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子弹
两个裁缝是带着一车布料来的,看来是打算直接在这里将衣服都做好,改到让唐文郎满意为止。
唐文郎只是安排了张荣府上的小厮与竹香多多帮助两个裁缝,便不再去管了,回到房间做起了火器营的计划来。
第二天,唐文郎寅正便来到了龙虎卫中,此时虽然天色渐明,但是太阳还没有升起,唐文郎来到了胡斌的军衙,因为早就打过招呼,所以胡斌此时已经穿好衣装,等在此处。
“胡指挥使,让你起这么早,实在是抱歉,不知道准备的怎么样了?”唐文郎一脸歉意地说道。
“无妨,早起算个甚,又不是一夜不睡。”胡斌挥了挥手说道。
“那好,那咱们开始?”唐文郎笑了笑说道。
“好!来人,按照昨天吩咐的,给我吹喊起来!”
话音刚落,门外便有刺耳的唢呐声,似乎要撕破外面的天空般响起,随后,远处慢慢有其他唢呐声加入进来,一层一层,像是回音般,荡在整个龙虎卫的上空。
伴随着唢呐声的,是一些大嗓门的兵士,一遍一遍地喊着:“即刻整装,校场列阵!即刻整装,校场列阵!”
唐文郎同胡斌一齐走向校场,半路上看到许多兵士莫名其妙地从营房中出来,甚至连小衣都没有穿好。待唐文郎与胡斌走上点将台的时候,校场两旁的聚将鼓也开始响了起来,三通鼓过后,所有的将士必须到校场集合,这是军令。
还好,现在算不上是战时,兵士们也都没有感受到高压力,否则给唐文郎一百个胆子,唐文郎也不敢搞这种紧急集合,否则发生了营啸,那可太恐怖了。
三通鼓毕,唐文郎与胡斌扫视了一下整个校场,然后胡斌震耳欲聋地喊道:“校点人数,未到者,杖十!”
校场上五千余人却犹如礁石一般伫立着,只有传令兵的声音,犹如海浪般在这些礁石上不断地拍打着,慢慢远去。
等了不到一刻,几个传令兵跑了回来,向胡斌报告了校点的人数。
此时的京卫规制比较齐全,分为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约有1120人,每个千户所又分为10个百户所,百户所之下又设两个总旗、10个小旗,满编应为5600人,接近现代的一个小一点的合成旅了,阵仗不可谓不大。
原本这些兵士只有两个千户所承担着守备的任务,其他的军户一般都是在家的,但是因为唐文郎要练兵,所以才难得地出现了只有战备时才有的总动员。
胡斌听着传令兵传来各千户所的实到人数,而唐文郎则在一旁点着那些勋戚们的人数。
似乎是昨天的话,或者是昨天的杀威棒起了作用,这些勋戚们站的笔直,除了实在来不了的周骥,就连昨天晚到挨板子的一帮勋戚,也都笔直地按照年龄站到了队伍中。
唐文郎非常满意地笑了笑,这些熊孩子作为将门子弟,家教还是有的,就是平时那些国公侯爷的常年镇守在外,这些熊孩子疏于管教而已,只要有人管教,规矩总是能想起来的。
等到点完人,校场一侧的棍棒飞舞结束,唐文郎向胡斌点了点头,叫了那些吹唢呐的兵士插入到队伍中,然后开始讲解起来所有短调的作用来,包括起床号、入寝号、冲锋号等等,一时间,原本寂静的校场上,变得嘈杂了起来。
约么讲解了两刻钟,唐文郎同胡斌便让各个百户带领下属的兵士们,在营中自寻一块地方演练步操去了,而勋戚们则交给了几个佥事,唐文郎则同胡斌一齐,在营中不断地巡视着,指导一下部分军士的动作。
轮流休息与吃饭的时间,则是教唱红歌的环节,唐文郎将后世军训中的严格管理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让胡斌的亲卫们作为督察员,袖子上绑个红袖箍,然后拿着军棍走在各个百户所之间,但凡有嬉皮笑脸、惫懒散慢的,一律拖出去军棍伺候。
看着这边已经差不多了,唐文郎与胡斌商量了一下,又坐着马车去了炸药作坊。
将万户及主要的工匠叫了过来,唐文郎安排起了定装子弹的事情。
定装子弹实际上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早期的火枪手就会通过用小瓶分装火药来实现定装,加快了火药装填的速度,随后纸质定装弹等的出现,让定装子弹逐渐有了现代子弹的模样。
燧发枪时代,士兵们需要用牙咬开纸质定装弹的外包装,将其中的火药倒一部分在药池,然后再将剩余的火药与纸放入枪管,最后放入弹头,用通条压实。
这其中纸是用来保证密封性的,防止火药产生的压力从子弹边缘的缝隙中逸散,使得威力减小,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这些纸很容易燃烧不完全,最后堵塞枪管。所以欧洲早期都是使用牛油纸来制作定装弹的。
但是据传,这种牛油纸曾经遭遇到英国的印度教士兵一致反对,随后改成了猪油纸,最后……
弹头上,唐文郎选用锥形的铅头,加工方便,威力尚可。发射药方面,硝化纤维的成本与膛压,让唐
唐文郎只是安排了张荣府上的小厮与竹香多多帮助两个裁缝,便不再去管了,回到房间做起了火器营的计划来。
第二天,唐文郎寅正便来到了龙虎卫中,此时虽然天色渐明,但是太阳还没有升起,唐文郎来到了胡斌的军衙,因为早就打过招呼,所以胡斌此时已经穿好衣装,等在此处。
“胡指挥使,让你起这么早,实在是抱歉,不知道准备的怎么样了?”唐文郎一脸歉意地说道。
“无妨,早起算个甚,又不是一夜不睡。”胡斌挥了挥手说道。
“那好,那咱们开始?”唐文郎笑了笑说道。
“好!来人,按照昨天吩咐的,给我吹喊起来!”
