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硝酸铵工艺
第二天是休沐,这也是唐文郎能和二叔三叔喝那么晚的原因。
因为这回喝的是玉冰烧,明显比之前的酒好上不少,所以第二天一早,唐文郎并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
早上起来,便向忠叔说明了这作坊该如何制作。因为只是个小作坊,所以需要准备的并不多,但也因为只是个小作坊,所以工艺步骤比其他的要复杂一些。
首先要用青砖砌一个蒸氨炉,并用陶管与陶缸相连,缝隙用黏土封好。动物骨经选后投入蒸氨炉中,徐徐加热,温度度逐渐上升,这时动物骨中的氨气,随水蒸汽和其他有机物一起,由管道导至缸中,与缸内事先加入的50%浓度的稀硫酸作用生成粗制的硫酸铵溶液。
这时候制出的产品为粗制硫酸铵,其中含有不少杂质和有机物。在溶液表面会有一层黑色的油状物质,用勺将它排出,经过浓缩结晶后,再将硫酸铵放回到缸中,放置一昼夜的时间,经过结晶的硫酸铵在去除掉母液后就是粗制的硫酸铵。
随后用温水将粗制硫酸铵溶解,重复之前的结晶方式,便可以得到精制的硫酸铵晶体。,但是此时的硫酸铵中是含有水分的,经过用火炕等方式低温烘干,便可以得到精制的硫酸铵。
之所以要将硫酸铵进行烘干,就是为了确认硫酸铵的准确质量,以方便后续确定火硝的使用量。
将二十斤硫酸铵、三十三斤火硝迅速放入半缸水中,加热搅拌,两刻钟便会出现结晶。保持高温,充分结晶,趁溶液高温时按照滤豆浆的方式,将晶体滤出,得到的就是硫酸钾晶体,而随着溶液温度的降低,硝酸铵晶体也会缓慢析出。
因为过滤可能存在不完全或者组分配比不准确的情况,这种方式做出来的硝酸铵晶体中可能会存在部分硫酸钾,如果想要更加精准地配比化肥,只取上半层结晶便可以了。
而如果为了更方便,氮肥舍弃硝基,直接使用硫酸铵的效果也不会差。
问题的关键其实还是在于硫酸的来源,这方面,唐文郎让有些苦恼,要不直接用大缸造?反正自己需要的也不是浓硫酸,大缸造出的稀硫酸正好。
又与忠叔算了支出,如今硫磺用的不多,只有军器局制作火药炸药用的最多,平常市面上的价格并不高,百斤不过三贯。唐文郎作为军器局大使,若是直接从那贩硫磺的手中买,只要不到两贯百斤。就算是用缸造消耗大些,差不多可制得硫酸铵三百五十斤,骨头基本无需算成本,即使收,百斤不过二三十文而已,若是用尿,更为便宜。
如此算来,每亩田所用不过是五十斤,即使算上柴碳,每亩所需多算不过是三百文,即便只能多收一石,也是非常值得,如果配合那副产物磷钾肥,怕是多收一石都不止。
更何况圣上如今已经遣人造了鱼鳞图册,这直隶的田亩是首批丈量的,所有田亩均有了定数,哪家想再多些田亩,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只有唐文郎知道,明王朝即将迎来自己的人口巅峰与麻烦的开始。所有问题的核心就是人口的极度不均衡。
洪武十三年至十四年的人口普查,大明人口近六千万。
但是令人无奈的是,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因为战争水患等影响存在大量被抛荒的农田。而朝廷却在江南地区实行的高赋税、禁迁徙的政策,江南地区反而出现了与北方截然不同的,人多地少的情况。
造成的结果是,洪武年间发生了一百余次农民起义,六千万的人口反而成了整个明朝的巅峰。
朱元璋对于江南的政策,估计起码现在没有任何人能够动摇。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何从仅有的土地中抠出更多的粮食,将是江南地区农民最大的问题。
与忠叔商量了一上午如何建造这个作坊,直到中午的时候才出门,带上竹香,并没有坐马车,而是步行着去良心坊蹭饭。
农历四月,应天城已然变得十分温暖,只是有时颇为潮湿,让两世都是北方人的唐文郎颇为不适应。
许是因为休沐,许是因为到了午饭的时间,良心坊门前,还真是有许多衣着华贵之人等在门前。
唐文郎刚走到队尾,还没继续向前走近店中,便听到身旁有人喊道:“这不是文郎兄吗?好久不见了呀!”
唐文郎回头一看,还没等认出来来人,便听到身旁队尾的两人对来人恭敬地拜道:“见过长驸马。”
唐文郎定睛一看,这可不是驸马爷李祺嘛?上次见到他时还是上个月,也是在这里,他和邓镇一起来的,看来这驸马爷也挺喜欢吃这卤肉的呀。
“呦,这不是刘侍郎、李侍郎吗?今天可真是太巧了呀!文郎兄,这两位可是你工部的长官呀,你不认识?”李祺走近了以后打趣道。
“驸马爷说笑了,卑职二人如今已经不在工部,前几日刚领的旨意,在下去了兵部,李侍郎则去了刑部。”李镛说道:“今日我二人乃是来这里叙旧作别的。不知这位小兄弟该如何称呼呀?”
