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琉璃作坊
外面围观的人议论纷纷,他们刚才已经从敞开的门里,把事情听了个大概。
这时,随着邵毅的不断喝骂,又解析出更多内容。
“原来是襄郡王的妹妹啊,又是安平侯世子夫人,怪不得呢。我就说嘛,琉璃这么赚钱的生意,怎么会没人打主意?原来只是能打夏家主意的人还没来。”
“是嘛是嘛,这不就来了?”
“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襄郡王府本来已经很厉害了,若没有这位纨……那个邵大爷,夏家说不定就得吃这个亏了。”
“看起来,找个合适的合伙人很重要,夏家若不是和这位合伙,只怕真得把琉璃生意的大头拱手让人了,人家要七成呢……”
“……”各种议论不一而足。
夏宴清混在人群当中,听着人们的各种议论,再看地上连滚带爬、惨呼连连的田庆三人,和邵毅手中呼啸生风的鞭子,眉心不住的跳。
这邵毅,要不要这么嚣张啊,没见人家田管事已经怂成那样了吗?
原来只要地位和实力足够强,居然都不用讲讲道理啊。
还有这田掌柜,在白先生口中,他可是拽的很厉害的,怎么见到邵毅就怂成这样了?好歹也把襄郡王府和那什么侯府搬出来,能把人吓住一会儿也好啊。
这两人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选手,完全没有她以为的火花四溅。
直到听邵毅说出安亭侯,夏宴清估计,这位只怕还要把这把火烧到安平侯府。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里面又是一番鞭打喝骂之后,人群被分开。人群外,有两个随从也牵了几匹马走近。
邵毅提着田庆的腰带走出人群,接过一匹马的缰绳,把田庆扔在马背上,自己也跃上马背。
知睿看一眼夏宴清这边,见她们四人已经退开,便上前和修远两人,一人抓了一个侯府仆从,骑马跟了上去。
围观的人看着绝尘而去的几匹马,俱都啧舌:看起来,这位以纨绔著称的邵大爷,是真的去安平侯府了。
只不过,绝不像他自己说的,是去求安平侯放他一条生路,而是去找麻烦的。
心秀余兴未消,还是当纨绔比较好,一言不合就能动手。瞧瞧那什么的侯府管事,在邵爷面前,就是一滩烂泥。
她闪着星星眼,问夏宴清:“姑奶奶,咱们要不要跟过去看看?”
夏宴清没好气道:“人家那马跑那么快,你也得跟得上才行。”
她也很惆怅的好不好?
安平侯可不是一个小小的管事能比的,虽然全京城还没有能把邵毅怎样的人,但为了侯爷和侯府的脸面,不管有用没用,安平侯一定会挣扎一下的。
那场面,应该比这里热闹,可惜了。
“那也是哦。”小丫头很受教的立即泄气。
夏宴清转头吩咐张大壮:“你跟过去瞧瞧,应该没什么反复,你瞧个热闹就好,回来说给我们听。”
“那咱们呢?去哪儿?”心秀问道,她们是打着查看琉璃试制情况的幌子出来的,这时候回家,似乎有点早呢。
夏宴清往不远处的马车走去,一边说道:“咱们当然去看琉璃做的怎样了。”
窑场的琉璃作坊已经烧过两次,都因为透明度不好、杂色多,归为次品,等待回炉。
不管是琉璃还是玻璃,烧制塑形之后,还需要很漫长的退火时间,所以耗时较长,直到现在还没做出成品
琉璃作坊是白先生带着夏府的两个年轻管事负责的。
试过几个不同渠道得到的石英砂之后,最后,把供货地点定在胶州郡的芒山,也就是邵毅让广源筹备的采石场,只是,这时的夏宴清还不知道而已。
夏宴清对于玻璃的理解,它首先要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所以,她首先做的,是一批小块的平板玻璃。用耐热平板模和压制法辅助,可以做出平整度较好的玻璃。
这种玻璃的平整度和镜面效果差些,虽然没法儿和现代的玻璃相比,但这是古代,把这种小块玻璃镶在窗户上,或者做成灯笼,一定能获得前所未有的采光效果。
因为有了自己的作坊,可以使用敞开式烧制,玻璃液在烧熔的过程中,可以不停搅拌,不但能使原料充分混合,减少杂色和其它色斑,还能去除其中的气泡。
待到玻璃液达到要求,就可以分次获取玻璃液,在平板模具上压制成型。
这种做法,可以在玻璃中间夹上各种金银丝图案……那绚丽美感,绝对能让古代人倾倒。
只要这次的玻璃透明度还好,下次烧制,就能试着把金银丝图案压进玻璃中。
至于大块的,镜面效果好的玻璃,她不是不懂怎么做,只是那做法太过惊人,没有一个合理的铺垫,她不好和人交代。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循序渐进才最好。
夏宴清来到作坊的时候,作坊里温度很高,两个年轻管事正带着人,把成型的平板玻璃送入退火窑中。
一个叫何中正的刚空出手,见夏宴清进来,忙迎过来行礼。
夏宴清没往前走,一个是往里走环境温度高,工匠们穿戴不甚整齐,没得给人们找麻烦。再一个,大家都忙着,她过去,人们做活儿还得躲着她,反而碍事儿。
她问道:“这次的平板玻璃客还好?”