话音刚落,门外便有刺耳的唢呐声,似乎要撕破外面的天空般响起,随后,远处慢慢有其他唢呐声加入进来,一层一层,像是回音般,荡在整个龙虎卫的上空。
伴随着唢呐声的,是一些大嗓门的兵士,一遍一遍地喊着:“即刻整装,校场列阵!即刻整装,校场列阵!”
唐文郎同胡斌一齐走向校场,半路上看到许多兵士莫名其妙地从营房中出来,甚至连小衣都没有穿好。待唐文郎与胡斌走上点将台的时候,校场两旁的聚将鼓也开始响了起来,三通鼓过后,所有的将士必须到校场集合,这是军令。
还好,现在算不上是战时,兵士们也都没有感受到高压力,否则给唐文郎一百个胆子,唐文郎也不敢搞这种紧急集合,否则发生了营啸,那可太恐怖了。
三通鼓毕,唐文郎与胡斌扫视了一下整个校场,然后胡斌震耳欲聋地喊道:“校点人数,未到者,杖十!”
校场上五千余人却犹如礁石一般伫立着,只有传令兵的声音,犹如海浪般在这些礁石上不断地拍打着,慢慢远去。
等了不到一刻,几个传令兵跑了回来,向胡斌报告了校点的人数。
此时的京卫规制比较齐全,分为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约有1120人,每个千户所又分为10个百户所,百户所之下又设两个总旗、10个小旗,满编应为5600人,接近现代的一个小一点的合成旅了,阵仗不可谓不大。
原本这些兵士只有两个千户所承担着守备的任务,其他的军户一般都是在家的,但是因为唐文郎要练兵,所以才难得地出现了只有战备时才有的总动员。
胡斌听着传令兵传来各千户所的实到人数,而唐文郎则在一旁点着那些勋戚们的人数。
似乎是昨天的话,或者是昨天的杀威棒起了作用,这些勋戚们站的笔直,除了实在来不了的周骥,就连昨天晚到挨板子的一帮勋戚,也都笔直地按照年龄站到了队伍中。
唐文郎非常满意地笑了笑,这些熊孩子作为将门子弟,家教还是有的,就是平时那些国公侯爷的常年镇守在外,这些熊孩子疏于管教而已,只要有人管教,规矩总是能想起来的。
等到点完人,校场一侧的棍棒飞舞结束,唐文郎向胡斌点了点头,叫了那些吹唢呐的兵士插入到队伍中,然后开始讲解起来所有短调的作用来,包括起床号、入寝号、冲锋号等等,一时间,原本寂静的校场上,变得嘈杂了起来。
约么讲解了两刻钟,唐文郎同胡斌便让各个百户带领下属的兵士们,在营中自寻一块地方演练步操去了,而勋戚们则交给了几个佥事,唐文郎则同胡斌一齐,在营中不断地巡视着,指导一下部分军士的动作。
轮流休息与吃饭的时间,则是教唱红歌的环节,唐文郎将后世军训中的严格管理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让胡斌的亲卫们作为督察员,袖子上绑个红袖箍,然后拿着军棍走在各个百户所之间,但凡有嬉皮笑脸、惫懒散慢的,一律拖出去军棍伺候。
看着这边已经差不多了,唐文郎与胡斌商量了一下,又坐着马车去了炸药作坊。
将万户及主要的工匠叫了过来,唐文郎安排起了定装子弹的事情。
定装子弹实际上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早期的火枪手就会通过用小瓶分装火药来实现定装,加快了火药装填的速度,随后纸质定装弹等的出现,让定装子弹逐渐有了现代子弹的模样。
燧发枪时代,士兵们需要用牙咬开纸质定装弹的外包装,将其中的火药倒一部分在药池,然后再将剩余的火药与纸放入枪管,最后放入弹头,用通条压实。
这其中纸是用来保证密封性的,防止火药产生的压力从子弹边缘的缝隙中逸散,使得威力减小,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这些纸很容易燃烧不完全,最后堵塞枪管。所以欧洲早期都是使用牛油纸来制作定装弹的。
但是据传,这种牛油纸曾经遭遇到英国的印度教士兵一致反对,随后改成了猪油纸,最后……
弹头上,唐文郎选用锥形的铅头,加工方便,威力尚可。发射药方面,硝化纤维的成本与膛压,让唐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