因为这回喝的是玉冰烧,明显比之前的酒好上不少,所以第二天一早,唐文郎并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
早上起来,便向忠叔说明了这作坊该如何制作。因为只是个小作坊,所以需要准备的并不多,但也因为只是个小作坊,所以工艺步骤比其他的要复杂一些。
首先要用青砖砌一个蒸氨炉,并用陶管与陶缸相连,缝隙用黏土封好。动物骨经选后投入蒸氨炉中,徐徐加热,温度度逐渐上升,这时动物骨中的氨气,随水蒸汽和其他有机物一起,由管道导至缸中,与缸内事先加入的50%浓度的稀硫酸作用生成粗制的硫酸铵溶液。
这时候制出的产品为粗制硫酸铵,其中含有不少杂质和有机物。在溶液表面会有一层黑色的油状物质,用勺将它排出,经过浓缩结晶后,再将硫酸铵放回到缸中,放置一昼夜的时间,经过结晶的硫酸铵在去除掉母液后就是粗制的硫酸铵。
随后用温水将粗制硫酸铵溶解,重复之前的结晶方式,便可以得到精制的硫酸铵晶体。,但是此时的硫酸铵中是含有水分的,经过用火炕等方式低温烘干,便可以得到精制的硫酸铵。
之所以要将硫酸铵进行烘干,就是为了确认硫酸铵的准确质量,以方便后续确定火硝的使用量。
将二十斤硫酸铵、三十三斤火硝迅速放入半缸水中,加热搅拌,两刻钟便会出现结晶。保持高温,充分结晶,趁溶液高温时按照滤豆浆的方式,将晶体滤出,得到的就是硫酸钾晶体,而随着溶液温度的降低,硝酸铵晶体也会缓慢析出。
因为过滤可能存在不完全或者组分配比不准确的情况,这种方式做出来的硝酸铵晶体中可能会存在部分硫酸钾,如果想要更加精准地配比化肥,只取上半层结晶便可以了。
而如果为了更方便,氮肥舍弃硝基,直接使用硫酸铵的效果也不会差。
问题的关键其实还是在于硫酸的来源,这方面,唐文郎让有些苦恼,要不直接用大缸造?反正自己需要的也不是浓硫酸,大缸造出的稀硫酸正好。
又与忠叔算了支出,如今硫磺用的不多,只有军器局制作火药炸药用的最多,平常市面上的价格并不高,百斤不过三贯。唐文郎作为军器局大使,若是直接从那贩硫磺的手中买,只要不到两贯百斤。就算是用缸造消耗大些,差不多可制得硫酸铵三百五十斤,骨头基本无需算成本,即使收,百斤不过二三十文而已,若是用尿,更为便宜。
如此算来,每亩田所用不过是五十斤,即使算上柴碳,每亩所需多算不过是三百文,即便只能多收一石,也是非常值得,如果配合那副产物磷钾肥,怕是多收一石都不止。
更何况圣上如今已经遣人造了鱼鳞图册,这直隶的田亩是首批丈量的,所有田亩均有了定数,哪家想再多些田亩,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只有唐文郎知道,明王朝即将迎来自己的人口巅峰与麻烦的开始。所有问题的核心就是人口的极度不均衡。
洪武十三年至十四年的人口普查,大明人口近六千万。
但是令人无奈的是,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因为战争水患等影响存在大量被抛荒的农田。而朝廷却在江南地区实行的高赋税、禁迁徙的政策,江南地区反而出现了与北方截然不同的,人多地少的情况。
造成的结果是,洪武年间发生了一百余次农民起义,六千万的人口反而成了整个明朝的巅峰。
朱元璋对于江南的政策,估计起码现在没有任何人能够动摇。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何从仅有的土地中抠出更多的粮食,将是江南地区农民最大的问题。
与忠叔商量了一上午如何建造这个作坊,直到中午的时候才出门,带上竹香,并没有坐马车,而是步行着去良心坊蹭饭。
农历四月,应天城已然变得十分温暖,只是有时颇为潮湿,让两世都是北方人的唐文郎颇为不适应。
许是因为休沐,许是因为到了午饭的时间,良心坊门前,还真是有许多衣着华贵之人等在门前。
唐文郎刚走到队尾,还没继续向前走近店中,便听到身旁有人喊道:“这不是文郎兄吗?好久不见了呀!”
唐文郎回头一看,还没等认出来来人,便听到身旁队尾的两人对来人恭敬地拜道:“见过长驸马。”
唐文郎定睛一看,这可不是驸马爷李祺嘛?上次见到他时还是上个月,也是在这里,他和邓镇一起来的,看来这驸马爷也挺喜欢吃这卤肉的呀。
“呦,这不是刘侍郎、李侍郎吗?今天可真是太巧了呀!文郎兄,这两位可是你工部的长官呀,你不认识?”李祺走近了以后打趣道。
“驸马爷说笑了,卑职二人如今已经不在工部,前几日刚领的旨意,在下去了兵部,李侍郎则去了刑部。”李镛说道:“今日我二人乃是来这里叙旧作别的。不知这位小兄弟该如何称呼呀?”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