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钟表
钟摆的事情,让枢伯彻底相信了唐文郎是真的有能力改进刻漏的,于是在失神了半晌后,终于站了起来,郑重地向唐文郎行了一礼,随后将唐文郎请到了正屋内,为两人上了一杯茶。
主屋内与外面看起来完全不一样,料谁也不会想到,简陋的茅草屋内,任何一件家具的雕工都精妙无比,多宝阁上还摆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动物摆件,若是唐文郎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摆件中,许多的四肢甚至关节都是可以活动的,令人赞叹不止。
而最令人赞叹的,则应该是一件木做的五层镂空鬼工球,这种球全部镂空,内外五层,层层可动,却又没有任何拼合、粘接痕迹,均是由一整块材料慢慢向内雕刻而成的五层小球。这种技术在现代有专业电动工具的情况下依然非常困难,更不要说在明初了。
唐文郎在屋里扫视了一圈,基本上已经有了概念,这个枢伯远没有刻漏那么简单,他能做的事情,应该远远能超过唐文郎的想象。
“不知道文郎对于刻漏之事,还有何指教呢?刚刚你所演示的那以石计时的法子,确实神奇,但是恕我还是不明白其中精妙所在呀!”枢伯一脸诚恳地问道。
“那以石计时的方式,我愿称其为摆,这摆每次过底的时间,只与绳子的长短有关。此事,你多多试验便可以。但这摆需要在底端涮有重物,才能更为精确。”唐文郎简单地解释道。
“但是这刻漏的改良,需要的不单单是这摆,报时之处,也是可以改进颇多的。”唐文郎又继续说道。随后,他便要了一张纸,在纸上画起了表盘。
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对于时间的观念基础是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开始不满足于这么模糊的时间跨度,所以一个时辰又被分为了两份,前一个小时称为初,后一个小时称为正,比如午初是十一点到十二点,午正便是十二点到一点。再之后,对于时间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计时设备的原因,所以中国古代最细也只是将时间精确到了刻,一个时辰分为八刻,每一刻对应十五分钟。但是比刻更为精准的时间概念,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很难做到精准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明初人们的时间观念,要么是看天,要么是听钟鼓楼晨钟暮鼓的整点报时,这对于商业、工业发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阻碍,不知道时间的人,永远意识不到效率的宝贵。
表盘的出现,让时间从整点到整点的模糊时段,变成了每分每秒都在变化的直观感受,瞬间将时间的观念强化了出来,也诞生了钟表这种全新的计时观念。
其实表盘这种表现形式,与我国古代的罗盘非常相似,所以向枢伯与詹希原解释起来也非常的容易。而十二个时辰,正好可以作为时针的十二个分区,每个分区一个时辰。而分针则可以每隔十分钟,两小时一圈的概念,将时间更精准的划分。
这种方式,虽然相较于西方流行的十二小时转一圈,分针一小时一圈的概念并没有那么精准,但相较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十二时辰与罗盘象位,若是真的敢把子时与午时放在一起,估计连枢伯自己都不会理解的。
说不定,等社会真的有更准确的需求了,到时会自己发生转变,也未可知。
除了表盘,钟表还有几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是小型化的问题,唐文郎为了让枢伯相信自己,所以先拿出来的是钟摆。但是我们都知道,钟摆出现的时候,钟表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甚至于怀表都已经出现了。而钟摆解决的问题,只是让时间变得更为精准了而已。
在钟摆出现之前,在西方早期,与中国一样,同样适用的是刻漏计时,这种计时方式普遍被认为是通过蒙古人的征服而带到欧洲的。
但随后,发条这种改变钟表的事物出现了,与刻漏一样,发条不仅能够计时,同时也可以作为动力来源,为表盘的指针提供动力,随后,这种带有发条的钟表便成为了欧洲钟表的标准构造。
但是人们慢慢发现,发条的收紧与放松,所释放的力并不相同,而且非常容易受到移动等造成的影响。那是最好的怀表,每日的误差也在十分钟左右,虽然对于当时来说影响并不大,但是对于科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随后,伽利略发现了单摆原理,而随后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单摆原理,最终1656年由钟表匠惠更斯,将钟摆应用到了钟表之中,才形成了我们印象中带有钟摆的钟表。
带有钟摆的钟表虽然也需要发条提供动力,但是相较于传统的发条钟,时间的精准度大大的提高了。
不过,钟摆的应用只解决了座钟的精准度,却没有改变怀表等小型钟表的精准度。当时的小型表或者需要移动的航海钟,还均是使用发条供能,并使用这种各样的擒纵机构,来尽量减少由于晃动等带来的影响。
