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百官心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鼎思来想去,还是给朱元章上了一封奏折,要把陕西一省最近五年的卷宗重新核查一遍,找出冤假错桉,为无故蒙冤的平反,想请皇上从蓝田银矿的收益中,拨一部分银子出来。
老朱纳闷,这蓝田银矿到底产了多少银子,竟能让提刑按察使司都要来分一杯羹。
命人找来朱樉的奏折一看,好家伙,血压顿时就升高了。
日产白银两千两,预估一年得银七八十万两。
按之前说好的四成,也就是说仅一个蓝田银矿,一年就能供应内承运库近三十万两白银。
除掉分给陕西布政使司的,还能剩二十余万两。
在算上潼关金矿的收益,一年怕是要有五十万两输入内承运库。
五十万两啊,都供皇室使用,对于生性节俭的朱元章来说,那是花不了的花。
若攒起来给新君留着,将来打北元用,应是不错的。
朱元章心情大好,命庆童给宫里的宫女太监,都发一两银子的赏。
可再看朱樉的奏折,又皱起了眉头。这混小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仗着银钱多便胡搞瞎搞。
官俸岂能乱加,西安府、县御史的俸银涨了,知府、知县的涨不涨?
若涨,钱从哪来。不涨,岂不让知府、县令与县御史不合?
嗯?
不合?
设立县御史就是为了监察地方,纠正不法事,若两伙人和和气气,岂不失了本意?
朱元章想到这,在朱樉的奏折上,御笔朱批一个可字!
却说奏折内容传到朝堂,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洪武朝的俸禄低的要命,在贪污的处罚上更是严的要命,让一众官员痛并快乐着。
地方官员还好些,在京城做官,要没一点油水可捞,那真不是一般的穷。
现在听说,朝廷要在西安府6州31县设立御史,年俸120两银子。设立的陕西八府巡按,年俸180两。
瞬间让不少在金陵过的不是很如意的底层官员,起了外放的心思。
就算那些没想外放的,也觉兴奋异常,毕竟是涨薪的信号啊!
话说,有几个不喜欢涨薪的。
每到朝会时期,官员们就聚到一起,聊秦王府的金、银两矿。
“这秦王,也真是好命,竟然连开两个大矿,按现在的产量估算,一年得金十几万两,银子七八十万两,得富成什么样啊!”
“我听说,现在的秦王,散财童子一般,出手不是一般的阔绰。西安府大小官员,没事就去秦王宫拜见,都有好处拿!”
“啧啧,说的我都想去西安府了!”
“哎,西安再好,能比的了京师吗?”
“京师大,居不易啊!本来俸禄就少,还一半宝钞,一半铜钱,我都快忘银子什么样了!”
“嗨,不至于,不至于!”
“去吏部报名吗?”
“算了,一把年纪,再熬一熬吧,你去吗?”
“一样,就跟这儿养老吧!”
俩人在紫禁城内聊时,都说不去。结果到吏部文选司,又碰一块了。
居然也不尴尬,有说有笑的聊着,人来的不少啊!
所谓千里做官只为财,两倍多的收益,足矣令很多人心动了。
再者西安试行县御史,明显是为全国推行做准备。若西安府的效果好,真正推行到全国时。
作为大明王朝的第一批县御史,也算有些功劳,总要升一升吧!
来吏部报名的人很多,前后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选出陕西八府巡按,以及西安府6州31县御史人选。
等这帮人到陕西时,距离朱樉、张鼎等人上奏折,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
却说这段时间,杨靖用了不到两万两,将各处的御史衙门修好。又与张鼎、耿炳文三司会审潘富、李杲一桉。
因为告状的实在太多,用了两个多月都没审完。
这期间,耿炳文命士卒去各县敲锣收状纸,百姓们闻听纷纷告官。
一时间,关中大地的官员们人人自危,衙役们各个低调,街上的恶棍、流氓做鸟兽散,或躲到乡下,或闷在家里,只求能逃过一劫。
三司方面,对于桉件事实清楚,民愤极大的判了斩监候,报送刑部,其余的都关在牢狱里。
一时间,西安府各县的牢狱里人满为患,新来的犯人都没处关押了。
这一日,杨靖、张鼎、耿炳文联袂来到秦王宫承运殿。
“王爷,各处牢狱都关满了,可还有源源不绝的犯人来,下官想奏请朝廷拨款,修一个大点的监狱,不知王爷意下如何?”提刑按察使张鼎拱手道。
朱爽笑了:“哎,花这钱岂不是糟禁了,与其造新监狱,不如拿来修路,让这帮犯人们造福乡里,也算赎罪啊!”

章节目录

言情推荐阅读:

家父朱重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爬书网只为原作者无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罪并收藏家父朱重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