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制糖工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早餐之后,唐文郎并未继续出门,而是回了房间,径直走向了那张巨大的画案。
拿起了昨夜的笔,将裁好的纸铺在桌面上,唐文郎在自己的脑海内部思索回忆着。
制作白糖首先要将甘蔗压榨,然后将榨取的蔗汁进行澄清,随后将澄清液熬煮成糖清,再进行脱色,最后将糖清中白糖晶体与糖蜜分开,再经过晾晒后便成为了白糖。
如果没有经过分蜜与脱色,直接将制作好的糖清进行干燥,得到的便是红糖。
沈家做到的应该就是这步。
因为红糖味道比较杂,且有浓重的焦糖味道,并不适合做各式菜品或甜品。所以中国在这个时代的菜品中并没有广泛的使用糖,更多的是以蜂蜜代替。
但随着白砂糖的出现,江南地区的富户,越发的接受了糖带来的甜蜜滋味,各种糕点、甜品层出不穷,而餐桌上也出现了各种甜味的菜式,成为了今天浙菜、本帮菜的代表口味。唐文郎认为,虽然现在人们并不喜爱糖,但习惯绝对是可以培养的嘛!
从技术上看,制白糖分为压榨、澄清、熬煮、脱色、分蜜几个环节,在这个制糖业刚刚兴起的时代,似乎每个环节都有改善的空间。
首先,他画了一个大大的漏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第一张画完成。
也不知道这时代有没有漏斗这种东西,先画一个吧。
然后唐文郎又画了一个特别长的灶,火门与烟囱分别设在灶的两端,灶的上方有十二口锅,这便是后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枪灶”。
枪灶的上面置有呈直线形排列的12口锅,第1、2口锅叫做除泡锅,最大;
第3口叫做盆锅,较除泡锅稍小;
第4口紧锅后依次变小;
而后是第5/6/7口腰子锅;第8/9口糖锅;第10口出糖锅;以及第11/12口牛尾锅。
根据熬煮的程度不同,熬糖师傅将糖液从头到尾依次倒入到这些锅中,因为这种糖灶的灶身较长,对于热的利用较为充分,效率较普通的多口糖灶高上一倍有余。
而在唐文郎所在的元末明初,基本上所有的作坊还都使用一口锅熬糖,枪灶的效率就不知道比这时的作坊要高上多少倍了。
随后唐文郎又画了一个卧式压辊机,搭配上齿轮装置,可以使用牛来拉动,让压榨效率变得更快。压辊肯定是石制的,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将压辊机的轴和齿轮都换成钢质的,效率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压榨环节损失的糖量是最高的,如何让更多的糖分被压榨出来,是直接关乎到成本的问题。
最后只剩下脱色和澄清问题,澄清问题比较简单,用石灰代替现在普遍使用的草木灰,煮沸再效果会更好。但是因为石灰加入的量会影响ph值,所以最好能进行ph值的检测。倒是可以用姜黄做试纸,但好在现在的工匠大都是熟手,多试几次加多加少的量他们自己心里应该会有数。
脱色问题比较复杂,用牛骨或猪骨等骨头制成骨炭,也可以用竹炭或木炭,经过酸化就是我们常用的活性炭,但酸化用盐酸或者氯化锌处理效果最好,只是现在上哪儿找盐酸和氯化锌呢,只能想想别的酸化的问题了。
嗯,基本上大功告成了,这已经一步跨越到民国了,后期改进也还有空间,就是制造器械估计会有些问题,到时候再想吧。
没错,唐文郎打算使用的便是从明朝中期突然出现,一直沿用到抗日战争结束的中国传统制糖工艺,黄泥服色法。
基本上所有的科普号和穿越小说都是根据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介绍的黄泥水淋法来描述黄泥服色法的,但事实上,宋应星介绍的黄泥水淋法在除了在这本书中存在过外,与同时期、之后的县志、书籍上的记载都不相同。
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科技人员曾在四川地区,为了改良传统制糖业而研究过黄泥服色法,发现当地使用的黄泥服色法与海南地区传统的黄泥服色法是一致的,而与《天工开物》中的黄泥水淋法并不相同。最后,当时的科研人员通过调研,觉得黄泥服色法并不能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改善,所以推广了手摇离心机法。
事实上唐文郎也想直接一步跨越到手摇离心机,但是这手摇离心机要承受住一分钟一千多转的转速,普通的木制中轴怕是能直接转出火来,唐文郎必须想办法做个钢质的,最差也得是黄铜的,但是这在现在基本上都没法实现。
伸了个懒腰,看着面前的几张纸,和桌旁堆积如山的废纸,唐文郎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这毛笔画图还真是难用。回头自己必须把铅笔和尺规先弄出来,否则作图都困难。
将仅剩的几张纸折起来放在身上,兴高采烈的走出了房门。
看此时的太阳,已过了中午,方形的阳光,透过天井,斜斜第照在自己的房前。
自己画了这么几张图,删删改改的就花了这么长时间?
正要前往前堂,便看见唐忠带着一个丫鬟走了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终明一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终明一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