何中正答道:“很不错,几次试制,这是最好的一次。透明度好,没气泡,杂色也少。”虽然回答的简单,但何中正的话语间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这若不是亲眼所见,亲手制作,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他居然也是能做琉璃的手艺人了。
琉璃呢,那可是传说中的东西,说神仙技艺也不为过。
他说完,冲着一个小工招招手。
那小工用钳子夹着一叠放置平板玻璃的架子,正打算送进退火窑。
随着小工靠近,一股炙热扑面而来。
何中正也是用的钳子,取下一层平板玻璃的架子,把小工打发走,让夏宴清看那块玻璃。
玻璃长一尺二寸,宽八寸,还带着玻璃液的余温。
何中正把玻璃稍稍举起,有些激动的说道:“姑奶奶您看,这批玻璃的清透度极好,也没有之前两批那种绿色,基本够得上您要求的无色透明了。”
姑奶奶说,他们烧的琉璃透明度好,用处也和过去的琉璃不一样,所以,应该叫做玻璃。
不管叫什么,能经过他们的手,用若干种砂砾和辅助材料,就烧制出这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玻璃,这是多大的际遇啊。
夏宴清凑近看去,在边角处看到两个细微的气泡,但也不错了,这么落后的条件,能有这种成品,已经出乎她的意料。
这时,随着邵毅的不断喝骂,又解析出更多内容。
“原来是襄郡王的妹妹啊,又是安平侯世子夫人,怪不得呢。我就说嘛,琉璃这么赚钱的生意,怎么会没人打主意?原来只是能打夏家主意的人还没来。”
“是嘛是嘛,这不就来了?”
“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襄郡王府本来已经很厉害了,若没有这位纨……那个邵大爷,夏家说不定就得吃这个亏了。”
“看起来,找个合适的合伙人很重要,夏家若不是和这位合伙,只怕真得把琉璃生意的大头拱手让人了,人家要七成呢……”
“……”各种议论不一而足。
夏宴清混在人群当中,听着人们的各种议论,再看地上连滚带爬、惨呼连连的田庆三人,和邵毅手中呼啸生风的鞭子,眉心不住的跳。
这邵毅,要不要这么嚣张啊,没见人家田管事已经怂成那样了吗?
原来只要地位和实力足够强,居然都不用讲讲道理啊。
还有这田掌柜,在白先生口中,他可是拽的很厉害的,怎么见到邵毅就怂成这样了?好歹也把襄郡王府和那什么侯府搬出来,能把人吓住一会儿也好啊。
这两人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选手,完全没有她以为的火花四溅。
直到听邵毅说出安亭侯,夏宴清估计,这位只怕还要把这把火烧到安平侯府。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里面又是一番鞭打喝骂之后,人群被分开。人群外,有两个随从也牵了几匹马走近。
邵毅提着田庆的腰带走出人群,接过一匹马的缰绳,把田庆扔在马背上,自己也跃上马背。
知睿看一眼夏宴清这边,见她们四人已经退开,便上前和修远两人,一人抓了一个侯府仆从,骑马跟了上去。
围观的人看着绝尘而去的几匹马,俱都啧舌:看起来,这位以纨绔著称的邵大爷,是真的去安平侯府了。
只不过,绝不像他自己说的,是去求安平侯放他一条生路,而是去找麻烦的。
心秀余兴未消,还是当纨绔比较好,一言不合就能动手。瞧瞧那什么的侯府管事,在邵爷面前,就是一滩烂泥。
她闪着星星眼,问夏宴清:“姑奶奶,咱们要不要跟过去看看?”
