,构成商业侵权。怡和行成立在先,由伍家创办,在广州十三行中实力最强。
1832年7月1日,两名苏格兰裔英国商人威廉·渣甸(WilliamJardine)及詹姆士·马地臣(JamesMatheson)决定在广州创办一家洋行。为了提高洋行名气,他们起名为“怡和洋行”。
彼时,伍家的怡和行如日中天,富可敌国,是远东最强的商行。渣甸给洋行起名为怡和洋行,正是想蹭怡和行的名气。
二十年过去了,英国人的怡和洋行不断发展壮大,实力冠居洋行之首。伍家的怡和行却不断萎缩,怡和洋行的名气反而盖过了怡和行。
以前华人势弱,洋人势强,伍家哪敢状告怡和洋行侵权?现在,杨烜娶了伍崇曜的女儿,大力扶植海商。怡和行重振声势,拓展多项业务。
由于名字相似,怡和行在对外业务往来上存在诸多不便。在杨烜的支持下,伍崇曜决定状告怡和洋行,要求怡和洋行改名。
英国人自知理亏。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怡和洋行与怡和行相安无事。怡行洋行的招牌已经打响了,变更名字颇为不妥,也有损英国人的尊严。
因此,怡和洋行不惜花费重金延请律师,要打赢这场官司。
此案由商馆法院负责审理。商馆位于广州城南、珠江北岸,广州十三行、外国洋行大多聚集在商馆。商馆法院因商馆得名,主要负责审理涉及外国人的案件。
暨南军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中外贸易往来在短时间内大大增加。连带着,华洋纠纷也屡屡出现,商馆法院业务量大增。
这天上午,商馆法院要继续审理怡行洋行侵权案。怡和洋行大股东渣甸拉上阿礼国一起旁听,希望阿礼国能够使用领事身份,向法院方面施压。
渣甸已经58岁,早年曾是一名随船外科医生。年轻时,渣甸大部分时间都在商船上渡过。这些商船,又以来往中国、从事鸦片贸易的商船为主。
后来,渣甸联合下级贵族詹姆斯·马地臣,创办了怡和洋行,使之成为广州最大的洋行。除此之外,渣甸在推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要不是渣甸在伦敦煽动民众,英国议会很难通过对华作战的决议。
阿礼国知道,渣甸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审慎的计划者、强硬的谈判高手。自己要想在广州打开局面,需要借助渣甸这个“铁头老鼠”。
(渣甸被广州人称为“铁头老鼠”。有一次,他在广州俱乐部被广州人用石头击中头部,之后面不改色,专横高傲,只是达观地耸了耸肩,并未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铁头老鼠”对这次诉讼非常重视,一路滔滔不绝,简直不给阿礼国插话的机会。他说:
“领事先生,您来到广州,一定要为我们英国商人作主。这次诉讼看似事小,实则关系大英帝国的尊严,也关系到怡和洋行的声誉。
“我们怡和洋行创立二十多年,牌子早已打响,如果突然改名字,必将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创……
“我已请了最好的律师,也向洋行职员作出了承诺,要不惜代价打赢这场官司……”
阿礼国和渣甸一样,都出身于平民家庭,却都雄心勃勃。在英国,平民出身的人很难出人头地。所以,他们选择在海外冒险,靠勤勉和精明在各自领域闯出了不小的成绩。
渣甸成为英国在华最大商人,阿礼国也成为了一名高级外交官。
阿礼国知道,平民出身的人最珍惜眼前的地位,也最争强好胜。但怡和洋行侵权在先,阿礼国并不看好这次诉讼。
而且,阿礼国刚来广州,尚未正式履职。他只想借机观察暨南军政府的司法现状,并不想插手此事,给杨烜留下不好的印象。
于是,阿礼国避而不谈诉讼纠纷的事,转而问道:“渣甸先生,您说请了律师辩护。我想问,暨南军政府果真像传言那样,在很短时间内引进了西方法律吗?
