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现状和方向
走出太医署的时候,李轩身后还跟着四名少年。
看着年纪不大,也就是十五六岁左右。
这四人,就是太医院内的学生了。
太医署,并非只是几个太医在那一坐,宫里有人得病了就去给人看病那么简单,其实他们的工作是非常多的。
太医署,也可以叫太医院,太医署除了日常给宫里人看病外,还有三个主要职责。
第一个是教学,太医署每年都会招收学生,然后对他们进行医学培训。
但是太医署每年招收上来的学生数量却很少,质量也很差。
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源有两点,其一,加入太医署之后,发展空间太小,其二,优秀的学医人才都被世家招走了。
成为一名医者后,大致有三条路可走。
在太医署工作当个公务员。
自己开一家医馆,独立创业。
或加入世家,当个打工仔。
如果留在太医署当公务员,你撑死了干到最高级别,也就是太医署令。
太医署令属于是整个太医署的最高长官了,但官职却只是从七品下而已。
再往下太医署针博士,太医署丞,太医署助教直接就打入八品级别了。
再更差一点,就得分配到下面的县医馆去工作了,虽然是铁饭碗,但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学医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还需要不少的实践来积累经验。
可是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你最多只能干到从七品下而已。
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折冲府报名当个府兵。
所以,太医署每年招学才会这么费劲,这年头,好人谁学医啊?
第二条路,自己开医馆创业行不行?
也行。
但开医馆有个前提,你得有实力,你的医术得过硬才行能混口饭吃。
不然来了十个病人,其中七个病人的病你治不了,那你就是庸医,来看病的人,就会减少,最后关门大吉。
而在这个医书被世家和朝廷全部瓜分的年代里,你想靠自学来成才,是非常困难的,
大部分独自创业的医者,要么是靠祖传的手艺,要么就是被太医署和世家淘汰下来的菜鸡。
第三条路,加入世家,成为打工仔。
这条路可以说是当代医者,最佳的选择了,只要你有天赋,肯学肯干,世家就不会亏待你,每年的薪资和赏钱都不会少。
但世家逐利,他们给你这么好的待遇不是白给的。
条件就是你得一辈子给他们工作,小的时候学,长大了去世家的各个医馆工作,老了当老师教导新的学生。
如此往复,不断循环,从而达到垄断的目的。
所以,民间大部分想要学医的人,七八成都会选择加入世家。
去太医署一年才几个俸禄,又没有什么实权,与其加入太医署,不如去世家,至少钱赚的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朝廷在各个地区开设的县医馆,始终都无法和世家的医馆相抗衡。
县医馆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价格低廉,除此之外,其他方面都不是世家医馆的对手。
那些真正不差钱的,基本都会去世家医馆看病,就连很多官员也是这样。
没办法,太医署的学生质量整体就不如世家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工资还低,福利待遇都跟不上,自然就没有竞争力了。
现在整个大唐的情况就是,国营医院干不过民营医院,是那种从整体实力上一边倒的干不过。
然后就是各方面的标准,比如各种药方的价格,比如看诊的费用等等,在李轩看来,简直就是在乱搞。
同样的药方,同样的量,在不同的医馆和药房拿药价格相差极大。
县医馆还好,毕竟是国营,主要就是为了给老百姓一个方便。
但那些世家的医馆,一个个的黑的让人发指。
病人来看病了,大夫一看,没啥大事,但为了赚钱,就会说你的病情很严重,需要开一些珍贵的药材。
最后可能100文的药,直接开价五百文,甚至是更多。
普通老百姓也没学过医也不会辨别药材,他们懂什么?
