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议罢相
面对着明显来者不善的魏挚,刚刚才成为魏相的公孙颀先是暗中看了上方一眼,回应他的正是魏侯魏罃的轻轻点头。
见此情景心中生出一阵了然之后,公孙颀缓步来到了魏挚的面前,他的脸上并没有半点倨傲反倒尽是谦虚之色。
“公孙颀,见过宗伯。”
对于公孙颀这带着善意的举动,虽然有心针对于他,但是魏挚脸上的神情也是收敛了几分。
“见过相国。”微微一个回礼之后,魏挚的那一声询问再次响了起来,“不知相国可否回答老夫刚刚的问题?”
迎着魏挚看向自己的视线,听着对方重复的问题,公孙颀的嘴角微微勾起了几分笑意。
“在下听说子夏先生在时,宗伯曾经有幸在门下求学,不知是否有此事?”
卜商,字子夏,晋国温县人,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人”及“孔门十哲”。
孔子去世之后,身为他弟子的子夏离开了鲁国,回到了已然成为魏国疆土的故乡温县。
当时在位并有志于招揽天下贤才的魏文侯魏斯,在听说了子夏的贤名之后,不仅亲自上门拜访更是拜他作为自己的老师。
其后受学生魏文侯魏斯邀请,子夏前往西河之地讲学,天下士人莫不仰慕子夏蜂拥而来,魏国西河学派由此渐渐繁盛起来。.
当此之时,田子方、段干木、吴起、李悝等一干出自西河学派的大才纷纷出仕魏国,助力魏国成为了天下之间的第一强国。
不仅仅培养了一批天下之间少有的大才,从西河学派之中走出的诸如李悝、吴起等法家人物,更是掀起了各国之间第一波的变法潮流。
可以说,子夏其人不仅仅是儒家先贤,更是法家的源流之一。
此刻听到公孙颀提到自己曾在子夏门下求学一事,魏挚的脸上却是泛起了一丝笑容,这的确是他的得意之事。
“子夏先生学究天人,求学二字却是不敢当,只不过是有幸聆听他的几番教诲罢了。”
“那么宗伯可曾听说过这么一句话语?”问题抛出之后,公孙颀的视线紧接着便追了上去,“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此句乃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所说,老夫确是有幸听子夏先生提起过。”
习惯性地回答了一句之后,魏挚立刻便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锐利的目光立刻看向了公孙颀。
“相国,你这是什么意思?”
“既然宗伯曾经听子夏先生说过这句,就应该知道此句之中蕴含的道理。”
“将昔日的鲁国比之今日的魏国,宗伯难道觉得我原先的土地不推行县制而独独秦东之地推行,秦东之地之人不会感到不满吗?”
看着视野之中说完之后并没有半点咄咄逼人,反倒是恭敬地向自己行礼的公孙颀,魏挚心中纵使有万般怒火此刻也是无法抒发出来。
“你……”
“哼!”
一句冷哼之声过后,魏挚带着脸上那阴沉无比的脸色,沉声回答道:“既然秦东之地新附,那么自当从严治理。”
“若是秦东之地的黎庶有心怀不满,我魏国在河西之地还有数万大军,自可平息事端。”
魏挚这话一出,在场的一干魏国朝臣,分明是感受到了一股森寒的杀意。
魏挚这是准备强行推进,一旦有不满的人,就派出大军强力镇压。
如果真的按照他所说的这般执行下去,那么秦东之地或许在经历了一场战乱之后,又要遭遇一场兵灾。
虽然魏国在河西屯驻的数万大军除了应对泾水以西的秦国之外,便是为了预防秦东之地可能发生的意外之事;
但是魏挚如此充满杀意的话语,分明是没有将其上的黎庶视为魏国之人啊。
感受到周围众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刚刚被公孙颀说得是无话可说的魏挚脸上却是浮现出了一缕笑容,看向前方的目光之中分明还带上了几分自信。
不过他的自信还没有持续多久,公孙颀的又一个问题却是出现在了他的耳畔,“在下听说当年宗伯曾奉先君文侯之命,以中山君之爵驻守中山?”
“正是如此。”想到刚刚面对公孙颀的哑口无言,魏挚脸上的神情立刻化为了警惕,“你想要说什么?”
“那不知道当年宗伯对待中山的黎庶是否也如同今日这般?中山的土地又是否真正融入了我魏国的疆土?”