以往,广州近海狮子洋、伶仃洋海盗横行,灯塔年久失修。来往商船往往不敢夜间航行。黑旗军重视海防,围剿海盗,重修灯塔,在短短几个月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冷落已久的海上贸易,重新变得繁忙起来。广州也变得欣欣向荣,大有赶超上海之势。
英国在广州并未设立领事馆。阿礼国把行李安置在怡和洋行,却并不急着进城面见杨烜。
怡和洋行是一家英资洋行,也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规模最大的洋行,最早成立于广州城南的商馆。
最近,怡和洋行卷入到一起诉讼案件。阿礼国身为英国领事,又借住在怡和洋行,便决定参与这个案件,借机观察暨南军政府的司法现状。
原告是广州怡和行老板伍崇曜,状告怡行洋行盗用怡和行的牌子,构成商业侵权。怡和行成立在先,由伍家创办,在广州十三行中实力最强。
1832年7月1日,两名苏格兰裔英国商人威廉·渣甸(WilliamJardine)及詹姆士·马地臣(JamesMatheson)决定在广州创办一家洋行。为了提高洋行名气,他们起名为“怡和洋行”。
彼时,伍家的怡和行如日中天,富可敌国,是远东最强的商行。渣甸给洋行起名为怡和洋行,正是想蹭怡和行的名气。
二十年过去了,英国人的怡和洋行不断发展壮大,实力冠居洋行之首。伍家的怡和行却不断萎缩,怡和洋行的名气反而盖过了怡和行。
以前华人势弱,洋人势强,伍家哪敢状告怡和洋行侵权?现在,杨烜娶了伍崇曜的女儿,大力扶植海商。怡和行重振声势,拓展多项业务。
由于名字相似,怡和行在对外业务往来上存在诸多不便。在杨烜的支持下,伍崇曜决定状告怡和洋行,要求怡和洋行改名。
英国人自知理亏。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怡和洋行与怡和行相安无事。怡行洋行的招牌已经打响了,变更名字颇为不妥,也有损英国人的尊严。
因此,怡和洋行不惜花费重金延请律师,要打赢这场官司。
此案由商馆法院负责审理。商馆位于广州城南、珠江北岸,广州十三行、外国洋行大多聚集在商馆。商馆法院因商馆得名,主要负责审理涉及外国人的案件。
暨南军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中外贸易往来在短时间内大大增加。连带着,华洋纠纷也屡屡出现,商馆法院业务量大增。
这天上午,商馆法院要继续审理怡行洋行侵权案。怡和洋行大股东渣甸拉上阿礼国一起旁听,希望阿礼国能够使用领事身份,向法院方面施压。
渣甸已经58岁,早年曾是一名随船外科医生。年轻时,渣甸大部分时间都在商船上渡过。这些商船,又以来往中国、从事鸦片贸易的商船为主。
后来,渣甸联合下级贵族詹姆斯·马地臣,创办了怡和洋行,使之成为广州最大的洋行。除此之外,渣甸在推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要不是渣甸在伦敦煽动民众,英国议会很难通过对华作战的决议。
阿礼国知道,渣甸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审慎的计划者、强硬的谈判高手。自己要想在广州打开局面,需要借助渣甸这个“铁头老鼠”。
(渣甸被广州人称为“铁头老鼠”。有一次,他在广州俱乐部被广州人用石头击中头部,之后面不改色,专横高傲,只是达观地耸了耸肩,并未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铁头老鼠”对这次诉讼非常重视,一路滔滔不绝,简直不给阿礼国插话的机会。他说:
“领事先生,您来到广州,一定要为我们英国商人作主。这次诉讼看似事小,实则关系大英帝国的尊严,也关系到怡和洋行的声誉。
“我们怡和洋行创立二十多年,牌子早已打响,如果突然改名字,必将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创……
“我已请了最好的律师,也向洋行职员作出了承诺,要不惜代价打赢这场官司……”
阿礼国和渣甸一样,都出身于平民家庭,却都雄心勃勃。在英国,平民出身的人很难出人头地。所以,他们选择在海外冒险,靠勤勉和精明在各自领域闯出了不小的成绩。
渣甸成为英国在华最大商人,阿礼国也成为了一名高级外交官。
阿礼国知道,平民出身的人最珍惜眼前的地位,也最争强好胜。但怡和洋行侵权在先,阿礼国并不看好这次诉讼。
而且,阿礼国刚来广州,尚未正式履职。他只想借机观察暨南军政府的司法现状,并不想插手此事,给杨烜留下不好的印象。
于是,阿礼国避而不谈诉讼纠纷的事,转而问道:“渣甸先生,您说请了律师辩护。我想问,暨南军政府果真像传言那样,在很短时间内引进了西方法律吗?
言情推荐阅读:
1850再造中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1850再造中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