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詹希原(二)
詹希原,字孟举,无论是在当朝还是后世,都算得上是相当有名,并不是因为他现在的铸印局副使或者后来从七品中书舍人的身份,而是因为他另一个身份——书法家。
詹希原,善于写“大字”,是台阁体,也就是馆阁体的鼻祖。他的楷书圆润大气,兼具了欧、虞、颜、柳等唐代书法大家的特点,在明初的时候被视为是“国朝第一手”,基本上当时京城的所有宫殿、城门、碑文等牌匾,都是由他撰写的,甚至后宫的皇亲与嫔妃都要随他学习书法。
而由詹希原创立的台阁体书法,因为端庄美观,所以受到大量文人学子的争相模仿,一时间颇有洛阳纸贵的意思。正是因为他的字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所以直接基本上成为了后世科举考试的标准字体,以及后来官场文书的标准字体,影响了明清两代。
丰坊是明代中期非常狂傲的文人书家,他对于詹希原的字的评价是:““大字兼颜、蔡之妙,独步当代。……亦颜公为优,太白次之,君谟又次之,本朝仅孟举可配古人,自后未见其比也。”宋濂、杨世奇等也在文章中对其赞誉有加。
而在众多随他学字的人中,最出名的一个,后来的首辅解缙绝对算得上是榜上有名,解缙一直将詹希原视为其老师,并大量在文章中赞扬于他。
虽然他不入流的铸印局副使的身份,与他的当朝大书法家的身份有着巨大的反差,但事实上他还有一个常人很少知道,但是更为反差的爱好:“研究漏刻。”
正史中对于詹希原书法上的记载并不多,但是却基本上都会记载这样一点:“詹希原用沙子代替水,改善了漏刻的使用。”
既然伍儒与马沙亦黑向唐文郎推荐的人是詹希原,那唐文郎还是打算找他去试试的。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太阳历的问题,唐文郎干脆直接将反射象限仪画了出来,这玩意建一个大号的在山上,观测的数据还是会相当准确的。
另外,为了让伍儒等人能重视起来,他干脆扯上皇上的大旗,说皇上许他帮助航海侯等准备出海事宜的,这太阳历关乎到出海之事,马虎不得。
既然都已经把圣上拉进来了,唐文郎干脆加了点需求,便是将重要的几个星的天文历也都算出来,将那些占卜预测的事情都不要,就要最简单的时间数字便好,然后将天文历的表格画了出来。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只是从来没有人这么整理过而已。
唐文郎要这么多星的天文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到了后世,实际上很少依靠北极星进行导航了,因为北极星实际上与北极存在一定的偏角,并不准确。而如果真的要向东洲远航,那么走勘察加半岛等高纬度地区,这种偏差便会更大。所以晚上的时候,还是要通过多星的截距法来推算航位的。
在伍儒家讲了讨论了一整天,从天文到数学,从仪器到历法,伍儒与马沙亦黑愈发对唐文郎感到钦佩。唐文郎也非常愿意从他们那里了解如今阿拉伯的天文学与数学的发展情况。
事实上,此时的阿拉伯数字与我们后世看到的阿拉伯数字并不相同,只是有些相似,但是由于其书写简单,受到了西方的欢迎,才逐渐成为西方数学最重要的工具的。但是中国在这方面的欠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中国数学在进入代数之后的缓慢发展。
不过,唐文郎直接向伍儒和马沙亦黑介绍了自己创造的由苏州码子改变而来的全新数字系统,因为有后世太多的经验,所以唐文郎创造的数字系统不仅方便书写,更解决了数字之间容易混淆的问题,同时将公式符号等一并加入到数字体系中,形成了完整的一套数学基础。苏州码子让伍儒有点不适,但是却让马沙亦黑如获至宝,看着唐文郎用各种简单的方式进行各种运算,马沙亦黑赶忙找了一张纸,开始不断地记录起来,生怕自己随时都会忘了。..