夏宴清没好气道:“人家那马跑那么快,你也得跟得上才行。”
她也很惆怅的好不好?
安平侯可不是一个小小的管事能比的,虽然全京城还没有能把邵毅怎样的人,但为了侯爷和侯府的脸面,不管有用没用,安平侯一定会挣扎一下的。
那场面,应该比这里热闹,可惜了。
“那也是哦。”小丫头很受教的立即泄气。
夏宴清转头吩咐张大壮:“你跟过去瞧瞧,应该没什么反复,你瞧个热闹就好,回来说给我们听。”
“那咱们呢?去哪儿?”心秀问道,她们是打着查看琉璃试制情况的幌子出来的,这时候回家,似乎有点早呢。
夏宴清往不远处的马车走去,一边说道:“咱们当然去看琉璃做的怎样了。”
窑场的琉璃作坊已经烧过两次,都因为透明度不好、杂色多,归为次品,等待回炉。
不管是琉璃还是玻璃,烧制塑形之后,还需要很漫长的退火时间,所以耗时较长,直到现在还没做出成品
琉璃作坊是白先生带着夏府的两个年轻管事负责的。
试过几个不同渠道得到的石英砂之后,最后,把供货地点定在胶州郡的芒山,也就是邵毅让广源筹备的采石场,只是,这时的夏宴清还不知道而已。
夏宴清对于玻璃的理解,它首先要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所以,她首先做的,是一批小块的平板玻璃。用耐热平板模和压制法辅助,可以做出平整度较好的玻璃。
这种玻璃的平整度和镜面效果差些,虽然没法儿和现代的玻璃相比,但这是古代,把这种小块玻璃镶在窗户上,或者做成灯笼,一定能获得前所未有的采光效果。
因为有了自己的作坊,可以使用敞开式烧制,玻璃液在烧熔的过程中,可以不停搅拌,不但能使原料充分混合,减少杂色和其它色斑,还能去除其中的气泡。
待到玻璃液达到要求,就可以分次获取玻璃液,在平板模具上压制成型。
这种做法,可以在玻璃中间夹上各种金银丝图案……那绚丽美感,绝对能让古代人倾倒。
只要这次的玻璃透明度还好,下次烧制,就能试着把金银丝图案压进玻璃中。
至于大块的,镜面效果好的玻璃,她不是不懂怎么做,只是那做法太过惊人,没有一个合理的铺垫,她不好和人交代。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循序渐进才最好。
夏宴清来到作坊的时候,作坊里温度很高,两个年轻管事正带着人,把成型的平板玻璃送入退火窑中。
一个叫何中正的刚空出手,见夏宴清进来,忙迎过来行礼。
夏宴清没往前走,一个是往里走环境温度高,工匠们穿戴不甚整齐,没得给人们找麻烦。再一个,大家都忙着,她过去,人们做活儿还得躲着她,反而碍事儿。
她问道:“这次的平板玻璃客还好?”
何中正答道:“很不错,几次试制,这是最好的一次。透明度好,没气泡,杂色也少。”虽然回答的简单,但何中正的话语间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这若不是亲眼所见,亲手制作,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他居然也是能做琉璃的手艺人了。
琉璃呢,那可是传说中的东西,说神仙技艺也不为过。
他说完,冲着一个小工招招手。
那小工用钳子夹着一叠放置平板玻璃的架子,正打算送进退火窑。
随着小工靠近,一股炙热扑面而来。
何中正也是用的钳子,取下一层平板玻璃的架子,把小工打发走,让夏宴清看那块玻璃。
玻璃长一尺二寸,宽八寸,还带着玻璃液的余温。
何中正把玻璃稍稍举起,有些激动的说道:“姑奶奶您看,这批玻璃的清透度极好,也没有之前两批那种绿色,基本够得上您要求的无色透明了。”
姑奶奶说,他们烧的琉璃透明度好,用处也和过去的琉璃不一样,所以,应该叫做玻璃。
不管叫什么,能经过他们的手,用若干种砂砾和辅助材料,就烧制出这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玻璃,这是多大的际遇啊。
夏宴清凑近看去,在边角处看到两个细微的气泡,但也不错了,这么落后的条件,能有这种成品,已经出乎她的意料。
言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