但是这种方式只能相对的改变,直到今天,使用机械结构的手表,相对于电子表等,依然有较大的误差,即使是天文台认证的手表,误差也在每日负四秒到正六
主屋内与外面看起来完全不一样,料谁也不会想到,简陋的茅草屋内,任何一件家具的雕工都精妙无比,多宝阁上还摆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动物摆件,若是唐文郎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摆件中,许多的四肢甚至关节都是可以活动的,令人赞叹不止。
而最令人赞叹的,则应该是一件木做的五层镂空鬼工球,这种球全部镂空,内外五层,层层可动,却又没有任何拼合、粘接痕迹,均是由一整块材料慢慢向内雕刻而成的五层小球。这种技术在现代有专业电动工具的情况下依然非常困难,更不要说在明初了。
唐文郎在屋里扫视了一圈,基本上已经有了概念,这个枢伯远没有刻漏那么简单,他能做的事情,应该远远能超过唐文郎的想象。
“不知道文郎对于刻漏之事,还有何指教呢?刚刚你所演示的那以石计时的法子,确实神奇,但是恕我还是不明白其中精妙所在呀!”枢伯一脸诚恳地问道。
“那以石计时的方式,我愿称其为摆,这摆每次过底的时间,只与绳子的长短有关。此事,你多多试验便可以。但这摆需要在底端涮有重物,才能更为精确。”唐文郎简单地解释道。
“但是这刻漏的改良,需要的不单单是这摆,报时之处,也是可以改进颇多的。”唐文郎又继续说道。随后,他便要了一张纸,在纸上画起了表盘。
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对于时间的观念基础是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开始不满足于这么模糊的时间跨度,所以一个时辰又被分为了两份,前一个小时称为初,后一个小时称为正,比如午初是十一点到十二点,午正便是十二点到一点。再之后,对于时间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计时设备的原因,所以中国古代最细也只是将时间精确到了刻,一个时辰分为八刻,每一刻对应十五分钟。但是比刻更为精准的时间概念,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很难做到精准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明初人们的时间观念,要么是看天,要么是听钟鼓楼晨钟暮鼓的整点报时,这对于商业、工业发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阻碍,不知道时间的人,永远意识不到效率的宝贵。
表盘的出现,让时间从整点到整点的模糊时段,变成了每分每秒都在变化的直观感受,瞬间将时间的观念强化了出来,也诞生了钟表这种全新的计时观念。
其实表盘这种表现形式,与我国古代的罗盘非常相似,所以向枢伯与詹希原解释起来也非常的容易。而十二个时辰,正好可以作为时针的十二个分区,每个分区一个时辰。而分针则可以每隔十分钟,两小时一圈的概念,将时间更精准的划分。
这种方式,虽然相较于西方流行的十二小时转一圈,分针一小时一圈的概念并没有那么精准,但相较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十二时辰与罗盘象位,若是真的敢把子时与午时放在一起,估计连枢伯自己都不会理解的。
说不定,等社会真的有更准确的需求了,到时会自己发生转变,也未可知。
除了表盘,钟表还有几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是小型化的问题,唐文郎为了让枢伯相信自己,所以先拿出来的是钟摆。但是我们都知道,钟摆出现的时候,钟表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甚至于怀表都已经出现了。而钟摆解决的问题,只是让时间变得更为精准了而已。
在钟摆出现之前,在西方早期,与中国一样,同样适用的是刻漏计时,这种计时方式普遍被认为是通过蒙古人的征服而带到欧洲的。
但随后,发条这种改变钟表的事物出现了,与刻漏一样,发条不仅能够计时,同时也可以作为动力来源,为表盘的指针提供动力,随后,这种带有发条的钟表便成为了欧洲钟表的标准构造。
但是人们慢慢发现,发条的收紧与放松,所释放的力并不相同,而且非常容易受到移动等造成的影响。那是最好的怀表,每日的误差也在十分钟左右,虽然对于当时来说影响并不大,但是对于科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随后,伽利略发现了单摆原理,而随后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单摆原理,最终1656年由钟表匠惠更斯,将钟摆应用到了钟表之中,才形成了我们印象中带有钟摆的钟表。
带有钟摆的钟表虽然也需要发条提供动力,但是相较于传统的发条钟,时间的精准度大大的提高了。
不过,钟摆的应用只解决了座钟的精准度,却没有改变怀表等小型钟表的精准度。当时的小型表或者需要移动的航海钟,还均是使用发条供能,并使用这种各样的擒纵机构,来尽量减少由于晃动等带来的影响。
但是这种方式只能相对的改变,直到今天,使用机械结构的手表,相对于电子表等,依然有较大的误差,即使是天文台认证的手表,误差也在每日负四秒到正六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