只能是大夫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最后花了许多的冤枉钱,苦了自己,养肥了世家。
同时,李轩还发现了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早婚早孕。
唐人结婚在李轩看来实在是太早了,女子最早13岁就可以嫁人,男子15岁可以成亲。
大部分女子在十五六岁左右就会生孩子。
当妈的自己还在长身体呢,就得分出一部分养分去给养肚子里的孩子,这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加上没有完善的医
看着年纪不大,也就是十五六岁左右。
这四人,就是太医院内的学生了。
太医署,并非只是几个太医在那一坐,宫里有人得病了就去给人看病那么简单,其实他们的工作是非常多的。
太医署,也可以叫太医院,太医署除了日常给宫里人看病外,还有三个主要职责。
第一个是教学,太医署每年都会招收学生,然后对他们进行医学培训。
但是太医署每年招收上来的学生数量却很少,质量也很差。
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源有两点,其一,加入太医署之后,发展空间太小,其二,优秀的学医人才都被世家招走了。
成为一名医者后,大致有三条路可走。
在太医署工作当个公务员。
自己开一家医馆,独立创业。
或加入世家,当个打工仔。
如果留在太医署当公务员,你撑死了干到最高级别,也就是太医署令。
太医署令属于是整个太医署的最高长官了,但官职却只是从七品下而已。
再往下太医署针博士,太医署丞,太医署助教直接就打入八品级别了。
再更差一点,就得分配到下面的县医馆去工作了,虽然是铁饭碗,但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学医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还需要不少的实践来积累经验。
可是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你最多只能干到从七品下而已。
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折冲府报名当个府兵。
所以,太医署每年招学才会这么费劲,这年头,好人谁学医啊?
第二条路,自己开医馆创业行不行?
也行。
但开医馆有个前提,你得有实力,你的医术得过硬才行能混口饭吃。
不然来了十个病人,其中七个病人的病你治不了,那你就是庸医,来看病的人,就会减少,最后关门大吉。
而在这个医书被世家和朝廷全部瓜分的年代里,你想靠自学来成才,是非常困难的,
大部分独自创业的医者,要么是靠祖传的手艺,要么就是被太医署和世家淘汰下来的菜鸡。
第三条路,加入世家,成为打工仔。
这条路可以说是当代医者,最佳的选择了,只要你有天赋,肯学肯干,世家就不会亏待你,每年的薪资和赏钱都不会少。
但世家逐利,他们给你这么好的待遇不是白给的。
条件就是你得一辈子给他们工作,小的时候学,长大了去世家的各个医馆工作,老了当老师教导新的学生。
如此往复,不断循环,从而达到垄断的目的。
所以,民间大部分想要学医的人,七八成都会选择加入世家。
去太医署一年才几个俸禄,又没有什么实权,与其加入太医署,不如去世家,至少钱赚的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朝廷在各个地区开设的县医馆,始终都无法和世家的医馆相抗衡。
县医馆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价格低廉,除此之外,其他方面都不是世家医馆的对手。
那些真正不差钱的,基本都会去世家医馆看病,就连很多官员也是这样。
没办法,太医署的学生质量整体就不如世家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工资还低,福利待遇都跟不上,自然就没有竞争力了。
现在整个大唐的情况就是,国营医院干不过民营医院,是那种从整体实力上一边倒的干不过。
然后就是各方面的标准,比如各种药方的价格,比如看诊的费用等等,在李轩看来,简直就是在乱搞。
同样的药方,同样的量,在不同的医馆和药房拿药价格相差极大。
县医馆还好,毕竟是国营,主要就是为了给老百姓一个方便。
但那些世家的医馆,一个个的黑的让人发指。
病人来看病了,大夫一看,没啥大事,但为了赚钱,就会说你的病情很严重,需要开一些珍贵的药材。
最后可能100文的药,直接开价五百文,甚至是更多。
普通老百姓也没学过医也不会辨别药材,他们懂什么?
只能是大夫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最后花了许多的冤枉钱,苦了自己,养肥了世家。
同时,李轩还发现了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早婚早孕。
唐人结婚在李轩看来实在是太早了,女子最早13岁就可以嫁人,男子15岁可以成亲。
大部分女子在十五六岁左右就会生孩子。
当妈的自己还在长身体呢,就得分出一部分养分去给养肚子里的孩子,这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加上没有完善的医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