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
第一章
“康妙玟!康妙玟!”
门外传来女孩子的声音,兴高采烈的,听着就很让人愉快。
“哎呀!是娅宁呀!吃早饭了没?”
“吃过了,阿姨。妙玟起床了吗?我跟她说好今天去新华书店的。”
“起来了,在厕所呢。你进来等她吧。”奚绣蓝开了门。
张娅宁进来了,“谢谢阿姨。”
奚绣蓝乐得直笑,“你这孩子,干嘛总这么客气?玟玟,搞快一点,娅宁都来了。”
一边从门外墙壁上的奶箱里拿了两瓶牛奶进来,“正好,你一瓶玟玟一瓶。”
康妙玟开了洗手间的门,“什么一瓶?”
“牛奶。你要喝热牛奶吗?”
“不用,就这么喝。”康妙玟揭开奶瓶纸盖,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完了一瓶牛奶。
张娅宁怪不好意思的,“谢谢阿姨。”也揭开纸盖,咕嘟咕嘟喝完了牛奶。
“你这孩子,总这么客气。”
“妈,有早饭吗?”康妙玟问。
“有,你爸一早给你买了烧麦。娅宁啊,你也吃点。”
“不了阿姨,我妈早上买了油条和饭团,我吃了饭团。”
“还是你好,早上起得早。玟玟就爱睡懒觉。”奚绣蓝非常谦虚的说。
张娅宁很认真的回答:“不早的,我就是想着早点去书店,书店人多,早上刚开门人不多。”
奚绣蓝笑笑。
康妙玟拿了一只瓷盘,揭开煤气灶上的蒸锅,用筷子夹出四只烧麦,搁在客厅桌上。
“妈,我爸呢?”
“你爸跟人钓鱼去了。你跟娅宁怎么走?坐公交车还是走去?娅宁学自行车了吗?”
“还没学呢,爸爸说明年教我,我还太小了。”
奚绣蓝打量了一下张娅宁和自己的女儿,两个女孩差不多高,体重也差不多,都瘦得很,11、2岁的孩子,吃得多却不长肉,光长个子了。
“让你妈给你买个女式自行车,去书店也方便一点。”张娅宁父亲是教授,买自行车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康妙玟趁机问:“妈,你什么时候给我买辆女式自行车啊?”
“等明年。”奚绣蓝毫不犹豫的忽悠她。
“那你给我坐车钱。”
奚绣蓝拿了钱包出来,先给她4张1角的纸币,“这是你俩的来回车钱。”
又给5张2元的纸币,叮嘱她:“给你买书的钱。收好了,别弄掉了。”
康妙玟答应了,收好钱,一边吹着气,吃掉两只烧麦。
*
这是1988年的秋天,国庆节。
康妙玟家住在庐州理工大学家属区,父母都是大学职工,父亲康卫国与共和国同龄,是个农村娃,17岁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战士。如今退伍到了省会庐州,在大学的人民武装部(简称人武部)当干事,平时比较清闲,每年最忙的时候是新生入学的军训,然后是每年春秋两季的民兵训练。
母亲奚绣蓝是庐州本地人,结婚后在庐州理工大学的校办工厂工作。
家里只有康妙玟一个孩子,坚决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国策。
张娅宁父母要年长几岁,张娅宁有两个姐姐,三姐妹都间隔两岁,张娅宁1977年4月出生,比康妙玟小6个月。按说张娅宁已经属于超生,但也没有什么处罚,奚绣蓝也说张爸爸大概就是少加一级工资的处罚,毕竟大学跟外面单位又不一样,不可能把人家教授给开除吧?
倒也是。
*
庐州理工大学地处庐州市区边缘,南三环边上,日后城区扩大,三环成了一环。现在的三环外还是破破烂烂的,基建不到位,从大学家属区的大门出去,是一条坑坑洼洼的道路,跟三环路呈T字型,名叫宁国路,不通公交车。
顺着宁国路往北走20米,便是康妙玟现在的学校,庐州理工附属中学。放假期间,中学大门紧闭。
张娅宁问:“怎么去?坐车还是走去?”
“走着去,省4毛钱,咱俩买汽水喝。”坐公交4站路1毛,从三环的公交站坐到市中心的新华书店是3站。也不远,走路过去单程3公里,20分钟。
权当锻炼身体吧。
张娅宁走的很快,康妙玟一开始差点跟不上。
嗐,都忘了娅宁是个小飞毛腿啦。
两个瘦伶伶的小姑娘健步如飞,路上聊着天,说到冯婷婷国庆节跟父母回了外婆家。冯婷婷父亲冯康志是上海人,到庐州理工念了大学,之后留校当老师;母亲严秋菊是本省人,家住县城,也是在庐州理工上大学,之后留校当老师。冯婷婷每年寒暑假都回上海祖父家,偶尔才回本省县城的外婆家。
以前康妙玟不懂这些,现在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一看,严秋菊
“康妙玟!康妙玟!”
