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毒村
事情异常的顺利。
Y村位于商市所辖最远的宁河区犇镇,是一个历史悠远自宋朝便建立起来的村庄,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虽然是村,但是可以媲美一个大型社区,全村加上外来人口足有一万八千多人,是当地经济的排头兵,拥有两个大型工业园区,以生产化工产品和轮胎等橡胶制品为主打产业。
我和箭蛙商量过后,便赶赴该村。
箭蛙托人在该村附近找了一个小门面,进了一些电脑配件,主打电脑打印机维修耗材销售的生意人,我则是小箭蛙店里的电脑技术员,专门负责上门维修维护。
这种历史悠久的村子一般是靠家族势力维持,连绵相传,进村的第二天,我们通过林队的安排,请了一位当地联防队的副队吃了一顿饭(意思是有人罩着,拜码头),很快就搞清楚了该村的基本盘结构。
该村有三大姓,蔡、麦、李,其中蔡氏一家最大,独占原住民人口数的五成,全村分十个组,蔡氏一族就占了五个组。麦氏占了两成,两个组。李氏占一成多一些,两个组。其余是其他外来定居人口,占一个组,合计人口一万四千人。另有四千外来打工人。
相应的,各组组长均是本姓之人,来到村主任层面,则是由蔡氏牢牢打握。
两个工业园区,橡胶产业也颇为不错,大部分外来人口都在里面打工;而化工园区则呈现一种奇怪的格局。
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园区里大多是小产业作坊,每个小厂多则二三十人,少则三四人,足有七八十家,看起来都不怎么样,工艺水平不高,接单律也不高,盈利水平从报表上都是持平,最多略有盈余,刚刚勉强养活自己的样子。每天进出拉货的车辆也就两三辆,与橡胶园区每天数十辆大挂形成鲜明对比。
照理说这些小企业都该倒闭至少也要整合起来才能做大做强,但偏偏看起来连年亏损的数十家小化工厂却是分红最高的企业,并且橡胶厂是外地老板在这里投资,化工厂却大多是本村人的家族企业,主要是蔡氏企业占了大头,村子里建筑最高大最好的都是蔡家人的房屋。
村子濒临海边,也有一个集体船运公司,由于该村是当地有名的富裕村,放在以往,大家的印象里这个村子肯定是靠海运运私发的家,这在沿海一带几乎是半公开的秘密,比如长海公司所在的曾家村就是这样做的,不过也仅仅只是部分人还在做,大多数人都顺应形势做些别的了,比如房地产很多就是由这些家族企业带动的,也算是一种成功的转行了吧。
但现在我却是知道了,运私只是Y村故意放出来引人注目的噱头,实则让他们快速致富的是那些“化工产业”。
这些并不是很难查明的,我只是很随意地在“化工园区”排放污水的时候用矿泉水装了一瓶送去化验,很快就得到其中的化学成份,很快就得出结论,正是制造新型毒品所需的原料。
答案可谓是触目惊心……几乎算得上是半条村的人都参与了制毒。
我和箭蛙进入到村子里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箭蛙就将这些小企业的网络或者说他们负责人的网络全部破开,所有人的底子都摸得一清二楚,正因为如此,才会得出了以上那些令人震惊的结论。
但这并不是最令人震惊的,更令人震惊的是,通过监控,箭蛙还发现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这些小企业几乎都备有黑枪,一旦发货的时候,都有持枪的人前后保护。
弄清楚了这些,我和箭蛙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简直是武装护毒的节奏!