公孙颀这两句询问一出,周围一干魏国朝臣看向魏挚的目光之中,却是带上了几分异样的神情。
如果他们没有记错的话,这位曾经的中山君在中山故地可是整整坐镇了二十余年。
直到魏武侯继位后的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380年,因为中山国复国,才从中山之地返回了魏国都城安邑。
虽然中山国能够复国有许许多多的原因,其中不乏当时魏国正与赵国、楚国争锋,无力顾及中山等现实因素
见此情景心中生出一阵了然之后,公孙颀缓步来到了魏挚的面前,他的脸上并没有半点倨傲反倒尽是谦虚之色。
“公孙颀,见过宗伯。”
对于公孙颀这带着善意的举动,虽然有心针对于他,但是魏挚脸上的神情也是收敛了几分。
“见过相国。”微微一个回礼之后,魏挚的那一声询问再次响了起来,“不知相国可否回答老夫刚刚的问题?”
迎着魏挚看向自己的视线,听着对方重复的问题,公孙颀的嘴角微微勾起了几分笑意。
“在下听说子夏先生在时,宗伯曾经有幸在门下求学,不知是否有此事?”
卜商,字子夏,晋国温县人,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人”及“孔门十哲”。
孔子去世之后,身为他弟子的子夏离开了鲁国,回到了已然成为魏国疆土的故乡温县。
当时在位并有志于招揽天下贤才的魏文侯魏斯,在听说了子夏的贤名之后,不仅亲自上门拜访更是拜他作为自己的老师。
其后受学生魏文侯魏斯邀请,子夏前往西河之地讲学,天下士人莫不仰慕子夏蜂拥而来,魏国西河学派由此渐渐繁盛起来。.
当此之时,田子方、段干木、吴起、李悝等一干出自西河学派的大才纷纷出仕魏国,助力魏国成为了天下之间的第一强国。
不仅仅培养了一批天下之间少有的大才,从西河学派之中走出的诸如李悝、吴起等法家人物,更是掀起了各国之间第一波的变法潮流。
可以说,子夏其人不仅仅是儒家先贤,更是法家的源流之一。
此刻听到公孙颀提到自己曾在子夏门下求学一事,魏挚的脸上却是泛起了一丝笑容,这的确是他的得意之事。
“子夏先生学究天人,求学二字却是不敢当,只不过是有幸聆听他的几番教诲罢了。”
“那么宗伯可曾听说过这么一句话语?”问题抛出之后,公孙颀的视线紧接着便追了上去,“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此句乃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所说,老夫确是有幸听子夏先生提起过。”
习惯性地回答了一句之后,魏挚立刻便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锐利的目光立刻看向了公孙颀。
“相国,你这是什么意思?”
“既然宗伯曾经听子夏先生说过这句,就应该知道此句之中蕴含的道理。”
“将昔日的鲁国比之今日的魏国,宗伯难道觉得我原先的土地不推行县制而独独秦东之地推行,秦东之地之人不会感到不满吗?”
看着视野之中说完之后并没有半点咄咄逼人,反倒是恭敬地向自己行礼的公孙颀,魏挚心中纵使有万般怒火此刻也是无法抒发出来。
“你……”
“哼!”
一句冷哼之声过后,魏挚带着脸上那阴沉无比的脸色,沉声回答道:“既然秦东之地新附,那么自当从严治理。”
“若是秦东之地的黎庶有心怀不满,我魏国在河西之地还有数万大军,自可平息事端。”
魏挚这话一出,在场的一干魏国朝臣,分明是感受到了一股森寒的杀意。
魏挚这是准备强行推进,一旦有不满的人,就派出大军强力镇压。
如果真的按照他所说的这般执行下去,那么秦东之地或许在经历了一场战乱之后,又要遭遇一场兵灾。
虽然魏国在河西屯驻的数万大军除了应对泾水以西的秦国之外,便是为了预防秦东之地可能发生的意外之事;
但是魏挚如此充满杀意的话语,分明是没有将其上的黎庶视为魏国之人啊。
感受到周围众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刚刚被公孙颀说得是无话可说的魏挚脸上却是浮现出了一缕笑容,看向前方的目光之中分明还带上了几分自信。
不过他的自信还没有持续多久,公孙颀的又一个问题却是出现在了他的耳畔,“在下听说当年宗伯曾奉先君文侯之命,以中山君之爵驻守中山?”
“正是如此。”想到刚刚面对公孙颀的哑口无言,魏挚脸上的神情立刻化为了警惕,“你想要说什么?”
“那不知道当年宗伯对待中山的黎庶是否也如同今日这般?中山的土地又是否真正融入了我魏国的疆土?”
公孙颀这两句询问一出,周围一干魏国朝臣看向魏挚的目光之中,却是带上了几分异样的神情。
如果他们没有记错的话,这位曾经的中山君在中山故地可是整整坐镇了二十余年。
直到魏武侯继位后的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380年,因为中山国复国,才从中山之地返回了魏国都城安邑。
虽然中山国能够复国有许许多多的原因,其中不乏当时魏国正与赵国、楚国争锋,无力顾及中山等现实因素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