门外传来女孩子的声音,兴高采烈的,听着就很让人愉快。
“哎呀!是娅宁呀!吃早饭了没?”
“吃过了,阿姨。妙玟起床了吗?我跟她说好今天去新华书店的。”
“起来了,在厕所呢。你进来等她吧。”奚绣蓝开了门。
张娅宁进来了,“谢谢阿姨。”
奚绣蓝乐得直笑,“你这孩子,干嘛总这么客气?玟玟,搞快一点,娅宁都来了。”
一边从门外墙壁上的奶箱里拿了两瓶牛奶进来,“正好,你一瓶玟玟一瓶。”
康妙玟开了洗手间的门,“什么一瓶?”
“牛奶。你要喝热牛奶吗?”
“不用,就这么喝。”康妙玟揭开奶瓶纸盖,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完了一瓶牛奶。
张娅宁怪不好意思的,“谢谢阿姨。”也揭开纸盖,咕嘟咕嘟喝完了牛奶。
“你这孩子,总这么客气。”
“妈,有早饭吗?”康妙玟问。
“有,你爸一早给你买了烧麦。娅宁啊,你也吃点。”
“不了阿姨,我妈早上买了油条和饭团,我吃了饭团。”
“还是你好,早上起得早。玟玟就爱睡懒觉。”奚绣蓝非常谦虚的说。
张娅宁很认真的回答:“不早的,我就是想着早点去书店,书店人多,早上刚开门人不多。”
奚绣蓝笑笑。
康妙玟拿了一只瓷盘,揭开煤气灶上的蒸锅,用筷子夹出四只烧麦,搁在客厅桌上。
“妈,我爸呢?”
“你爸跟人钓鱼去了。你跟娅宁怎么走?坐公交车还是走去?娅宁学自行车了吗?”
“还没学呢,爸爸说明年教我,我还太小了。”
奚绣蓝打量了一下张娅宁和自己的女儿,两个女孩差不多高,体重也差不多,都瘦得很,11、2岁的孩子,吃得多却不长肉,光长个子了。
“让你妈给你买个女式自行车,去书店也方便一点。”张娅宁父亲是教授,买自行车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康妙玟趁机问:“妈,你什么时候给我买辆女式自行车啊?”
“等明年。”奚绣蓝毫不犹豫的忽悠她。
“那你给我坐车钱。”
奚绣蓝拿了钱包出来,先给她4张1角的纸币,“这是你俩的来回车钱。”
又给5张2元的纸币,叮嘱她:“给你买书的钱。收好了,别弄掉了。”
康妙玟答应了,收好钱,一边吹着气,吃掉两只烧麦。
*
这是1988年的秋天,国庆节。
康妙玟家住在庐州理工大学家属区,父母都是大学职工,父亲康卫国与共和国同龄,是个农村娃,17岁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战士。如今退伍到了省会庐州,在大学的人民武装部(简称人武部)当干事,平时比较清闲,每年最忙的时候是新生入学的军训,然后是每年春秋两季的民兵训练。
母亲奚绣蓝是庐州本地人,结婚后在庐州理工大学的校办工厂工作。
家里只有康妙玟一个孩子,坚决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国策。
张娅宁父母要年长几岁,张娅宁有两个姐姐,三姐妹都间隔两岁,张娅宁1977年4月出生,比康妙玟小6个月。按说张娅宁已经属于超生,但也没有什么处罚,奚绣蓝也说张爸爸大概就是少加一级工资的处罚,毕竟大学跟外面单位又不一样,不可能把人家教授给开除吧?
倒也是。
*
庐州理工大学地处庐州市区边缘,南三环边上,日后城区扩大,三环成了一环。现在的三环外还是破破烂烂的,基建不到位,从大学家属区的大门出去,是一条坑坑洼洼的道路,跟三环路呈T字型,名叫宁国路,不通公交车。
顺着宁国路往北走20米,便是康妙玟现在的学校,庐州理工附属中学。放假期间,中学大门紧闭。
张娅宁问:“怎么去?坐车还是走去?”
“走着去,省4毛钱,咱俩买汽水喝。”坐公交4站路1毛,从三环的公交站坐到市中心的新华书店是3站。也不远,走路过去单程3公里,20分钟。
权当锻炼身体吧。
张娅宁走的很快,康妙玟一开始差点跟不上。
嗐,都忘了娅宁是个小飞毛腿啦。
两个瘦伶伶的小姑娘健步如飞,路上聊着天,说到冯婷婷国庆节跟父母回了外婆家。冯婷婷父亲冯康志是上海人,到庐州理工念了大学,之后留校当老师;母亲严秋菊是本省人,家住县城,也是在庐州理工上大学,之后留校当老师。冯婷婷每年寒暑假都回上海祖父家,偶尔才回本省县城的外婆家。
以前康妙玟不懂这些,现在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一看,严秋菊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