从他们的产量推算,不夸张地说,整个商省的新型毒品几乎有三分之二出自Y村,可谓是丧心病狂之至,已到了刻不容缓将之铲除的程度。
我们并没有找到麦飞与这里面有什么联系,不过该村蔡氏村长蔡化洛与麦飞是发小,私交极好,两人之间有没有什么私下的交易很难说,箭蛙通过网络入侵到蔡化洛的电脑手机里面,也没找到两人之间有什么过密的联系,很可能两人另有联系方式,只能另外想办法。
很快我们就打听到村长蔡化洛在市里养有一个小三,每周都会到那里住一两天,也许可以从小三那里突破……其实不需要别的,只要想办法弄到蔡化洛真正用于与业务相关通讯的手机便可以了,当然,如果能在他的手机里装上监听或者定位什么的就更完美了。
想了想,我将这个任务转交给了白雪,事实上这任务由傅凌云出面更合适,这家伙卖相好,不过为了不让他犯错误,我还是转给了白雪,白雪知道该怎么做。
做完这些之后,我便联系了雷老虎将情报作了详细的汇报,商量是不是应该先拔掉这个毒瘤,毕竟每多一分钟就多一份毒品被生产出来。
我同时还有一个担心,现在的毒品泛滥形式已从过去的
Y村位于商市所辖最远的宁河区犇镇,是一个历史悠远自宋朝便建立起来的村庄,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虽然是村,但是可以媲美一个大型社区,全村加上外来人口足有一万八千多人,是当地经济的排头兵,拥有两个大型工业园区,以生产化工产品和轮胎等橡胶制品为主打产业。
我和箭蛙商量过后,便赶赴该村。
箭蛙托人在该村附近找了一个小门面,进了一些电脑配件,主打电脑打印机维修耗材销售的生意人,我则是小箭蛙店里的电脑技术员,专门负责上门维修维护。
这种历史悠久的村子一般是靠家族势力维持,连绵相传,进村的第二天,我们通过林队的安排,请了一位当地联防队的副队吃了一顿饭(意思是有人罩着,拜码头),很快就搞清楚了该村的基本盘结构。
该村有三大姓,蔡、麦、李,其中蔡氏一家最大,独占原住民人口数的五成,全村分十个组,蔡氏一族就占了五个组。麦氏占了两成,两个组。李氏占一成多一些,两个组。其余是其他外来定居人口,占一个组,合计人口一万四千人。另有四千外来打工人。
相应的,各组组长均是本姓之人,来到村主任层面,则是由蔡氏牢牢打握。
两个工业园区,橡胶产业也颇为不错,大部分外来人口都在里面打工;而化工园区则呈现一种奇怪的格局。
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园区里大多是小产业作坊,每个小厂多则二三十人,少则三四人,足有七八十家,看起来都不怎么样,工艺水平不高,接单律也不高,盈利水平从报表上都是持平,最多略有盈余,刚刚勉强养活自己的样子。每天进出拉货的车辆也就两三辆,与橡胶园区每天数十辆大挂形成鲜明对比。
照理说这些小企业都该倒闭至少也要整合起来才能做大做强,但偏偏看起来连年亏损的数十家小化工厂却是分红最高的企业,并且橡胶厂是外地老板在这里投资,化工厂却大多是本村人的家族企业,主要是蔡氏企业占了大头,村子里建筑最高大最好的都是蔡家人的房屋。
村子濒临海边,也有一个集体船运公司,由于该村是当地有名的富裕村,放在以往,大家的印象里这个村子肯定是靠海运运私发的家,这在沿海一带几乎是半公开的秘密,比如长海公司所在的曾家村就是这样做的,不过也仅仅只是部分人还在做,大多数人都顺应形势做些别的了,比如房地产很多就是由这些家族企业带动的,也算是一种成功的转行了吧。
但现在我却是知道了,运私只是Y村故意放出来引人注目的噱头,实则让他们快速致富的是那些“化工产业”。
这些并不是很难查明的,我只是很随意地在“化工园区”排放污水的时候用矿泉水装了一瓶送去化验,很快就得到其中的化学成份,很快就得出结论,正是制造新型毒品所需的原料。
答案可谓是触目惊心……几乎算得上是半条村的人都参与了制毒。
我和箭蛙进入到村子里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箭蛙就将这些小企业的网络或者说他们负责人的网络全部破开,所有人的底子都摸得一清二楚,正因为如此,才会得出了以上那些令人震惊的结论。
但这并不是最令人震惊的,更令人震惊的是,通过监控,箭蛙还发现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这些小企业几乎都备有黑枪,一旦发货的时候,都有持枪的人前后保护。
弄清楚了这些,我和箭蛙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简直是武装护毒的节奏!
从他们的产量推算,不夸张地说,整个商省的新型毒品几乎有三分之二出自Y村,可谓是丧心病狂之至,已到了刻不容缓将之铲除的程度。
我们并没有找到麦飞与这里面有什么联系,不过该村蔡氏村长蔡化洛与麦飞是发小,私交极好,两人之间有没有什么私下的交易很难说,箭蛙通过网络入侵到蔡化洛的电脑手机里面,也没找到两人之间有什么过密的联系,很可能两人另有联系方式,只能另外想办法。
很快我们就打听到村长蔡化洛在市里养有一个小三,每周都会到那里住一两天,也许可以从小三那里突破……其实不需要别的,只要想办法弄到蔡化洛真正用于与业务相关通讯的手机便可以了,当然,如果能在他的手机里装上监听或者定位什么的就更完美了。
想了想,我将这个任务转交给了白雪,事实上这任务由傅凌云出面更合适,这家伙卖相好,不过为了不让他犯错误,我还是转给了白雪,白雪知道该怎么做。
做完这些之后,我便联系了雷老虎将情报作了详细的汇报,商量是不是应该先拔掉这个毒瘤,毕竟每多一分钟就多一份毒品被生产出来。
我同时还有一个担心,现在的毒品泛滥形式已从过去的
言情推荐阅读:
最后的道门追凶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最后的道门追凶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