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发现金矿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凋版印刷,根据记载是唐朝时期发明的。
但在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关于凋版印刷的相关技术了,只不过是在唐朝得到了发展,但凋版印刷的全盛时期却是在宋朝。
所以,在当下的初唐时期,印刷是一个非常耗费人力和物力的事情。
如今,在一个凋版印刷还没彻底完善兴盛的时候,李轩突然拿出了活字印刷,直接硬生生的将大唐的印刷工艺提升了一个维度。
就好像人们才刚刚准备研发蒸汽机的时候,李轩直接掏出了内燃机。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出现工业技术上的巨大进步,都将会淘汰掉一些老旧落后的技术,同时一起被淘汰的,还有一部分无法跟上时代前进步伐的人。
现在印刷行业的进步,所带来的后果必然就是淘汰掉刚刚兴起的凋版印刷,从而让大唐的书籍得到普及。
在书籍得到普及之后,想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就要与时俱进。
而现在,做到与时俱进的人,就是李轩
办学,就是与时俱进。
以学校为纽带,将老师、学生和这个社会串联起来。
像之前世家那般,关起门来,只培养自己家族子弟的方法,必然会被淘汰掉。
一个家族才几个人,能和天下普通百姓的基数相比?
现在六大世家的族长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知道的答桉,便也没有继续留在宫里的理由了。
别说只是普通的武夷岩茶,就算现在李世民给他们喝大红袍,喝琼浆玉液,也无法抚慰他们现在这颗被撕裂的心。
随着世家了解了朝廷印刷厂的部分内幕,世家也停止了继续收购皇家书坊书籍的举措。
再收购下去,也只不过是在给朝廷送钱,还不如收手呢。
世家停止收购的第二天,皇家书坊的书籍价格,便再次回到了初价。
随着皇家书坊的书价再次回调,世家停止收购,普通的寒门学子们再次可以买到了平价书籍。
不仅仅是这些读书人,各国来往长安的胡商们也开始买书了。
他们买书,当然不是为了自己看,更多的是打算带回去卖给自己国家的人。
唐朝的文化一直都是各国学习的榜样,以前的书籍极为稀缺,大唐本土人士都有很多人读不起书,何况是域外胡人呢?
现在皇家书坊开始贩卖低价书籍了,而且印刷的质量还很好,量还足,这就是给了胡商们贩卖书籍的机会。
这些大唐的书籍传播到域外,流传出去的不仅仅是里面的文字,更是一种文化上的输出。
李轩和李世民都没有想到,一个活字印刷术,居然会起到这种效果。
之前和世家又是斗志又是斗勇,费老大劲,也只是干趴下一个崔家。
现在拿出一个活字印刷,居然就把所有的世家都给干趴了。
其实,就算李轩不穿越过来,世家的没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时代需要进步,任何阻碍时代进步的事物,都会被摧毁。
李轩的到来,也只不过是将这件会必然发生的事情,提前了而已。
或许,这就就是冥冥之中,天道让李轩穿越过来的原因吧。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四月中旬。
截止到现在,李轩已经离开长安长达一年了。
今年,李轩依旧很忙,毕竟每天都有几万人指着他吃饭呢。
就算李轩再如何的会偷懒,有些事情,还是必须他来做的。
而在这段时间里,李轩也真真切切的体验了一把,权利和地位所带来的好处。
如果他不是背靠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话,一切的事情,估计也不会如此的顺利。
正因为他有强大的背景,所以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当民的,都会选择去相信他,去支持他。
而李轩也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现在不管是武夷山茶区,还是洪州芸薹种植业,亦或者是如今的潭州,其闲赋的剩余劳动力基本上都没有了。
首先是武夷山茶区,因为头年李轩冬季就过来收茶了,做到了他之前对茶农们的承诺。
这让武夷山地区周边的其他未种植茶叶的老百姓,看到了李轩的诚意,这第二年,更多还在观望的山民和农民,也纷纷加入到了种茶制茶的行列中来了。
而李轩对此也是来者不拒,只要你们的茶叶质量够好,我就收,而大红袍的价格,依旧承诺一两一贯。
李轩知道第二年大红袍的产量必然会上升,但他还是坚持维持价格不便,为的就是调动茶农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愿意去山里继续寻找大红袍的母树,这样一来,才能将这份华夏天然的瑰宝尽可能的保护起来,并让其繁衍下去。
之后就是洪州,因为李轩的合约上承诺,会按照产量收购芸薹籽,如果开荒者不愿意继续种植,李轩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贞观医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贞观医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