数学的发展永远是所有科学发展的基础,宋的时候,中国在代数方面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几何方面也有大量的收获,如今如果能通过数字体系的改良进行推动,唐文郎期望中国的数学,能走得更远。
不知不觉天色便黯淡了下来,伍儒两人还依然兴致勃勃地向唐文郎讨教着各种知识,但是唐文郎确实有些兴致缺缺了。
这两人虽然代表着这时中国在伊斯兰天文学、数学上的最高水平,但是却远远不能代表阿拉伯数学的最高水平。也许是两人的职业的原因,所以两人在数学上更倾向于几何的应用,反而对代数等没什么了解。
在唐文郎向两人反复提到《代数学》这本阿拉伯世界的神作之后,马沙亦黑突然嘿嘿一笑,说过几天他再找个人向唐文郎求教。唐文郎应承了一下,便起身告辞回家了。
虽然伍儒与马沙亦黑不断邀请唐文郎日落之后在他们家里用膳,但是考虑到对于古代中东食品的不佳印象,加上日落之后就要关城门了,唐文郎还是打算直接回家的好,马沙亦黑应该是打算在伍儒家住下,所以并未同行。
一白天什么也没吃光说话的唐
詹希原,善于写“大字”,是台阁体,也就是馆阁体的鼻祖。他的楷书圆润大气,兼具了欧、虞、颜、柳等唐代书法大家的特点,在明初的时候被视为是“国朝第一手”,基本上当时京城的所有宫殿、城门、碑文等牌匾,都是由他撰写的,甚至后宫的皇亲与嫔妃都要随他学习书法。
而由詹希原创立的台阁体书法,因为端庄美观,所以受到大量文人学子的争相模仿,一时间颇有洛阳纸贵的意思。正是因为他的字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所以直接基本上成为了后世科举考试的标准字体,以及后来官场文书的标准字体,影响了明清两代。
丰坊是明代中期非常狂傲的文人书家,他对于詹希原的字的评价是:““大字兼颜、蔡之妙,独步当代。……亦颜公为优,太白次之,君谟又次之,本朝仅孟举可配古人,自后未见其比也。”宋濂、杨世奇等也在文章中对其赞誉有加。
而在众多随他学字的人中,最出名的一个,后来的首辅解缙绝对算得上是榜上有名,解缙一直将詹希原视为其老师,并大量在文章中赞扬于他。
虽然他不入流的铸印局副使的身份,与他的当朝大书法家的身份有着巨大的反差,但事实上他还有一个常人很少知道,但是更为反差的爱好:“研究漏刻。”
正史中对于詹希原书法上的记载并不多,但是却基本上都会记载这样一点:“詹希原用沙子代替水,改善了漏刻的使用。”
既然伍儒与马沙亦黑向唐文郎推荐的人是詹希原,那唐文郎还是打算找他去试试的。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太阳历的问题,唐文郎干脆直接将反射象限仪画了出来,这玩意建一个大号的在山上,观测的数据还是会相当准确的。
另外,为了让伍儒等人能重视起来,他干脆扯上皇上的大旗,说皇上许他帮助航海侯等准备出海事宜的,这太阳历关乎到出海之事,马虎不得。
既然都已经把圣上拉进来了,唐文郎干脆加了点需求,便是将重要的几个星的天文历也都算出来,将那些占卜预测的事情都不要,就要最简单的时间数字便好,然后将天文历的表格画了出来。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只是从来没有人这么整理过而已。
唐文郎要这么多星的天文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到了后世,实际上很少依靠北极星进行导航了,因为北极星实际上与北极存在一定的偏角,并不准确。而如果真的要向东洲远航,那么走勘察加半岛等高纬度地区,这种偏差便会更大。所以晚上的时候,还是要通过多星的截距法来推算航位的。
在伍儒家讲了讨论了一整天,从天文到数学,从仪器到历法,伍儒与马沙亦黑愈发对唐文郎感到钦佩。唐文郎也非常愿意从他们那里了解如今阿拉伯的天文学与数学的发展情况。
事实上,此时的阿拉伯数字与我们后世看到的阿拉伯数字并不相同,只是有些相似,但是由于其书写简单,受到了西方的欢迎,才逐渐成为西方数学最重要的工具的。但是中国在这方面的欠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中国数学在进入代数之后的缓慢发展。
不过,唐文郎直接向伍儒和马沙亦黑介绍了自己创造的由苏州码子改变而来的全新数字系统,因为有后世太多的经验,所以唐文郎创造的数字系统不仅方便书写,更解决了数字之间容易混淆的问题,同时将公式符号等一并加入到数字体系中,形成了完整的一套数学基础。苏州码子让伍儒有点不适,但是却让马沙亦黑如获至宝,看着唐文郎用各种简单的方式进行各种运算,马沙亦黑赶忙找了一张纸,开始不断地记录起来,生怕自己随时都会忘了。..
数学的发展永远是所有科学发展的基础,宋的时候,中国在代数方面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几何方面也有大量的收获,如今如果能通过数字体系的改良进行推动,唐文郎期望中国的数学,能走得更远。
不知不觉天色便黯淡了下来,伍儒两人还依然兴致勃勃地向唐文郎讨教着各种知识,但是唐文郎确实有些兴致缺缺了。
这两人虽然代表着这时中国在伊斯兰天文学、数学上的最高水平,但是却远远不能代表阿拉伯数学的最高水平。也许是两人的职业的原因,所以两人在数学上更倾向于几何的应用,反而对代数等没什么了解。
在唐文郎向两人反复提到《代数学》这本阿拉伯世界的神作之后,马沙亦黑突然嘿嘿一笑,说过几天他再找个人向唐文郎求教。唐文郎应承了一下,便起身告辞回家了。
虽然伍儒与马沙亦黑不断邀请唐文郎日落之后在他们家里用膳,但是考虑到对于古代中东食品的不佳印象,加上日落之后就要关城门了,唐文郎还是打算直接回家的好,马沙亦黑应该是打算在伍儒家住下,所以并未同行。
一白天什么也没吃光说话的唐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