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回到战国做谋士
“好好好!既有勇又有谋,更是我大魏需要的人才!”魏王假越看刘信越喜欢,“莫非,你还有什么奇谋要献给寡人?”刘信,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啊。
所谓“人微言轻”,有时候你说话没人听,不是因为你讲的没道理,而是因为你本人没地位。
刘信突然挺身而出,与秦国壮士比试,当然不是要出风头。
目的,就是为了引起魏国高层的注意,改变自己人微言轻的窘境,让魏国的决策者们,注意他,重视他,这样才可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改变大梁陷落后惨遭秦军屠城、数十万百姓遭殃的历史惨剧!
此时的他,在上至魏王下至群臣的所有人眼里,都不再只是一个来自楚国乡下、不名一文无足轻重的年少流民,而是一个本领非凡、英勇超群、为大魏赢得了尊严的少年英雄!
果然,他的话,大家都愿意认真倾听。
不过,刘邦还是想阻止刘信,让他别再乱说。
他认为,刘信现在最应该说的话,是请求魏王,别忘了给他这个三叔也重重有赏,而不是向魏王献什么奇谋。
信儿,你游泳、做俯卧撑赢了秦国壮士,固然让三叔感到意外,但三叔毕竟是看着你长大的,还不了解你,你能有什么奇谋啊?
要是说错了话,触怒了魏王,连到手的赏赐也可能丢掉,那就太亏了!
可是,刘信不等他阻止,就已经朗声向魏王假道:“大王,眼下秦军大举而来,情势危急,但大魏上下团结一心,大王坚定抗敌,令人钦敬!只是,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道大王和诸位朝臣大人,可知秦军将如何对我大梁发起攻击?我大魏又该有何应对之策?”
魏王假还没说话,那个应该是晋鄙后人的将领晋克,立即说道:“这还不简单!秦军远道而来,立足还不稳,今天我们又重挫了秦国来使的气焰,应该趁此机会,迅速派大军出城,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陈余急于表现自己,马上插话道:“晋克将军此言差矣!那王贲乃是王翦之子,百战之将,统帅的秦军乃是精锐,我大梁守军数量比来犯的秦军少,实战经验也不如敌人,如果贸然出战,风险太大!还是应该依仗我大梁城天下第一的牢固防御,抵挡秦军进攻!”
张耳道:“陈余说的是!舍弃大梁城的防御而去与秦军决战,那是放弃自我的优势而去把自己的短处暴露在敌人面前,十分不智!我们恰恰应该利用好大梁城的坚固防御,固守待援,再派使者去联络齐、楚诸侯,请他们效防信陵君当年的壮举,与我大魏再度合纵结成联盟,把秦军赶回函谷关去!这些年,我张耳一直在结交联络各国大臣,共同商议反秦之策,只要大王许可,我愿担当联络各国的重任!”
但,张耳话刚说完,立即又有人发声了,居然是宰相范痤。只见他微微闭眼,徐徐说道:“晋克、陈余和张耳的话,都是误国之言,大王万万不可听信!无论出城迎战还是据城固守,都是在我大魏境内作战,受害的是我大魏!且现在我大魏军队主力都受阻于河北,齐国、楚国自顾不暇,信陵君也已经不在世,他们又怎么可能出兵来帮助大魏?一旦开战,我大魏实在是凶多吉少!”
陈余怒道:“宰相大人,那依你说,该怎么办?”
范痤是魏国官场的老江湖、不倒翁,根本不把陈余这种小年轻放在眼里,眼睛都不睁一下,继续道:“礼之用,和为贵!正好今天已经打击了秦国来使的嚣张气焰,使得他们不敢再小瞧我们魏国。趁此机会,还是应该与秦国和谈,尽力避战!秦国所要的无非是土地,给他些就是了!”
刘信很是意外。
他记起来了,这个范痤,曾经协助信陵君,组建五国联军,取得对秦作战的巨大胜利。可是,为什么现在却妥妥的一个“和谈派”,主张对秦国割地求和呢?
只能说,官场太复杂,人是会变的?
