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双重惊喜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天一早,便唐文郎边坐车到了秦淮河边,坐着昨晚预定的小船,晃悠悠地向北划去。
坐船是因为,唐文郎今天要去的地方,是位于南京城北,扬子江边上的栖霞山与观音山,去看一看那里的石灰窑,能不能为自己烧制水泥。
虽然唐文郎在心里早就知道,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说不定呢?
小船先是晃晃悠悠地到了龙江渡,然后唐文郎又换了渡船,顺流而下到了栖霞山上岸,看看天色,应该还没到中午。
问了路人,很快便找到了砖窑的所在。
见有位穿绿色官服的人走进来,自然便有一位大匠迎了过来,却见这官员生的好生年轻,似是未即冠般。
与大匠寒暄了几句,出示了条子后,便走向了烧砖用的窑。
数个硕大的砖窑出现在唐文郎面前,这里是为京城城墙烧制城砖的砖窑,因为城砖巨大,所以窑口也非常的巨大。做好的城砖直接运到码头上,由船只沿江送到聚宝门外的砖厂中。
但是唐文郎仔细看过这砖窑后,非常失望地摇了摇头。
烧制这种青砖的温度只需要900度,但是从他们的火力来看,已经到了他们的极限了。烧制水泥的温度需要达到1300-1400度才可以,这种小土窑完全达不到需求,如果硬改,还非常容易炸窑,那就更危险了。
唐文郎不再停留,客套了一下,便又回到了码头。
逆流而上并没有那么容易,但好在岸边的水流不急,小船费了一番功夫,但还是在未时到了燕子矶旁的观音阁。
观音阁建成时间不长,但也算是京城出了名的景,此时来这里访古踏青的游客络绎不绝。
唐文郎问了几个渡口的船夫,这才慢慢走向一条山间小路。
快到三月,秦淮河边不甚明显,但这观音山上却已是郁郁葱葱,唐文郎放慢脚步,用鼻子慢慢感受着,混合着江水湿润气息的,春天的味道。
用了约有三刻钟,慢悠悠的唐文郎这才在观音山南侧找到了石灰窑。
这观音山因为盛产白色的石头,所以又被叫做石灰山,白石山。
一样的流程,一样地不出所料,这石灰窑也依然不符合唐文郎的需求。看来只能自己造了呀!这坑咋越挖越大呢?
若是不想自己造,那上哪里能找到符合这种要求的窑口呢?唐文郎继续思考着。
“唐大使可是有事忧愁?”那石灰窑的作头问道。
“无事,只是那栖霞山的砖窑,与你这里一样,没法烧的更热了。”唐文郎揉揉太阳穴说道。
“那……炼铁的炉子?”作头问道。
“不成,不能将碳放进去一起烧。”唐文郎说道。
“那小老儿就只知道那烧瓷的窑口了。”作头说道。
“烧瓷……对呀!烧瓷器!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唐文郎一拍大腿说道。
唐文郎在水泥的制造上,一直沿着的都是欧洲的发展工艺思考,而忽略了中国的这条线。
事实上,在窑炉工艺的发展史上,中国在明朝以前都是遥遥领先的。但是由于矿产资源不同,拥有火山土、石英矿的欧洲点开了水泥窑、玻璃窑的科技树,而坐拥高岭土的中国则点开了瓷器的科技树。
由于瓷器的特性,中国的窑一般都是烧制成品,需要每次生火、降温再开窑。
而由于水泥散料的特性,欧洲逐渐发展出了连续进料出料的回转窑,从而实现了煅烧的持续化、效率化、工业化。
但事实上,烧结瓷器,同样需要1300-1400度的温度,两者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在明朝以前依山而建的龙窑,以及改进的德化窑,更是将火力运用到了极至,效率上并不比几百年后的立窑低太多。
更另唐文郎兴奋的一点是,瓷器所用的高岭土,不就是优良的耐火砖材料吗?
而拥有了耐火砖,自己完全可以再搭建一个立窑来烧造水泥,甚至进行其他的冶炼。
那作头见这绿色官服的青年似乎魔障了似得手舞足蹈,吓得急忙退到了一旁。
“太感谢这位作头了,一语点醒梦中人呀!”唐文郎开心地拉着作头的手说道,撒开手时,便出现了一张二百文的宝钞。
“谢大人赏赐,谢大人!谢谢大人!”那作头连忙说道,纳头便拜。
唐文郎笑呵呵地扶起这作头,以后做水泥的时候少不了用石灰,这时候还是用的到这个作头的。
唐文郎正兴奋着,便听到旁边有个非常宏亮的声音喊道:“李老头!都说了,别再去那西边的山上采矿了,别去那边采矿了,你看看这都是些什么?这白石头没法烧!”
“俺也不知道呀,俺就看着这石头不也是那种白的吗,俺……俺……只是个农户呀!俺哪里看得出来。”一个拉着小车的老人委屈地说道。
唐文郎听到声音,扭头看去,一个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终明一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终明一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