刘信算是听明白了:面对秦军压境,现在魏国朝廷的意见还并不统一。国难关头,有人主战,有人主守,有人主和,莫衷一是。
这中间,有些人是真心为了国家,有些人却可能已经被秦国收买、卖国求荣,情况肯定十分复杂。
不过,他自然是知道的,如果历史没有改变,那么,魏王假最后采取的策略,应该是据城固守。
结果是,王贲引黄河之水倒灌大梁,魏王假被迫投降,而王贲恼恨大梁军民的抵抗,仍然实行了屠城!
魏王假投降也好,大梁陷落也好,魏国灭亡也罢,这些都不是刘信所在意的。
他所在意的,当然是不能让大梁城被河水倒灌,让百姓遭遇巨大伤亡,尤其是不能让秦军屠城的人道主义灾难再度发生!
既然穿越过来了,就总得做点穿越者应该做的事情吧!难道只是单纯地追随着刘邦,任由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再重演一遍?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尽管穿越前也只是个社会青年,谈不上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不过,明明知道却坐视几十万大梁百姓被屠杀,这还是做不到。
他必须尽力而为,做些什么。
朝堂之上,诸位大臣你一言我一语,陷入激烈争论,显得乱哄哄的。有些人彼此争得面红耳赤,甚至都要请魏王假以误国、卖国等理由,把对方给杀了。
自从王贲率领秦军逼近大梁,这样的情形,在魏国朝堂已经不只一次发生。每一次,都吵得不可开交;每一次,大臣们都相互撕咬。
魏假心情烦躁,喝令众人安静,且听刚刚为大魏赢得尊严的神武勇士刘信,有何良策?
刘信仿佛没有看见刘邦暗示的眼光,以一个十几岁少年的身份,面对满朝文武,努力做到不慌不忙,从容淡定,让大家都觉得他成竹在胸,少年老成。
他侃侃而谈,道:“朝堂诸位大臣,有的主张出城与秦军决战,有的主张依靠大梁城固守,有的认为应该求助外援,还有的说是要与秦军和谈。而我想说的是,秦军此来,便是以灭亡魏国为目的,必然是不择手段!大梁城外,河道纵横,我们必须要防范王贲利用这些河道,对大梁城实行水攻!”
此言一出,魏国朝堂上显得更寂静了。
所谓“人微言轻”,有时候你说话没人听,不是因为你讲的没道理,而是因为你本人没地位。
刘信突然挺身而出,与秦国壮士比试,当然不是要出风头。
目的,就是为了引起魏国高层的注意,改变自己人微言轻的窘境,让魏国的决策者们,注意他,重视他,这样才可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改变大梁陷落后惨遭秦军屠城、数十万百姓遭殃的历史惨剧!
此时的他,在上至魏王下至群臣的所有人眼里,都不再只是一个来自楚国乡下、不名一文无足轻重的年少流民,而是一个本领非凡、英勇超群、为大魏赢得了尊严的少年英雄!
果然,他的话,大家都愿意认真倾听。
不过,刘邦还是想阻止刘信,让他别再乱说。
他认为,刘信现在最应该说的话,是请求魏王,别忘了给他这个三叔也重重有赏,而不是向魏王献什么奇谋。
信儿,你游泳、做俯卧撑赢了秦国壮士,固然让三叔感到意外,但三叔毕竟是看着你长大的,还不了解你,你能有什么奇谋啊?
要是说错了话,触怒了魏王,连到手的赏赐也可能丢掉,那就太亏了!
可是,刘信不等他阻止,就已经朗声向魏王假道:“大王,眼下秦军大举而来,情势危急,但大魏上下团结一心,大王坚定抗敌,令人钦敬!只是,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道大王和诸位朝臣大人,可知秦军将如何对我大梁发起攻击?我大魏又该有何应对之策?”
魏王假还没说话,那个应该是晋鄙后人的将领晋克,立即说道:“这还不简单!秦军远道而来,立足还不稳,今天我们又重挫了秦国来使的气焰,应该趁此机会,迅速派大军出城,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陈余急于表现自己,马上插话道:“晋克将军此言差矣!那王贲乃是王翦之子,百战之将,统帅的秦军乃是精锐,我大梁守军数量比来犯的秦军少,实战经验也不如敌人,如果贸然出战,风险太大!还是应该依仗我大梁城天下第一的牢固防御,抵挡秦军进攻!”
张耳道:“陈余说的是!舍弃大梁城的防御而去与秦军决战,那是放弃自我的优势而去把自己的短处暴露在敌人面前,十分不智!我们恰恰应该利用好大梁城的坚固防御,固守待援,再派使者去联络齐、楚诸侯,请他们效防信陵君当年的壮举,与我大魏再度合纵结成联盟,把秦军赶回函谷关去!这些年,我张耳一直在结交联络各国大臣,共同商议反秦之策,只要大王许可,我愿担当联络各国的重任!”
但,张耳话刚说完,立即又有人发声了,居然是宰相范痤。只见他微微闭眼,徐徐说道:“晋克、陈余和张耳的话,都是误国之言,大王万万不可听信!无论出城迎战还是据城固守,都是在我大魏境内作战,受害的是我大魏!且现在我大魏军队主力都受阻于河北,齐国、楚国自顾不暇,信陵君也已经不在世,他们又怎么可能出兵来帮助大魏?一旦开战,我大魏实在是凶多吉少!”
陈余怒道:“宰相大人,那依你说,该怎么办?”
范痤是魏国官场的老江湖、不倒翁,根本不把陈余这种小年轻放在眼里,眼睛都不睁一下,继续道:“礼之用,和为贵!正好今天已经打击了秦国来使的嚣张气焰,使得他们不敢再小瞧我们魏国。趁此机会,还是应该与秦国和谈,尽力避战!秦国所要的无非是土地,给他些就是了!”
刘信很是意外。
他记起来了,这个范痤,曾经协助信陵君,组建五国联军,取得对秦作战的巨大胜利。可是,为什么现在却妥妥的一个“和谈派”,主张对秦国割地求和呢?
只能说,官场太复杂,人是会变的?
刘信算是听明白了:面对秦军压境,现在魏国朝廷的意见还并不统一。国难关头,有人主战,有人主守,有人主和,莫衷一是。
这中间,有些人是真心为了国家,有些人却可能已经被秦国收买、卖国求荣,情况肯定十分复杂。
不过,他自然是知道的,如果历史没有改变,那么,魏王假最后采取的策略,应该是据城固守。
结果是,王贲引黄河之水倒灌大梁,魏王假被迫投降,而王贲恼恨大梁军民的抵抗,仍然实行了屠城!
魏王假投降也好,大梁陷落也好,魏国灭亡也罢,这些都不是刘信所在意的。
他所在意的,当然是不能让大梁城被河水倒灌,让百姓遭遇巨大伤亡,尤其是不能让秦军屠城的人道主义灾难再度发生!
既然穿越过来了,就总得做点穿越者应该做的事情吧!难道只是单纯地追随着刘邦,任由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再重演一遍?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尽管穿越前也只是个社会青年,谈不上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不过,明明知道却坐视几十万大梁百姓被屠杀,这还是做不到。
他必须尽力而为,做些什么。
朝堂之上,诸位大臣你一言我一语,陷入激烈争论,显得乱哄哄的。有些人彼此争得面红耳赤,甚至都要请魏王假以误国、卖国等理由,把对方给杀了。
自从王贲率领秦军逼近大梁,这样的情形,在魏国朝堂已经不只一次发生。每一次,都吵得不可开交;每一次,大臣们都相互撕咬。
魏假心情烦躁,喝令众人安静,且听刚刚为大魏赢得尊严的神武勇士刘信,有何良策?
刘信仿佛没有看见刘邦暗示的眼光,以一个十几岁少年的身份,面对满朝文武,努力做到不慌不忙,从容淡定,让大家都觉得他成竹在胸,少年老成。
他侃侃而谈,道:“朝堂诸位大臣,有的主张出城与秦军决战,有的主张依靠大梁城固守,有的认为应该求助外援,还有的说是要与秦军和谈。而我想说的是,秦军此来,便是以灭亡魏国为目的,必然是不择手段!大梁城外,河道纵横,我们必须要防范王贲利用这些河道,对大梁城实行水攻!”
此言一出,魏国朝堂上显得更寂静了。
言情推荐阅读: